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玩啥?去三明藏在深山中的村落吧!个个都堪称世外桃源……

e三明   2019-12-29 10:25:12     阅读

 在三明深山中
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村落
它们被岁月撩拨的得更显韵味
薄雾萦绕在这片古著中
让人不知不觉就迷失了自己


元旦假期带着家人,去这些古村落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世外桃源的美好吧!


泰宁老虎际

一座没有时钟的幽寂古寨



600多年的老虎际仍然如“世外桃源”般神秘。据考证南宋时期赣州梁姓太守在退隐回家的路上遭遇兵乱,一路辗转遇此世外桃源,于是率家族筑寨而居。因村寨背靠龙王岩,又常有老虎出没,故取名“龙虎际”。后来,村民觉得龙虎相争,不吉利,靠山老虎则厉害些,于是改名老虎际,沿用至今。



老虎际的村民都姓梁,村里的房子都是清朝末年的从吊脚楼望出去,一座巨大的山峰映入眼帘。乍一看,像弥勒佛端坐看人间冷暖。让人惊异的是,山岩中心仿佛被人劈开,形成一个心形。心形的岩石中间有两个裂缝,形成了一个有角度的时针和分针。只要有阳光照射在“时钟”上,每天中午12点,心形左右两瓣阴影必定重合。依此类推,阳光照射在哪里,就是几点。据说,这里的人家,都不用钟表。



老虎际整个村寨贴崖而建,一面依山,一面悬空,悬空部分用二至五根直木撑起,人们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老虎际的村容村貌。那些高高的撑脚,让人联想到苗寨的吊脚楼。村民也称自己的楼房为吊脚楼。这种建筑风格在我省实为罕见。


路线:沿着泰宁金湖下游的大布乡山路蜿蜒而去,在一个古渡口拐进去,古村老虎际就静静地展现在眼前。


泰宁水际村

大金湖水际渔村



水际村因村旁有“白水际瀑布”而得名,水际村的旅游业占主导地位,目前已形成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旅游区,规划建设的“水际渔村”农家旅馆已动工兴建,将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垂钓为一体的乡间“渔乐村”,主打泰宁旅游的“渔文化”。



来泰宁,一定得品尝品尝当地的有机鱼,而品尝鱼肉最好的地方就在水际村。水际村的渔民们会养鱼,更会烹饪鱼,特产于大金湖的有机鱼,是水际村每家每户村民们日常的菜肴。



由一条鱼做成的“全鱼宴”—— 一条十几斤的大黑鲢鱼,村民们用了七至八种的烹饪方法,从鱼头到鱼尾,从鱼皮到鱼骨,不同的部位在厨师独具匠心的烹饪技法下,最终成为了美味的全鱼宴。



路线:地处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梅口乡东南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大金湖之畔,距县城10公里。 


三元岩前忠山村

人文古村十八寨



十八寨位于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相传是由大大小小的18个寨子组成的,因此而得名。三明是个翡翠山城,山多林密,这十八寨就深藏在国家森林公园格氏栲景区西北5公里的崇山之中,很是偏僻,而这也是其能幸存千年的原因。



位于村西十八寨古民居中最有名气的古建筑--先贤祠前。始建于元代,迄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十八寨的无数先人均是在此熟读圣贤书后,走出大山,功名及弟。陈家祖屋中至今还保留着两张依稀可见的中榜捷报,是十八寨人才倍出的最好佐证。

  


沿溪而走,你会注意到脚下的古街有些不同寻常。这些条石的选型与铺法,突兀的中线条石如同长虫躯干,两侧的横板则如爬虫的百脚,整条古街,好似一条大蜈蚣爬行在古村之中。这是忠山古时“官道”,因其形如蜈蚣,故当地人便称其为“蜈蚣街”,传说,这样的街道“天下三条半,忠山有半条”。



与各地的古村一样,十八寨中也有许多宗祠与家祠,这些祠堂通常都是气势不凡,也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底蕴与风俗的处所。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杨氏“楚三公祠”历经风雨却依然光彩夺目,梁壁两旁象征四季发财的四盆木花柱,用四种不同的木料雕就,分别为梅、荷、菊和牡丹,据说其可随季节及湿度、温度、光彩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调。


路线三明三元夏商百货大楼前有旅游专线车。自驾车:市区距景区约半个小时左右车程 


大田屏山内洋村

藏在云彩下的村庄



屏山内洋村一直就藏在云盖山下。内洋的开山族谱记载了云盖山十景,有七个景点是高山,高山成就了屏障,让内洋藏得更深了。直到前几年,内洋茶园建设了木栈道,内洋藏不住了。



早在800多年前,从南京来的崔氏子、徐氏、力氏三祖师坐化于大仙峰崇圣岩的坐化台,屏山五姓族亲共同建造崇圣岩供奉了三宗祖师。几百年间,崇圣岩香火不断,诗文不断。与崇圣岩一脉相承的万应庙,是供奉抗元将领苏十万的苏家祖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后几经修复,如今依然保持原有的建筑格局。



屏山种茶的历史悠久,是源于宋,还是源于明清,似乎所有的证据都藏着,藏在大仙峰的古茶树里。在茶园上架设木栈道,把茶园变成公园,在内洋不是先例,却是意外地成功。站在木栈道上,抬头看见的是云,低头看见的还是云,七崙坪让云彩包藏着,云彩带不走,它一直就藏在天空。


路线:大田汽车站有到屏山的汽车,一天六班。


清流赖安村

山水天赖 文化古坊




“山水天赖 文化古坊”这话说的便是赖坊乡。在这片农耕文明的沉淀地上,你能看到当地现存的明清时期古民居100多座和同时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它们真实的反映宋末以来,客家人在闽西山村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



村里的“古”元素,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历史退去还依稀可见的。赖坊乡赖安、赖武的古民居、家祠、祖庙、街坊等依旧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间。整个村庄从空中看是一个八卦阵的图形,数不清的叉道小弄使得村庄形成一个迷宫般的交通网络。外人贸然进村便会迷失方向,据说:这种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匪盗,村庄老人至今还对此津津乐道。



古建筑都根据所在方位卜吉而建,讲究风水地灵,一般以上堂为中心,堂前有天井,天井多用卵石铺衬花卉纹、钱纹及太极图案,大门前有前坪及池塘。体现着闽西客家建筑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这些建筑里面,有些还有居民生活着,他们代代相传,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古人有所不同,但是植根于这片土地的农耕文化,是古人和今人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


尤溪双鲤村

闽北霸主的故乡



双鲤村是闽北一带传奇人物卢兴邦的老家。双鲤村因村中的小河里有两块石头酷似鲤鱼而得名。卢兴邦笃信风水,听说溪中的两块巨石犹如欲跃龙门的双鲤,周围的山势酷似五牛竞奔,居于此处可以飞黄腾达,发迹后,卢兴邦就在双鲤大兴土木,在村中先后建起了四座私宅。



见龙桥,文昌阁,是位于卢兴邦私宅前方的一组水口建筑,玉带溪从见龙桥下跌落潭中,见龙桥下方溪中便是那两块形如两只鲤鱼的双鲤石,双鲤头朝上,仿佛欲跃龙门。



文昌阁不大,依山而建在桥畔山坡,青瓦原木白墙,起翘的屋脊,层叠的屋顶,小巧而活泼,与见龙桥几乎浑然一体。岁月将传说作古弄响,双鲤村也因它们而变得更加动人。


尤溪桂峰村

山中理窟 云霞仙境



桂峰环境优美。加载典籍的就有“桂峰八景”,还有资寿岭尾的千年古寺—鍠山寺(亦称资寿寺),香火兴旺时僧众达数百人。



这些景点或天然生成,清新脱俗;或人工雕造,婀娜多姿。引来了古今多少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数百首诗词歌赋载之于蔡氏族谱。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是位于村中心“印桥皓月”景区,四周酒肆、商店、作坊林立,酒香、肉香、花香沁脾。置身其间,仿佛看到桂峰过去那种繁华的景象。所谓印桥,即“石印桥”,始建于明万历 32 年(1604),因桥下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



石桥周边种有四株金桂、两株紫荆,桂花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状,称为日、月、书、印,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自于知识。秋高气爽之夜,朗朗月光、浓浓花香,淙淙流水,啾啾蝉鸣,游客到此,俨然足临一幅仙乡画境。


明溪夏阳御帘村

文化名古城 中央红军村



不是每一座村庄都能进入历史记载。而明溪夏阳御帘村,却在两个历史瞬间留下了印痕,留下了许多古民居,留下了许多遗迹。御帘村常住户160余户,全村人均为张姓,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后裔。



古代,这里是官道必经之处,官道顺着穿村而过的小河边延伸。736年前,一支不寻常的队伍经过这条闽中官道,给这里留下了“御帘”的村名。南宋末年,元军南下步步进逼,在福州即位的幼帝赵昰和他的母亲杨淑妃在文天祥护送下,逃往广东惠州时途经渔林,突然吹起了一阵风,赵昰所乘御轿的轿帘被卷走,被吹到了田间,由当地村民拾回送还。杨淑妃深感落难之时村民淳朴忠君爱国,让宋端宗赵昰赐“御帘”二字为村名。自此,御帘村沿用端宗钦赐之名。


御帘村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称,还是一个“中央红军村”,村里有不少的红色文化记忆。



御帘村内还留有红军标语、红军战壕的遗迹。雍睦堂是当年曾作为红军医院;三道红军战壕,分别在上甲、岭干山、凌霄阁等地,经历76年风尘,至今依然痕迹清晰。


建宁溪源乡上坪村

明清闽赣一驿站




上坪村位于建宁县溪源乡,是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走进上坪村,行走在幽静小巷平滑的石板路上,浮躁的心为之一静,平和而淡定起来。徜徉在浓浓的古村文化的气息中,就如走进一幅历史的画卷。它的传说,它的古建,甚至它的落寞,都为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如果没有身临其境,是很难想象在现代纷繁嘈杂的尘世,会有一片保存得如此完好、又如此恬静的古村落。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上坪村,依山傍水,群山环抱。



至今完好地保留有杨氏家庙、杨氏社主庙、杨家学堂等古建筑26幢,最早建于宋代后期,大多为清代建筑。



有古驿道从村中穿过,在明、清两朝,上坪村是闽赣省界驿站,商贾云集,繁盛一时。



村中古迹颇多,不同年代的古建筑却不约而同的体现出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



村里两腰玉带(两条小溪)环绕,小桥流水、曲巷通幽、山清水秀。



走在上坪村的巷子里,你会突然发现,时间在这里仿佛停驻。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这里的人们依旧过着平静而简朴的生活。


来源:三明文旅

本期编辑:杨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