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尚书立下马石

e三明   2020-10-11 00:59:48  市委    阅读

俞肇尚书出外为官,第一次回乡探亲时正值沙县夏茂墟天。俞屯村是茂溪上游上碓、岩坑等十几个村庄和明溪县邻近一带乡村通住夏茂的必经之地。俞屯村自古以来就有街市。而当时的街道很窄,街道车马人众拥挤。一些有钱有势的人骑着马在街中窜来窜去,有时撞伤人,有时碰倒街边的小贩或行人的物品。俞尚书看了这些不良现象后非常气愤。他在俞屯村水尾街道口和村头街道口边各立了一块下马石(共两块)。凡到了下马石,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一直步行到街道尽头才能上马上轿。立好下马石后,他骑马进俞屯街道口时还下马作示范。教导人们要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从此后,使当地民众养成自觉遵守秩序的风范。下马石是一段圆柱形,离地面约50公分高、30公分宽的石柱。1996年儒元村进行旧街改造时,下马石由俞氏长辈收去保存作纪念。

人物简介:俞肇,沙县夏茂镇俞屯村(今儒元村)人。生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是君玉之子。其祖父俞括,登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官朝靖大夫。其叔父德敷登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魁士。俞肇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8年)考中进士,任祭酒官。后翰林殿选试,提升为户部尚书。俞肇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受家教熏陶。阅书时过目能诵。 俞尚书性情耿直刚烈,因劝谏触怒高宗皇帝为高宗所杀。后高宗察觉,念其忠直,便敕赠御葬三十六道,以旌表其忠。同时先后颁发了三十六次文告,为恢复俞肇名誉,敕廷平府沙阳(今沙县)督造“纪念俞肇御苑”(园林已废)。敕翔鸾乡俞屯村(今夏茂镇儒元村)建设京街和建门阁楼纪念。高宗皇帝御赐手书“盖世杰英”横匾。俞尚书三十六道御葬均在夏茂镇境内。

《沙阳俞氏族谱》载,

……谚曰:忠臣不怕死,肇公之谓也。而岳王墓诗联曰:岳俞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正可悲。亦可为些而咏也。这句诗里的“岳”指岳飞,“俞”是指俞肇。这句诗将俞肇与民族忠贤岳飞相提并论,并尊称此俩人为二帝。可见人们对俞尚书和岳飞的尊崇,后人题诗赞俞肇曰:“名标表史到于今,取义成仁是可钦宋室名贤堪比立,遗风谱写入丹青。”后人为俞尚书遗像题赞曰:“忠义冠平日月,清泽满于乾坤。”《沙县志》人物名表里有俞肇简历记载。

 

——来源:《沙县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