长征路上(节录)……张宗逊

e三明   2021-04-01 11:40:26   阅读

选自《张宗逊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

张宗逊(1908—1998年),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军校部部长、总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撤出中央根据地,我由红军大学调中央纵队(即第二野战纵队,代号为“红章”纵队)参谋长。中央纵队司令员是李维汉(即罗迈,当时是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政治委员邓发①(当时是中共中央保卫部部长)。军委纵队(即第一野战纵队,代号“红星”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中央纵队比军委纵队要庞杂得多,除包括党中央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以外,还有一个庞大的运输队,负责运输档案、图书和印刷厂的设备,印钞票的机器、材料、纸张以及各种设备等坛坛罐罐。中央纵队的战斗部队有张经武任师长的教导师和姚喆任团长的中央保卫团。

红军在10月16日以后,先后离开瑞金以西的宽田、岭背等地,跨过于都河,向西南方向前进。行军时,红三军团在右翼,后面是红八军团;红一军团在左翼,后面有第九军团;就像抬轿子似的,在两翼掩护着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前进,最后面的是红五军团。

在王明路线的支配下,中央纵队完全是搬家逃跑的组织形式,根本没有做粉碎敌人“围剿”的准备。这样一个空前的大规模的行动,事先竟然不进行公开动员,使各级领导和群众思想上有所准备,而是采取严格保密的做法,只让下边做一些组织上和物质上的简单准备,到时候就下命令行动。

我到中央纵队担任参谋长一个多星期,队伍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两三天行程时,红三军团突破广东军阀陈济棠构筑的第一道封锁线,红四师师长洪超在信丰县白石圩附近被敌军流弹击中,不幸牺牲。中央军委命令我接任红四师师长。我在红军主力通过敌人设在仁化、汝城之间的第二道封锁线以前,赶到红四师工作。红四师政治委员是黄克诚,红四师下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团。

在通过敌人第二道封锁线时,红四师担任红三军团的前卫,军团命令我们打掉前进路上一个寨子的敌人碉堡,开辟通道,以保障军团主力通过,军团炮兵连连长匡裕民带一门山炮前来配合。我第一次指挥炮兵作战,没有近距离用山炮平射打碉堡的经验,由于不是在水平线上射击,接连发射两发炮弹,都没有打中目标。我们没能按命令在拂晓前打开通路,彭德怀军团长着急了,他从后面赶上来,问了一下情况,他观察了一会,指示炮兵作了调整,只用一发炮弹就击中目标,打开了通路,后续部队顺利通过第二道封锁线。

11月初,红军向敌人设在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之间的第三道封锁线前进。宜章县城是第三道封锁线的重要一环,红三军团以第六师附迫击炮两个连和一门山炮攻击宜章城。宜章守敌只有几百人的保安团和义勇队,看见红军来进攻,吓得紧闭城门。宜章城外有三百多名被强征来筑路的工人,他们热情地帮红军掘坑道,扎梯子,作攻城准备。城里敌人看见城外的情景,半夜就弃城逃跑。第二天,红六师在群众热烈欢迎下开进宜章城,红军就此通过敌人设在粤汉铁路沿线的第三道封锁线。

红军通过第三道封锁线以后,蒋介石大为震惊,亲自部署20个师,要在湘江以西堵截消灭红军。湖南和广西军阀商定以全州为界,全州以北为湖南军阀防区,全州以南为广西军阀防区。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在接近第四道封锁线时行动迟缓,延误了四天时间,以致敌人重兵紧迫,造成非常严重的局面。

蒋介石在湘江东岸修筑了大量碉堡,他预期在湘江以东消灭红军,万一红军突过湘江以西,也不能让中央红军和四川红军或红二、六军团会合。红军决定在全州和兴安之间渡过湘江,红一军团在右翼,红三军团在左翼苦战,冒着敌机轰炸和地面敌军的火力封锁,掩护全军脱离了险境。这次强渡湘江的战役,红八军团损失惨重,溃不成军,其他军团的损失也很大。强渡湘江时,红四师在界首渡过湘江,控制了界首渡河地段,以一天时间阻击广西敌军的进攻,掩护中央纵队通过。第二天,我率红四师两个团继续西进,红十团在湘江以西掩护军委纵队和红九军团、红五军团过江。红十团艰苦战斗了两天两夜,打退了敌人十多次冲锋,红十团团长沈述清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红四师参谋长杜宗美接任团长指挥战斗,不久也壮烈牺牲了。红十团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付出了伤亡四百多人的代价。以后,掩护后续部队的任务交由红五师接替。

渡过湘江之后,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减到3万多人,损失过半。这都是“左”倾领导者推行错误军事路线的结果。他们一路上不愿轻装,使部队在山路上艰难前进,行动缓慢。他们不会捕捉战机,硬往敌人部署的口袋里钻,主力军团只能掩护中央纵队和新军团,不能集中全力作战。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引起广大指战员的不满和深思,特别是唤醒了高级干部的觉悟,也教训了“左”倾错误路线领导者。

红军渡过湘江以后,即进入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的山区。这里山势连绵,林深叶茂,地形险峻,特别是东西向的大道较少,部队把大道让给中央纵队通过,部队多数走山地小道。红四师这时的任务仍然是掩护中央纵队行军,蒋介石的“追剩”部队被甩在后面很远,敌机有时侦察轰炸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讨厌的是广西的敌军和民团,他们经兴安和龙胜由南向北分成小股,不断地向红军侧击,增加了我军的一些困难。

红军继续前进,进入苗族同胞聚居的地区,这里的苗寨多是傍山构筑,用树皮作屋顶,竹子作架的木板房,由山脚一直连到山顶,山上风大又无水源,如果一着火就会把整个寨子烧光。红军进入苗族地区,各级领导就教育部队防火,制定了防火措施。

但是,广西军阀为了不让红军通过,在夜间派出特工人员,到红军宿营的苗族村寨放火烧房子,企图煽动群众反对红军。有的村寨因此被烧成一片焦土,红军给群众赔偿成千的银圆。这种情况,在进入贵州境内才稍有好转。

 

当时邓发任中央纵队副司令员、副政委,政委由李维汉兼任


来源:张宗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