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古石亭群

e三明   2020-08-02 10:44:59  市委信息科    阅读

■   林   军

  

建宁地处武夷山脉中段,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近40座。建宁与邻县、县内乡镇之间,许多分界线是以山脉的山脊为界。建宁县西北与江西省南丰、广昌、黎川三县接壤,而武夷山脉是闽赣两地的分界山,武夷山脉地势高峻雄伟,层峦叠嶂。建宁县境东南方向为号称“周亘三百余里,山有八十四峰”的金铙山,更是建宁和泰宁两县之间的天然屏障。正是因为建宁多山,建宁和邻县交界的古关隘多,古山寨多,古石亭也多,在福建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

在过去,人口的分布九成在农村,农村的居住方式不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而是以村落为基本单位。建宁的村落星罗棋布,散布于崇山峻岭之间。由于山多,旧时交通不便,山里人外出赶集卖山货,就要赶早翻山越岭,而将市集和各个村落串起来的便是一条条古道。山民们披星戴月,挑着山货外出,带回生活必需品。如今,建宁仍然保存有许多条古道,历史的痕迹虽然被野草掩埋,但踏上青石板,身处其中时,厚重的历史感和山民的生活气息依稀可见。古道沿途的风雨亭,是山区随处可见的古代交通服务设施。风雨亭多建于岭巅、荒野的古道边,或者建在两县交界的古隘口处,供行人歇息避雨,在古代交通具有重要意义。风雨亭有木构也有用石头材质,石砌风雨亭相比木结构风雨亭,材质坚固,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然巍然屹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有的石砌风雨亭也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为当地人熟知。

建宁现存约30多座古石亭,笔者且称为石亭群。建宁的古石亭结构较简单,比较多的为以下两种结构,一种为两门对开式结构,一种为半圆龛式结构,也有较特殊的结构,如小坳隘石亭为半圆拱形两面通开,形似隧道,外形古朴大方。建宁和南丰交界的松子隘石亭为单门。

海拔相对高的石亭多为拱形,山路偏僻,更不讲究,没有题刻亭名。如果是当地民众或乡绅捐建的石亭,门或拱券上题刻有亭名,亭内石墙上嵌刻有一块记事石碑。具亭名的有里心镇靖安村瑞云亭、里心镇花排村通界亭、里心镇宁源村裕昌亭、黄埠乡桂阳村甘谷亭、继美亭、黄埠乡大余村仁寿亭、黄埠乡陈余村万泰亭、步云亭、黄埠乡桂阳村超然亭、继美亭、悦心亭、黄埠乡山下村庶矣亭、濉溪镇器村驻骖亭、溪源乡鲇坑村仰高亭、客坊乡湾坊村三祝亭、客坊乡里源村木湖亭。这些古亭的名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仿佛都在诉说一段悠远的历史故事。(图为步云亭

image.png

建宁古石亭多为清代遗存,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古石亭的记事石碑上的刻字都模糊难辨。能看清楚有建亭时间的有10座,年代最早的为客坊乡湾坊村三祝亭,建于康熙44年(1705年)。年代最近的为黄埠乡桂阳村禅尖隘,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图为卷亭隘三祝亭)

image.png

其中有几座古石亭位于两县交界的古关隘,尤其以闽赣交界的古石亭更为人所知。客坊乡湾坊村三祝亭,位于建宁和江西广昌交界的卷亭隘;客坊乡里源村木湖亭,位于建宁和广昌交界的茱萸隘;黄埠乡桂阳村超然亭,位于建宁和广昌交界的禅尖隘;里心镇宁源村裕昌亭,位于建宁和南丰交界的松子隘;建宁和广昌交界的中畲隘石亭等。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建宁和宁化交界的凌风隘庶矣亭、小坳隘石亭,建宁和明溪交界的长岭隘石亭。(图为小坳隘石亭)

image.png

建宁古石亭群虽已破败老旧,但它们历尽沧桑,是建宁旧时民众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录和山地居民文化模式的载体,是建宁传统文化的一道亮色,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建宁的古石亭众多,但是目前只有建于1910年的超然亭被列为县级文化保护单位。其他的石亭由于年久失修,随时可能坍塌;有些石亭上部的木构残破不堪,存在安全隐患;有些石亭已经圮毁。作为清代典型的交通附属古建筑,建宁古石亭群亟待保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修缮和保护,让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延续。

 

(本文作者供职于建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