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 允 武
作为自小在沙县长大的笔者,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体会最深的就是家乡的变迁。我亲眼感悟沙县小吃是如何走向全国,小吃业主是怎样靠着卖扁肉、拌面的辛苦钱在沙县买房盖房的;亲眼见证沙县是如何从破旧的小城,不断拓展,变成现代化的城市;亲眼见证沙县从鹰厦铁路到高速公路、动车、飞机场四通八达的壮观……
自小生活在沙县,喝着沙溪水长大,少时的印象至今历历在目。记得儿时沙县破破烂烂,没有几幢三层以上的房子,处处是小山包和田野。街面窄窄的,是青石板路,小时候大家都喜穿木拖鞋走在地上,“嘟嘟嘟”的声音分外响亮。有特色的是小水门外的浮桥,靠城的一半是浮桥,靠水南的一半是以木桩支撑上架木板的木架桥。平时还好,一遇大水,浮桥被冲,木桥被淹,南北往来就被隔绝,靠摆渡过河,水急浪高,又慢又危险。最难忘的是1961年的一天晚上,其时我念初一,刚好晚自习时与南平学生联欢,他们在唱《金瓶似的小山》时,不知谁说了声“起火了”,同学们慌忙离开学校跑回家。那天晚上,从西门城墙内的城区卫生院到百货近二百米的房子都烧光了。我的房子也就是那时候被烧,而后搬到城外的。
改革开放前,沙县一直变化不大,路,还是靠河边的两条,窄窄的长长的,与沙溪河相伴,唱着古老的歌,单调且乏味。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沙县也焕发出青春,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情,唱响了日新月异的变迁之歌。
首先是沙县小吃出县、出省,走出国门,登上了大雅之堂。夏茂、城关、高桥、富口、高砂等地的农民为了改变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吃不饱穿不暖的现状,决定出去做小吃。他们心里有数:一是“沙县小吃”出名,源于先秦,盛于明清,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传统沙县小吃大约有240多个品种,其中传统名点有近百种,蒸、煮、炸、烙、烤等加工方法多样,米、面、芋、豆腐等原料独具地方特色。以其品种繁多,风味独特,荤素相宜,清淡养生,经济实惠而闻名遐迩。二是沙县人勤劳、热情,又不贪,小本经营,赚小钱既可,夫妻出去可以互相照应,虽然出去终日手脚不停,吃了不少苦,可赚了小钱回来可以在城里买房子,一家老小从此不愁吃穿,何乐而不为。而且,沙县政府藉此看到商机,把这一民间工艺当成一个产业“精耕细作”,实施品牌战略,先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沙县小吃”商标,并于1997年成立了沙县小吃业同业公会,通过这条“链子”,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小吃业主联系起来,使小吃特色产业内部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形成对外竞争合力。再把民间小吃名师集中起来,为农民办培训班,开发出数十个品种。沙县还将每年的12月8日定为“沙县小吃文化节”,以“小吃搭台,文化推动,经贸唱戏”为主题,先后成功举办了多次“同一首歌——走进沙县”大型演唱会和首届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承办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三台同步直播的《勺扬天下——海峡两岸小吃邀请赛》,以沙县小吃为题材的高清电影《走出廊桥》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充分展示了沙县小吃魅力和城市内涵。
如今,沙县小吃店遍及大江南北,每年为小吃业主们赚回近10亿元的利润,成为沙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于是,很多人是先知道沙县小吃,然后才认识沙县的。本人出差,到处都看见沙县小吃,走进去吃一吃家乡小吃,聊一聊本地话,特别亲切。不曾想也有店面贴着“沙县小吃”的招牌,主人却不是沙县人的。一打听,原来,沙县人体谅周边县的人想要品牌效应的心情,培训时让他们也来参加,让他们挂牌经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县个体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沙县扩大了许多倍。先是在城北新拓了一条街道,许多人在那儿盖了新房子。接着,建起了别致的小吃城,里面琳琅满目。然后,县城东向洋坊、琅口拓展,西向大洲、淘金山下延伸,北向磜硋、畔溪扩充,南向陈罗坑、长红进发。于是,一座座小山包被铲除,一道道杂草丛生的荒野被填平,亮丽眼睛的是大片大片高耸的房屋和开阔的街道。前不久到沙县金沙小学,车子在不知名的大街上穿行,两边几十层的高楼林立、新的街道纵横交错,眼花缭乱中,沙县的变化之大让我顿时产生不知身在何处之感。加之沙阳乐园、新建的圆形体育场馆、新的汽车站、新的沙一中以及金沙园、金古等工业区的建立,使沙县扩大了十几倍,即使是本地人到了新街,也有找不到北的感觉。
沙县的变化之大更在交通上。记得小时参观鹰厦铁路时,觉得火车很神秘。因为枕木比步子大,喜欢走在铁轨上,铁轨又窄,一摇一晃的很有趣。随着年龄的增大,总觉得汽车慢过火车,从三明坐汽车到福州开会,早早出发,中饭要在尤溪吃,傍晚才到福州,一路上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但火车也很慢,从福州到三明要六个钟头,如果到北京出差,却要两天两夜。有了高速公路后,似乎两地距离变小了许多,及至有了动车,距离更是缩短了许多。到福州,只要一个小时十几分钟就到了。原来在建宁工作,最怕的是坐车,早上六点出发,晚上六点才到,这还是好的。记得有一次在夏阳车坏了,晚上只好靠在车上休息,第二天上午才修好,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了。可如今沙县(三明北)到建宁只要个把小时就行了。更有甚者到尤溪十几分钟就行了。到北京也快了许多,七八个钟头就到了。更喜人的是沙县飞机场的建立,如今到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最过瘾的莫过于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而且飞机票大幅降价,弄得好只要火车价就可以坐上飞机,既可以欣赏蓝天白云,又可以几个小时就到大城市,多舒服呀。
再就是现代通讯的发达简直神了。哪怕你在外国联系家人,你可以通过视频,不仅可以见到人,连周围的环境也可以了如指掌,就好像亲人就在对面,扯东扯西非常方便。坐火车时,一个个都低着头,干嘛?都是在看手机,有的看电视剧,有的看小说,还有的是看微信,谁都是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没有时间与你谈天说地,加强同志之间的联系。倒是有人担心,由于人们太依赖手机,不仅疾病(尤其是颈椎病)多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淡了许多。电视也是如此的,最早是黑白的,没有几个频道,而后是彩色的,频道更多了,后来又往大、薄、挂在墙上发展。如今频道多得数不清,更往一机多用发展,什么电视、电脑、手机都是可以多机一用了。如今哪怕在天涯海角,一个电话就能搞定,是不是很灵。
总之,沙县是全国的缩影,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航天、军事、现代通讯、工业等方面都是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我为祖国的富强而骄傲和自豪,更觉得我们每个人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添砖加瓦,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