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无云不落雨哟, 地上无媒不成亲; 没有红军难解放哟, 妇女永远泪淋淋; 感谢红军得解放哟, 妇女翻身做主人。” 这是在苏区时期, 宁化广大翻身妇女传唱的一首山歌。 这首山歌, 唱出了当时宁化广大妇女的苦难之深, 更表达了宁化翻身妇女对红军的感激之情。
1931 年, 红十二军来到宁化西南区, 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11 月, 宁化县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成立了宁化县委和宁化县苏维埃政府, 县委设立了妇女部。
妇女代表、 禾口区的张伍秀在会上听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的工作报告, 随后, 剪掉发髻, 将身上佩戴的银饰全部捐给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 放开小脚, 烧掉裹脚布, 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会议期间, 徐富秀、 张十秀、 马金娥等一批妇女积极分子, 带头在街上演出 “ 文明戏”, 帮助其他妇女提高觉悟。
妇女组织成立后, 反对压迫和虐待妇女、 反对一夫多妻、 反对买卖婚姻、 反对蓄奴养婢, 坚决要求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
1933 年上半年, 全县近百个 “ 小老婆” 经裁判部判决离婚。上百个婢女回到了亲生父母家, 许多尼姑还了俗, 和自己的意中人缔结良缘。 到 1933 年底, 全县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 宁化苏区广大妇女第一次获得人生解放。
1933 年春节期间, 宁化南郊区妇女部长苏惠珠、 妇女连指导员江炎火, 代表宁化红色娘子军前往江西瑞金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 受到了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的亲切接见。 应大家的邀请, 江炎火当场演唱宁化红色山歌一曲, 博得三位领导人和与会代表的满堂喝彩。 朱德还与她们互动交流了 “ 梭镖歌”, 并对宁化的妇女红色武装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苏惠珠和江炎火表示: “ 为革命, 我们宁化女红军, 个个都是好样的。” 1933 年 2 月 8 日, 在第四次反 “ 围剿” 战争的紧急关头, 宁化各区妇女部积极响应中共中央 “ 扩大一百万倍的红军” 的号召, 组织妇女踊跃参加红军。 当时, 仅城关青年妇女参加红军的就有 2 个营, 禾口区青年妇女参加红军的人数达 103 人。
红军从宁化出发长征后, 闽赣省苏维埃机关以及地方武装于
1934年11月29-30日, 分东、西两路撤至泉上、方田等地开展游击战。东郊区妇女连长兼指导员罗家秀率部担任阻敌任务, 因寡不敌众, 在县城东门外不幸被俘, 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 始终坚贞不屈, 8个月后, 于1935年8月18日在县城猪仔坝桥头慷慨就义。1934 年12月27日, 闽赣省苏维埃机关及所属部队在水茜棠地与敌发生遭遇战, 伤亡 100 多人, 被俘 60 多人, 其中宁化红色娘子军 21 名女战士被俘,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面前, 个个坚贞不屈, 最后慷慨就义。
宁化红色娘子军许多战士牺牲了, 姓名都没有留下。 2006 年,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 中央电视台记者到宁化采访, 被宁化红色娘子军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 摄制了专题片, 宁化红色娘子军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
( 颜全钦、 郑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