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佛山市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目前佛山市已确诊1199例基孔肯雅热,个人感染风险持续上升!
截至2025年7月18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16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截至2025年7月18日,南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6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截至2025年7月18日,禅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2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花蚊子”——伊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也是通过伊蚊传播,二者在传播媒介、临床症状和流行地区等方面类似。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流行于夏季和秋季。
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常见于面部和四肢)及关节痛、关节炎。
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

防蚊是最佳武器!记住这个"2+3"原则。
出行2注意:
1.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学习疾病相关知识。
2.准备驱蚊剂、蚊帐等防蚊物品,掌握防蚊灭蚊方法。
防蚊3步走:
1.灭蚊阻断法:翻盆倒罐、清除积水(蚊子的"育婴室"),保持生活工作环境干净卫生,消灭蚊子幼虫。
2.物理防御法: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被蚊子叮咬。
3.化学攻击法:使用花露水、防蚊贴等驱蚊产品,室内可用蚊香、灭蚊灯,杀灭蚊子成虫。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防蚊隔离)、早处置,是防止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扩散的核心。三明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若您或家人近期有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流行地区相关旅居史,一旦出现发热伴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