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是典型的农业山区市,盛产莲子、黄花梨、金柑桔、珍稀食用菌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业已初具规模。全市获得农业“三品一标”产品502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面积22万亩,“福建名牌农产品”5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60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
建宁通心白莲
俗称建莲,因历代被列入进贡珍品,古称“贡莲”,《红楼梦》有关于它的记叙。它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淀粉、氨基酸,其中氨基酸种类多达17 种,被誉为“莲中极品”。2006年和2010年先后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中国驰名商标。
1995年,建宁被命名为“中国建莲之乡”; 2009年,“建宁通心白莲制作工艺”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建宁的建莲年生产面积5万亩、产量3500吨、产值3亿元,种植面积、产量均为全省最大,也是全省最大的通心白莲出口基地。
建宁黄花梨
果实园锥形,果皮黄褐色,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50克左右,汁多味甜,品质上等。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建宁黄花梨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8.8万吨,年产值达17510万元,是我国长江以南黄花梨面积及产量最大的基地县。2000年,建宁被命名为“中国黄花梨之乡”。
尤溪金柑
金柑学名金弹,又名金桔、绿桔,明朝崇祯《尤溪县志》(1636年)物产篇中,就有“金橘实长曰金枣、圆曰金桔”等文字记载。尤溪金柑以果大、色艳、味美著称,具有肉质脆嫩、汁多味浓、酸甜可口、清香怡人的特点。2007年,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1年,尤溪被命名为“中国金柑之乡”。全县现有金柑栽培面积3.92万亩,2013年产量2.70万吨,是全国金柑主要产区之一。
宁化薏米
2014年,宁化获批中国“道地优质药材”种植基地、“中国薏米之乡”。2014年,全县薏米种植面积4.3万亩,产量7020吨,产值1.5亿元。
清流豆腐皮
它历史悠久,色泽金黄,香、醇、甜、韧,富有弹性,并含十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而独具特色,是高蛋白低脂肪绿色食品,具有一煮就熟、久煮不糊、食用方便等特点。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泰宁乌凤鸡
它是我国稀有的小型肉蛋兼用型乌鸡品种,为福建省自1982年以来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家禽地方品种。原产于泰宁县,具有乌皮、乌骨、乌肉等典型品种特征。2011年10月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沙县板鸭
沙县板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据传宋朝宰相李纲谪居沙县时,曾誉其为“禽肉之上品 ”。民间传统工艺,清香不腻,风味独特。2000年,沙县沙阳板鸭被授予“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明溪肉脯干
被誉为“闽西八大干之首”,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清代上京贡品。2008年,其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流笋干
“闽西八大干”之一,明清时曾被列为上京贡品。据史料记载,清流“明笋干”制作工艺于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煮熟、压榨、晒干或烘干整形等工序制取的毛竹笋片。纯手工制作,久负盛名。
三明正红菇
正红菇,又称红菇、真红菇、大红菇等,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有生血补血等功效,素有“南方红参”之称。三明是产红菇大市,12个县(市、区)均产红菇。
宁化老鼠干
“闽西八大干”之一,以猪肉、冬笋、大蒜炸炒田鼠干,香酥适口。据说明朝洪武年间,因宁化石壁人张显宗考取状元,皇帝品尝到钦差大臣带回来的宁化老鼠干而大加赞赏。从此,宁化老鼠干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