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既有不平事,就有不平人。明朝末年,朝廷腐败,贪官污史横行,加上流氓地痞作恶,大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大田出了十八个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侠义之人,号称“十八棍”。他们专门打抱不平,惩恶济良。均溪后华村严凤鸣就是十八棍中的一位。
严氏祠堂有条祖训:智勇双全,惩恶扬善。严凤鸣算是把这条祖训记到心窝子里去了。据说有一次,严凤鸣路过湖美乡洋尾村,看见一个恶棍正欺负一个外地来的生意人。围观的人怕引祸上身,不敢上前劝解。那恶棍十分猖狂,把外乡人打得遍体鳞伤还不肯罢休,继续拳打脚踢,欲置他人于死地。严凤鸣路见不平,前去劝阻,恶徒竟对严当胸一拳,严凤鸣闪过,三拳两脚便把恶棍打倒在地,保护外乡人离去。
恶徒怨恨严凤鸣,伺机报复。为了除恶安良,严凤鸣将此事上诉县衙门,县官畏惧十八棍,只好带上一班衙役,邀请严凤鸣随行前往洋尾村查处恶棍。
严凤鸣心里清楚,贪官见钱眼开,只会敲诈勒索,绝不会秉公执法。于是他想了一条妙计。那时,县官坐的是四人抬的硬杠大轿,严凤鸣坐的是二人抬的软扛小轿,到了湖美地界,严风鸣乘大家下轿休息时对县官说:“老爷,你坐的大轿是硬轿,不会摆动,不爽快;我坐的小轿是软轿,能摆动,很舒畅,咱们换乘如何?”县官想,一向出门是坐大轿,软轿试坐一下也可以。于是,县官坐上软轿走在后面。严凤鸣坐大轿走在前头,还吩咐衙役及轿夫走快点,先去前面打听情况。
那恶棍听说县老爷和严风鸣要来惩治他,就带着一群地痞拦住去路,看到前头一乘是官轿,不敢下手,放他们过去,后面一乘是小轿,恶棍以为是严风鸣就招呼地痞们猛打猛砸,把轿内的县老爷打得头破血流。县官急得大喊:“别打了,我是县爷。”恶棍的心里想,县令坐的官轿在前头早就过去了,想用大话骗我,没那么容易,就边打边骂:“是县官,今天越是要打。”严风鸣等到县官被打够了,才转回头,跳出轿子,指着恶棍说:“你们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殴打朝廷命官,好大胆,快把他们绑起来!”衙役们一哄而上,当场把恶棍和打人凶手捆绑押回县衙。
事后,人们才明白这是严凤鸣使的一箭双雕之计。既借地痞之力教训了贪官,又使贪官先吃了苦果,后按法规办案,个个拍掌称快。
——来源:《大田连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