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淏
吴禄生又名禄星(客家话生和星同音),1924年出生在三元县杜筠乡牛牳崎(客家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从小勤奋好学、活泼聪明,并且艺高胆大,曾只身一人到同属客家村葛藤坑村的一位武师那学了一年多的拳脚功夫。10岁那年,红七军团从家乡的山脚下经过,在深坑岭和国民党发生遭遇战,战斗打了一天一夜,枪炮声从远处山头传来,所有村民都吓得紧闭柴门躲进了后山的贮藏蓝种①的窑洞里,唯独他一人好奇,跑到大路上看热闹,并从两名小红军那里第一次听到了“革命"这个词。1936年,父亲不幸去世,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他开始像大人一样常常起早摸黑,担上家里自制的茶叶、闽笋、桐油等到杜水、湖源、三民(今大田建设镇)等圩场上卖,又将所得的钱买了大担的粉干挑到偏远的乡村去叫卖。那时在通往各个山村的山坡小路上,到处都有他小小年纪所流下的汗水,在乡村里流行了一句客家童谣:“禄生、禄生,担粉干。” 1944年,禄生娶了沙县华口村一位漂亮的姑娘为妻。是年夏天,大田地下党创始人林大蕃领导的革命武装上了牛牳崎,经陈全东介绍,当晚在禄生家的土坪上召开大会,并成立牛牳崎为中共闽西北特委的基点村。林大蕃的演讲口才和革命道理再次震撼了禄生的心。从此他明白了什么是阶级斗争,在他心里,他开始恨透国民党政权,并且积极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曾跟随林大蕃一起在大田轰轰烈烈地干上了几次革命活动。1945年6月,林大蕃带领闽西北特委游击队和省委派遣来的黄扆禹、游栋等武工队12人在尤溪县纪洪乡石头坑会师,成立了“闽赣边挺进队”。后来挺进队被国民党围剿,队伍突围后撤回牛牳崎基点村休整。禄生一家主动收养了伤员黄扆禹、蒋荣德、肖文华、丁一根4人。(图为蒋荣德、肖文华写给烈士家属的信)
1945年9月,闽赣边挺进队在龙门劫枪战斗中失利,导致全军覆没!未参战的黄扆禹、蔡敏、蒋荣德、池冲等少数队员退回三元,准备到南沙尤和林志群会合。交通员蒋荣德在临行前紧紧握住禄生的手,要他好好照顾重伤员肖文华。禄生拍着胸膛对他说:“你放心!我们客家人义字当头,从来不给祖宗丢脸!”游击队撤出牛牳崎后,禄生一家人轮番照顾肖文华,可是毕竟是家徒四壁,后来因为缺医少药,肖文华在山洞中奄奄一息险些丧命。禄生的母亲不顾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把他背回家中养伤。并且化妆成乞丐到永安西华和大田三民一带乞讨,将所得的钱买到了药和补品回到牛牳崎,终于把他的伤势医好。是年冬天,肖文华被敌人抓走,国民党杜筠乡公所开始怀疑禄生有通共嫌疑,常召他去问话。禄生当机立断,一家人毅然迁移沙县华口村。 1950年春,沙县县委派雷贤模、邓炎、肖连发等到沙县湖源接管新生人民政权。当时湖源有个外号叫“癞痢培”的政治土匪,仗着有两下子功夫和武器,纠集了一群不满新生人民政权的坏份子,打着“中南反共救国军”的旗号,到处派粮派款,无恶不作。那时住在靠大山顶的小村庄常常被骚扰,只要一听到“癞痢培来了"这句话,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吓得面如土色,全村人赶紧跑到山上的窑洞里躲避,大气都不敢出,直到癞痢培把村里可以吃可以拿的东西都拿走离开了,乡亲们才敢回家。为剿灭匪徒,雷贤模在华口村成立农会,禄生积极参加农会。恰好有一回癞痢培到禄生家派款,禄生机智的一边答应帮他筹款,一边和剿匪部队联络好,准备把这罪大恶极的匪首正法。谁知剿匪部队内部有内奸,消息走漏,部队守了一天没有等到癞痢培。部队撤走后,当天夜里,“癞痢培”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禄生屋里,屋外有十几个匪徒正抱着枪来回晃着,一杆黑洞洞的长枪顶在了他的胸口上。禄生沉着应付“癞痢培”的每一句话,乘他不备一把将他的长枪击飞,又一个扫腿将他拌倒,然后迅速往楼梯跳上去,准备往楼上后栏杆跳往后山逃跑。谁知这时枪响了,禄生后背中弹。原来倒在地上的“癞痢培”腰间还插了一把自来得手枪。禄生牺牲后,他的家人把他的尸骨带回牛牳崎,埋在了山岭里。几十年一转眼过去了,禄生的坟前孤零零的,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土地里埋的曾是个敢于和地主恶霸及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的勇士!也没有人知道他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里就已经秘密参加了地下党的活动!1985年,禄生的弟弟禄斌(当年游击队的老接头户)几经奔走,最后在他的老战友蒋荣德(中共尤溪县和大田县的首任县长)和肖文华的证实下,于1985年秋,经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吴禄生同志定为革命烈士,並由原三明市民政局收编入三明市革命烈士英名录,载入史册!
(图为三元区政府给家属的确定吴禄生为革命烈士的证明信)
(本文作者系三明市收藏家协会会员)
注①:蓝种是清代客家人在闽中种植的一种染布原料,有茶蓝,缪蓝等好几个品种,也有人说板蓝根也是其中一种,冬天时种子要放在洞里避寒,来年春种上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