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闽西北特委及挺进游击队在大田龙门战斗失利,特委书记林大蕃等牺牲,党组织和革命武装遭到严重破坏,大田、永安、漳平、宁洋等隐蔽根据地也因此丧失,革命斗争受到重大挫折。
1945年10月,根据省委指示,三明党组织以南沙尤工委为基础,重新组建了中共闽西北特委和闽西北游击支队。此后,三明革命斗争的活动中心由大田转移到沙县、尤溪、南平地区。
1946年,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内战的全面爆发,根据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闽赣边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共闽西北特委和闽西北游击队先后组建闽赣边挺进队和闽赣边游击纵队,两次挺进闽赣边,但由于种种原因,都被迫中止。
与此同时,根据省委城工部《关于加强城市工作的决定》,中共闽西北地委积极配合省委城工部,开辟城市地下工作,在三明的沙县、三元、尤溪、将乐、泰宁、宁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县建立了城工部组织,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成立党支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1948年4月后,中共闽西北地委和闽西北游击纵队,吸取远离根据地单纯军事行动挺进闽赣边的教训,依靠南沙尤根据地,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建立贫农团,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建立革命的“两面政权”,改造大刀会,攻打乡、镇公所,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把武装斗争和维护群众利益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打开了三明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新局面。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入闽后,闽西北游击纵队在沙县扩大整编为9个支队。之后,全面出击,并与城工部组织一起,配合野战军解放闽西北全境。
闽西北游击纵队抓住有利战机,派出武工队、政工组配合各县城工部,敦促国民党当局人员和武装队伍弃暗投明举行起义。纵队各支队活跃于沙县、尤溪、将乐、三元、明溪、清流、宁化、永安、大田、宁洋、顺昌等地广大农村,迫使敌自卫队全部龟缩在城中。许多乡镇公所警备班、自卫队、民团及土匪武装,有的被游击纵队歼灭,有的缴械投降。
在尤溪,解放军以政治攻心、军事压力双管齐下,国民党中央军委高参、副军长卢兴荣深明大义,派员到南平向我军报告尤溪情况并欢迎和平解放尤溪。7月5日上午10时,解放军进驻尤溪县城。尤溪成为福建省最早和平解放的县城,为闽西北乃至全省各县国民党当局走和平解放道路起到示范作用。
9月6日,闽西北游击纵队均溪游击大队不费一枪一弹,开进大田县城。不久,游击纵队解放了宁洋。此后,纵队政工组按尤溪和平解放的模式,策反宁化、清流、明溪宣布起义。
1950年1月28日,解放了三元、永安县。1月31日,解放将乐县。2月9日和11日,先后解放了泰宁县和建宁县。闽西北回到了人民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