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 波
廖怀玉,化名洪涛,尤溪县中仙乡竹峰村人。廖怀玉1921年7月出生,其父廖正财家境较好,可供廖怀玉读书。廖怀玉7岁入私塾,9岁就读于竹峰小学,1937年考进尤溪初中,1940年初中毕业升入福州高中。从私塾到高中,廖怀玉资质聪慧,学习用功,成绩特别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她在读高中期间,目睹了日本侵入中国,杀害同胞的罪恶行径,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抗敌思想。她见到同班同学袁树荣、表弟姚远方从延安寄来的各种进步书刊,认真阅读,深受延安精神的影响,看清了革命道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1943年,廖怀玉考进福建学院法律系。当时学院中共地下党活动非常活跃。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地下党领导的各种活动,1945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被选为学院妇女会主席,同年,她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列入清查的黑名单,被迫中断学业,后经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中共闽候县委机关做地下党工作。
1947年2月,闽浙赣边区党委城工部在闽候县桐口乡龙山村召开工作会议,宣布区党委城工部成立,并先后成立了6个工作委员会,其中第6个工作委员会是尤(溪)、德(化)、永(泰)。同年3月,廖怀玉奉城工部长庄征之命,回尤溪县开展革命工作。4月,廖怀玉在中仙乡竹峰村组建尤德永工委,廖怀玉担任工委书记、廖逢卜、廖光国、陈孝廉分别负责开展德化、永泰、尤溪工作。工委机关设在竹峰小学,廖光国以校长的合法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但是,因德化形势紧张,加上黄国璋领导的游击队在戴云山被困,派往德化联络的廖逢卜未能联系上游击队;派往永泰同戴云山地下党组织接头的廖光国也未能联系上,廖怀玉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立足本地,开展工作。先后在竹峰、华阳、剑溪、善林、西华、华口等地发展党组织和堡垒户,建立了中仙竹峰廖家驹商店、尤溪城关水东南国校、尤溪县城黄阿竹家等革命活动据点。这些据点的同志利用有利条件,不断给廖怀玉递送情报,从物资上支持工委活动;有的同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进行联络,还有的负责接送地下党工作者,并通过特殊关系作上层人士的工作。
廖怀玉同志在发展党员,建立革命据点的同时,还创办夜校,宣传发动群众,她经常给学员上课,宣讲革命形势,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罪行,启发群众起来反抗和斗争,许多青年学员参加夜校学习,学员发展到七八十人,这些学员后来都成为革命斗争的骨干力量。她和其他革命同志还深入造纸作坊和工人促膝谈心,帮他们分析受剥削的原因,鼓励大家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她的影响下,70多名工人进行了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减轻劳动强度,并取得了胜利。同时,她还做通开明人士厂主廖鸿场的工作,使他在经济上支持革命活动。
工委在竹峰的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惧,国民党中统特务洪钟元妄图把竹峰小学分成两所,以切断地下党活动的经济来源。廖怀玉广泛发动群众,制造舆论,揭露洪钟元的阴谋,并争取了乡绅和开明人士的支持。100多人联名向政府进言,反对分校,当局被迫妥协。洪钟元阴谋受挫,恼羞成怒,怀疑廖国光同志是共产党,企图逮捕他,廖国光在联络站同志的帮助下,离职逃回中仙。洪钟元立即撤了他的职务,并派特务傅荣接任校长。傅荣表面伪装进步,暗地窥视地下党组织活动情况,企图将地下党一网打尽。工委对他早有察觉,斗争更加隐蔽。1947年6月,因党员林立被捕,敌人从他身上搜出了廖怀玉和黄阿竹商店通讯处的信件,城工部长庄征令廖怀玉马上离开竹峰回省城,以防不测,廖怀玉临危不惧,转移到东山南阳东北一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国民党当局闻讯四处搜查,辑捕廖怀玉,并到她和廖逢卜家抄家,引起群众愤怒,大家一致决定,并通过当地开明绅士,以强奸妇女的罪名状告特务傅荣,县政府迫于民愤,撤了傅荣之职,工委终于拨掉了这颗插在竹峰的钉子,解除了后顾之忧。
廖怀玉在革命群众的帮助下逃脱辑捕。9月份回福州。10月,随交通员到省委向省委书记曾镜冰汇报工作,再次接受任务回尤溪。11月,中共闽永尤中心县委在闽清成立,书记林汝南,委员陈世明、廖怀玉,廖怀玉负责尤溪方面的工作。她根据省委领导的意图着重筹备组建中共尤溪县委。1948年1月廖怀玉到福州参加城工部召开的会议,听取中央十二月会议传达。会议结束后,廖怀玉回尤溪,将姜宝珠从福州鼓楼区上举村带到了汤川车门坑,要她负责妇女工作。2月,廖怀玉带着黄顺弟到洋中坎兜找蔡龙岗,廖怀玉向蔡龙岗传达了中共会议精神,商量县委委员人选,决定由廖怀玉任县委书记,蔡龙岗任组织委员,廖光国任宣传委员、姜宝珠任妇女委员。11月,中共尤溪县委正式成立。中共尤溪县委在廖怀玉领导下,吸收陈国政为中共党员,组织力量不断扩大,批准吴岭头为地下党情报站,建立地下游击队,委托赖天济屯积粮食于专林仓库,派廖逢卜到中仙、坂面筹款;派赖天济、吴冠三率领武装人员围歼土匪,保卫群众生命财产。
1949年2月14日,廖怀玉和陈光国赴闽清二都参加中心县委会议,16日,因叛徒出卖,闽清发生“麒麟洞事件”,不幸被捕,廖怀玉先是被押到闽清县城,后又关押在福州道山路牢房。廖怀玉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始终坚持革命气节,与敌人斗争,她在狱中不但与敌人斗智斗勇,没有暴露党员身份,没供出任何对党不利的口供。她还设法做其他被捕同志的工作,稳定情绪、鼓舞斗志。廖怀玉还利用各种机会做女看守毛娣和看管士兵的工作,使他们同情革命,直至福州解放前夕,廖怀玉被党组织营救出狱,获得新生。
1949年9月,她到中仙竹峰探亲,还热情鼓励当地干部、群众要全力以赴支持配合解放军剿匪,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她在城关时,县委书记吴炳武、县长李生旺接见了她,并向她介绍了尤溪解放前的情况。福州解放后,廖怀玉参加市委组织青干班学习,1950年4月学习结束后,因城工部事件,受到审查,1956年平反。同年任省建筑设计院办公室副主任,1958年被错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2年平反,此后历任福州十二中校长、幼师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文革期间,被错打成走资派、叛徒,1979年平反,1981-1984年任福州十五中党支部书记,1989年调福州市教育局任局级视察员,1988年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廖怀玉出生入死,几经挫折,但她对党赤胆忠心,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
(本文作者供职于三明市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