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宗 辉
柳塘水库
近四十年来,尤溪的水利水电有怎样的变化呢?老水电人告诉我们:1949年尤溪和平解放时就酝酿水电建设,1956年开始建设,直至39年后的1978年底,全县建成195座总装机容量为1.16万千瓦的小水电站。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九年,尤溪县建成总装机容量为59.38万千瓦的大中小型各种电站,这后39年建设的装机容量是前39年的51.2倍。
一
随着对外开通了尤沙线、尤口线公路,尤溪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制木质水轮机、压力管,而是到泉州、南平等地购进水电机械设备。1980年,在青印溪上游建成了库容4400万立方的柳塘水库,以及下游装机5350千瓦的四级站、装机1890千瓦的三级站,架设了35千伏的输电线网67.34公里,形成全县八个乡镇的供电网络。当时,不用说没有高吨位的重力汽车,没有开挖土方的挖掘机,没有平整工场的推土机,就是普通的农用车都没有,直至六年后的1986年,全县也只有26辆的个体运输车。
老水电人郑明挺告诉我们:柳塘水库的成功建设,靠的是上下一心,集中全力,土法上马,群策群力。为了全面开发青印溪的水利水电能源,做好柳塘龙头水库,县委、县政府在县社(今乡镇)队三级干部会上下硬任务,全县范围调集民工,农闲季节开展万人大会战,县里没有建设资金,除每个民工每天补贴半斤大米外,在水库工地只评工分,一律回队参加分配。每个公社成立领队组织,负责民工生产生活管理,钢钎、洋镐、板车等工具的购置。整个工地成立县总指挥部,负责安排工期,分解土石方开挖和筑坝任务,组织开展各公社的劳动评比竞赛,负责库区移民安置。
老水电人至今仍然忘不了当时柳塘水库建设工地的场面:白天顶着烈日,冒着风雨,晚上在几个高土墩上烧上松樠火。早晨天刚蒙蒙亮,许多民工就在各自的工区里挖土。为了提高工效,各个工段发挥自己的智慧,采用四周包围挖土墩子的办法;板车不够,就自己动手仿砖瓦厂做超大土箕的办法。挑塘的民工不怕苦,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淤泥,走颤巍巍的木架梯子,摔倒了爬起来,继续挑起重担一路小跑。拉板车的总是叫挖土的装满点,拉起车就飞跑,当时工地采用发票的形式记工,许多人白天干了一天,晚上还在加班,完成的车数比两天还要多。
那时候,库区移民刚到安置地后,蔬菜、糖、猪食料等物资供应遇到了严重困难,用水也没有原来那么方便。部分移民做事粗鲁,做出不雅的事,指挥部领导没有责怪移民,而是深刻反思自己工作上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让移民派代表反映搬迁到新居的困难,允诺逐步给予解决。他们常常一身汗水还来不及洗漱,就和移民拉家常,语重心长,鼓励移民克服生活中的暂时困难,大力支持柳塘水库的建设。移民回家后,指挥部全体成员就餐往往都是稀饭、糟菜、咸菜。他们洗完澡,吃完稀饭,就同大队干部一道深入移民户,了解生活困难,指定部门按时落实解决。
柳塘龙头水库和下游四级站、三级站先后建成,解决周边多个乡镇的生产生活用电,移民新村不但解决了照明问题,而且还办了小型加工厂,碾米、锯木头,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劳动。渐渐地,移民新居里有了鼓风机、电风扇、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的强度减轻了,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移民认识到开发水利水电资源的重大意义,享受到新生活的乐趣,感激政府、感激当年的柳塘水库指挥部。
柳塘水库和青印溪梯级电站的成功建设,大大激发了各乡镇开发水利水电资源的决心和信心。有溪流的乡镇当即拦河筑坝建发电厂房,没有溪流的在山坳修建水库灌溉农田,此后,全县开发水利水电资源蔚为风气。到1983年底,全县共有小水电站209处,装机248台,装机容量26302千瓦。为此,福建省水利厅向全省水利部门发出了“学尤溪,赶永春”的号召。这一号召给尤溪县的水利水电建设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同年底,国务院以国发【1983】193号文批准尤溪为全国第一批农村试点县之一。1986年11月,尤溪县提前两年通过上级验收,实现了全县100%的乡镇、100%的行政村、98%的农户都用上了电的初步目标。
二
登山健儿,独喜峰连峰。尤溪水电人更是这样,在取得了水利水电建设突出成绩之后,还力争更上一层楼。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后,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对水利水电的建设不能不转变观念,寻找加快速度的科学办法。
从1956年建设第一座16千瓦的小水电站到1986年的三十年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该看到这种建设速度是很缓慢的。怎样才能节约建设成本,最快的速度发展尤溪水利水电?尤溪县政府召集水电部门工程师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对尤溪河实行梯级滚动开发才会有高速度。可是,一个山区县既没有开发中电的技术人才,也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怎么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溪县政府派遣当地技术人员分别到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华东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咨询,并请两院的有关技术人员到尤溪河实地踏勘,召开专家组成员汇报分析会。最后,决定外聘专家和合资建设的办法开发尤溪河。根据专家组的多次实地踏勘和反复比选,尤溪河以五级开发最合适。而以建设第三级水东电站较为便利,坝址河床地质状况好,河道狭窄,有宽阔的弃土场,无需新开进坝公路等。于是,决定以水东电站作为突破口开发尤溪河。
经过多次的勘察、论证、设计、磋商,尤溪县政府终于跟国能中型水电实业开发公司、福建省电力局、福建省投资开发公司签订了《合资建设和经营水东电站协议书》。1990年国家计委以计工【1990】351号文批准尤溪县兴建装机8万千瓦的水东电站,工程于1991年4月正式动工,经过两年九个月建设,1994年投产发电,并建成110千伏升压站与省网连接。水东电站“推行项目业主责任制,开创了合资建设中电的新路子”,而且培养了一批水电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两年九个月的工期,每千瓦电能投资3200元,这速度、这效益,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还是少有的”。“高效、优质、低耗” 被中电联树为样榜工程,被电力系统树为示范工程。
“尤溪河上坝横空,映带城乡景象同。夹树银花疑海市,随船翠袖幻蟾宫。电能注热闽东网,续建披红国际风。呼取洞庭骚赋客,扣舷长啸话飞鸿。”(《过水东水库》)水东电站的成功建设和良好效益,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尤溪河的梯级滚动开发。正当县里积极筹建雍口、坂面、文潭电站的时候,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政策,加拿大西海岸投资公司、西班牙EXCEM公司竞相与福建省电力局联手开发尤溪电力项目。根据专家组的实地踏勘、分析、比较,雍口电站有优先开发的优越条件:库区移民少;征地少,几乎没有农田;交通便利,就地采集砂石料。1994年11月2日,水东电站有限公司召开第六次董事会。会上,建设水东电站“合资四家表示愿意参加建设尤溪雍口水电站”。
就在这时候,省内有些部门认为,建设水电站一次性投入太大,收效又慢,而建火电厂一次性投入小,收效快。由于一时缺少足够数据,省里把审批中电的项目停了下来。俗话说,凡事都要具体分析。尤溪县政府领导认为:尤溪县内水资源丰富,已积累了丰富的水电建设经验,而且还找到了有明确意向的合资建设伙伴。尤溪县把开发水电资源、建设中型电站列入新时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日程。县里作出决定:原副县长老水电人林新应,分管水电工作的副县长洪明德,县计委主任周承祥,县移民办主任罗仁琴负责办理申报立项事宜。1993年12月,省计委批准雍口电站立项,1994年通过了初级审查,1994年12月,省计委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电站前期工程提前实施。
1996年5月,西班牙依莎集团和法国电力公司与福建省政府草签协议介入尤溪河的滚动开发。雍口电站的建站再度停了下来。经过反反复复的工作,1996年11月8日,尤溪雍口水电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注册成立。1997年6月19日,福建省计划委员会、福建省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出了《关于批准尤溪雍口水电站项目开工建设的通知》:“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开工条件的规定,经审查,该工程已具备开工条件,同意开工建设。”从1994年11月2日的合资四家明确表态到1997年6月19日开工建设整整历时两年半,尤溪水电人坚定不动摇地争取,一直没有松懈过。一位司机说:争取雍口电站的项目仅仅跑福州就达到100多次。1999年6月,装机5万千瓦的雍口电站全面竣工,投入运行。
这个时期内,还有1997年7月成立的尤溪县秀峰水电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由管前镇、八字桥乡共同投资兴建,注册资本为748.73万元。公司下辖位于林源村的青印溪二级水电站。1994年12月,对即将报废的林源电站进行全面扩容改造,1997年7月竣工投产发电。该站装机容量为6400千瓦,年设计发电能力为3089万千瓦时,总投资仅3000多万元。特别需要指出,该站在福建省内首个采用河海大学研发的爆破膜替代调压井技术,不仅缩短了施工期,降低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而且还节约了投资成本,这在尤溪水电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公司在梅花桥建库外引管前河水合并开发水利资源,有效地提高了水能的利用率。电站的集雨面积约为166平方公里,多年来年降雨量为1692毫米,平均流量为1.8立方米/秒,上游的柳塘水库的可调节库容为4400万立方米,加上自行建造的梅花桥水库库容30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自我调控和发电的能力。
三
雍口电站的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也更加增强了尤溪县继续开发尤溪河水电资源的信心和决心。为进一步融合资金,水东和雍口两个公司合并,组建尤溪流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建街面大型水电站。街面电站位于尤溪河上游,是省内唯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龙头电站,总库容18.24亿立方米,装机容量30万千瓦,是福建省“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2001年2月经国家批准立项。
街面电站原定1999年开工建设,但由于国家经济全面改制,投资业主变换,移民安置地几经改变,期间物价飞涨,2003年9月,导流洞、上坝公路等前期工程施工,库区移民看到还是按五年前的标准补偿,全部到工地阻扰施工,给工程造成很大的损失。在中共三明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尤溪县聚力库区,调集全县58个科局深入库区,分块包干,入户帮扶,稳妥解决了库区移民搬迁安置问题。2003年底主体工程开工,当年9月大河截流。2008年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街面电站正式运营投产后,大大改善电网电源结构,发挥了补偿调峰作用,对下游梯级增加了保证出力,对尤溪城区有着重要的防洪作用,对水口电站乃至福州都具有错峰、削峰和滞时的作用。
近年开工的尤溪河汶潭水利枢纽工程是省“十三五”重大水利建设项目,也是省新近两年的重点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枢纽由拦河闸坝、灌溉工程、引水工程及发电厂房工程等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2.3米,总库容149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140亩。新建2座提水泵站,铺设总长为2.728千米的钢管,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河湖水面景观145公顷。厂房安装2台灯泡贯流式机组,装机容量为3.2万千瓦。
1996年以后,国家企业改制,各行政职能部门和金融系统实行一些优惠政策,促使社会各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办电的积极性。乡镇、企业单位以及有实力的个人抓住契机,组合兼并,因地制宜新建或技改一些陈旧的小型电站。1996—2006年十年间,共有新建和改造的小电站162处,装机容量达32000千瓦。现在,全县小型电站264处,装机容量17.5万千瓦,中型电站16.2万千瓦,大型电站30万千瓦,合计装机容量63.7万千瓦,占境内可开发蕴藏量的75.6%。
四
“兴水惠民,治水兴县。”新时期以来,水资源利用变过去单纯的水电、城乡供水、农田灌溉为综合利用与保护,实施了防洪减灾、水利景观、水生态保护、中小河流治理、万里生态安全水系、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水系联通等7大类工程276个项目,建设范围涵盖全县15个乡镇250个行政村,工程概算总投资47.02亿元,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87倍,仅2018年,水利建设项目达19个,工程概算投资14.21亿元。四十年来,尤溪水利发展建设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尤溪县有大、中、小(一)、小(二)型水库56座,山塘198处,总库容41.88亿立方米,有十多处水轮泵站、电灌站,有效保证了全县粮食的连年增产。
(本文作者系尤溪一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