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家训

e三明   阅读

梅列区沙阳黄氏家训

 

立族长议

凡一族中,必有一族之长,是长者,非徒,以年长盖将,以表率后人,且诸凡事务大小是非,咸听裁决,要必得制,行端方言论正直者,始堪是任,不则徒,以年序间有生平志节不足齿录,一旦严然临于其上,孰推而尊之,孰信而服之,子兴氏日: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妻子且然,况族人哉。虽然人鲜,完行齿德俱优者,其上岂容易见,为是齿中,稍有操修不苟,无甚不肖者,亦足当焉。若夫衣冠之,有无可勿论耳,又有主祭一节礼,原属之宗子,今吾族即无嫡派,且以族长代之,况举得其人,神必顾予,无怨恫矣。此乃祠堂中第一义,凡我族毋勿。

 

立掌理

一宗祠中,有田产物业,祭祀钱粮,一应事务,出入经理不可无人,以任之,直以任之匪人,则额外而侵渔肥已者有之,即额内而兜收,坐用者有之。甚且假公名而狗私,计者有之。其究也,将营私不已而为批借,批借不已而为佥典,佥典不已毕将无穷,其不至于废业而减祠者,几希则前人创立之意,谓何后人守成之责安在?斯诚不可不加之意耳。凡我族人当于富贵二房中,公同酌议各择一人焉,出司是任,而其人要必行已有耻,公明勤慎及充实有馀者,始足当之,不则难以任也。然掌理之人,亦不厌多,多则可以分劳庶务,亦可以互为稽查,经理之年亦不厌久,久则可以清理旧数,亦以修废,举坠藉令一年一换,不惟当事者,莫能篇历事情,即其中理有当,因当革者,咸共推日,吾无遐及姑待后人,人人若此,能保无因循废事之虞乎?其何以为久远,成立之谋也。至于更换一事,要必以新旧相轮为序,如富房一人同贵房者职掌三年矣,时值更换之日,则贵房旧理者退即,于贵房中复再公举新者代之,而富房旧者仍再与贵房新者同理三年,至三年外又当更换矣,则富房旧者退,即于富房中复再公举新者代之,而贵房旧者与富房新者同理三年,必如此更替,则宗祠中之租税新旧数目、及田段土色钱粮多寡完欠、及事宜之兴废可否,庶可以编知书识,不然旧理者一时俱退,则新者骤进能不茫然莫措矣乎!然旧换之人,其前手所收者当必有数,或于财用不足时见借者若干,于某项使用后于某项填还,或有支销羡馀见在者若干,于某项剩几雨,或于某人剩几钱,公心明开登诸簿记做成一册,至当更之日亲送族长处面交,公同新代者稽查处实,若果无隐瞒侵欺情毕,收支明白者方许换代,如其不然,在旧者不得就辞而退,而新者亦不得私相授受矣,此其责任甚重且艰,吾族中胡可不慎加选择。

 

济贫乏

夫!贫所时有济,亦宜酌固,上体祖宗一脉之爱,而下笃手足相须之义者也,第贫有不同,有贫而贫者,有不贫而贫者,而亦非一有当济而济者,有似当济而实不当济者。故,或有祖父业微兄弟,众分不能充,拓日用缺少又有祖父破败,子孙无基,拮据胼胝枵腹,号寒此贫而贫者也,若者宜济。有如家素,富厚身不循理,嫖赌饮博奢华无度,卒至空乏狼狈无耻,此不贫而贫者也、之人也,得罪宗祖贻害子孙,虽立见饿死愆且莫赎,奈何言济。凡我族人当朔望日,公禀族长酌议,当否!某也贫而当济,某也贫而不当济,某也贫不能葬当助,某也贫不能婚当助,然而祭田之资有限,子孙之齿日繁,一或过厚,后则何继,宜稍有常制,刊为定额,惟于岁暮间,人各祀先定议,量助薪米银叁钱,以备祭宴必值届期三五日前,在掌理者告之族长,将银秤,封用贴礼,送其助婚助葬,必须葬期已定,婚族相当,掌理者送至其家,在受济助者宜各安然承领,母得先时索取母得,妄意过求,夫贫之,一字人所羞,称况,祖宗垂泽岂愿,有此故,扩先人怜恤之意,少苏其困,为子若孙者,既沐济助,既当自立奋发营生,母得已此微利,目为常例。袖手闲游玩时谒日,至于不孝无耻,亲死暴露不行,卜地希钱入手,酒食浪费及婚配非类,玷辱门风者,一概求助掌理之人,不得狗情给与,仍声其罪与众绝之。

 

禁悖逆遵

圣谕,凡我子孙须孝顺父母,敬长上,如有不孝不悌,毁誉尊长及有服之亲者,族长命众子弟,先将悖逆之人,重责肆拾于祖宗之前,明正其罪,盖悖逆之人,祖宗之所恶,其杖之者,乃族长传祖宗之命,以罪之,得以卑纫,殴尊长,论行杖之人如有搞拒不服微治者,举族即连佥具,呈于县,依大明律内款治罪,倘有不兴名,同诣县俱以党恶论,生不入神祠,死不列谱,间有争论家财田产者,许先禀庙径,赴有司陈,告者同族共结于官,治以故远,教令之罪。

 

禁祖山开坟

黄氏祖坟相传祭扫拾馀处,旧时人少地理专用一家皆不敢于祖山开穴,近人渐众,俗师纷至妄谭,山势乱指穴,所遂令无知子孙听其鼓惑,将祖坟山乱开,新地不顾祖坟前后,左右风水,深为不便非所以奉,妥先灵之意,今后倘有欲开新坟者,必于祖坟前后左右不见之处,方许斩草,亦要先期告知族众勘无伤损,不碍祖坟者方许加工,仍以荣房班竹尖坟为例,充田贰硕入祠堂公用,如有不用者与即葬而迁起者,即从荒废,不许复,去划削占住山业致妨栽蓄树木遮阴,凡我子孙各宜遵守如故,远者族长率族众径行拙去,责令迁移,如恃顽不悛及暗占卢穴,欲卖人者,仍告官惩治不恕。

 

禁盗伐坟树

凡坟山栽蓄树木,所以遮阴风水,收藏吉气堪与书之谓,郁草茂林是也。吾祖山拾数处旧皆林木茂盛,极目苍翠,见之晔有旺气行者艳羡,近被不才子孙,始以樵采为名,卒至诸山而市,令邱陇暴露景象潇条,殊为窃笑贤者,积忿蓄憾,馀几拾年,然事属众家莫肯规正,今幸祠堂已成统理归一,巡视岁有专人方春大买松秧,从新培植,再有如前恃顽者,守坟人即来报知,定将本人拘至祠堂痛治,责令如乡例祭坟,散众如有恃顽,另处不恕。

 

禁骗害守坟

吾家祖坟旧时祖公俱置有祠,召佃看守,仍立田养赡,之所以明界至杜侵渔蓄材木也,守坟者亦小心为我看守,不致疏虞甚为利便,近被不肖子孙骄纵,荡家谋生无计乃思骗及守坟佃人,或以承礼为名,或以小事生隙横行诈吓,责置酒办银,或一二两,或三四两,少亦不下数钱,遂令佃人号天兄咀忍恨含冤,百计经营以饱其欲,谓之承则当输众,岂一人之所得,私苟有小失则当闻众责治,岂可骗其财物,祖宗方以邱陇托之丰,其养赡抚之惟恐其不富,此辈乃以钱穴视之,备其机械剥之,惟恐其不贫,此果有人心者乎?今后有此等者,许佃户具状祠堂告明另行惩示,不许私自和息滥与以长奸恶,如违送官重治不恕。

 

禁强占公产

凡兄弟分异以后,各有定产,其存下不分田、园、池、屋等,业皆将积下子粒以备公用,充蒸尝也,或轮流收租者,或公众收租者,立法之意,盖以事有缓急,恐敛钱之难卒,至失事故先豫此,以防不虞耳。且业即属众,无敢独废者其为虑深,远为益甚大,近有贪利,子孙恃其强暴,不顾大义,堪住者占住,堪种者占种,名曰:远租拾零,无半偿纵得,稍入亦不及期遂,使公务废,阁祭祀无资,欲故纵之,则事难办,欲故迫之,则怨寡恩殊,不知此业皆汝等已饫之馀膏,非汝等充腹之厚变也,若使人人如是,谁不欲,厚利者,而汝独能专之乎?以有不肖子孙家业破荡,远年产业分管已定犹器,然争论牵讼不休,甚至祖绝卖,或百年,或数拾年,犹复混冒,告增视为骗局,以尊凌异,殊为可恶,今后各宜易虑改图,共敦雍睦,毋蹈前非,凡一应田业当轮收者轮收,当公收者公收,庶公务得完蒸尝不乏争,竞永消怨,尤不作睦族宜家之大宝也,如有仍前恃强故,违此约者定不轻恕。

 

禁教唆词讼

夫!七情之发怒,为甚怒之。所发莫切于财大学公好恶,独以财利,立言之有以也。况兄弟居同屋,产同业,货同利,自饮食起居之外,何者非可争之物乎?但君子以义忘利,中人知制,于义不人惟利,而已世教即衰能知制者亦寡矣,岂能忘耶!所赖常近君子,时时以义命之,言沃其灵,根庶利芽,不蔓恶种,潜消不然触目,皆荆蓁熟能厌属其心者,有等奸恶族人,虎视蛇心,饴颜剑舌,倘遇无知,竖子不惠,顽春巧调,得失之状细剂多寡之,由朝进一筹夕呈一策,不日我为之主张,则日我为之证助,令听之者胜其忿而恨之,深必欲以求逞,不胜其喜而信之,笃恃之以无恐而讼端成矣,既成其讼,则高坐账中,左提右携惟我之,从朝粟暮帛惟我之,使名为打点,实没私襄,彼痴者子恃之,为周瑜诸葛凛凛恐少拂,其意讼未及完,而家已废半矣,至于所讼之人,四面致贿彼又阴授之,谋暗为之,阻难陷之,护阱不恤也,呜呼!为鬼,为蜮良,毒矣哉!此等之人,惟有疏之而已,倘遇此等恶著当率,族人告之祖宗,声明其罪,绝其籍属,不与往来,坟墓祠堂不使住足,其间不悛合族陈之,于官明正其罪,终身不齿,此败伦圯族之最甚者也,凡我族众当为保家计,勿近此等之人幸甚,至嘱!至嘱!

 

禁赌博为非

夫!财之所生,非从天降也,地之所出,人之所为,皆力之所致者。故,农为邦本,食为民天,古之致盛,治多淳民者,惟务本也,外是不为工贾,则为游食圣王,且有罚,为里布之征,岂有四体不勤,饱食终日,操一握之几幸,一掷而能致千金者哉,必不然矣,且胜负,人之所时有也,然其为术,此胜则彼负,投掷之中,巧伪繁滋,变诈百出,痴儿稚子,率以小胜饵之堕其术中,则任其所骗,有至死不觉者,而欲与之求胜能乎?况以金注则负重而瞻虚,以孤注则履危而神耗,前有患得之憧憧,后有患失之总总,二者交战胸中,则精神逾不宁,虽明目擢以取之,犹贸贸如也,及知与之争,则又恐事泄,为逻者所得,瞑目吞声,饮恨而已,至家覆产尽,懦者流为乞丐,强者流为盗贼,室家开场不禁,致使妻妇流而为娼矣,可不为之寒心耶,凡我子姓有此行者速宜改之,如或不悛,定行送官如律重治不恕。

 

 

禁或炼金丹

金丹之说,始于秦始皇,盛于汉武,详观史记,二君之事,情状毕见难,后之为术者,不奇于此矣,秦皇短祚,未究其奸,汉武永备,尝其诈,故轮台之悔。曰:天下岂有仙人服药节食,差可少病耳?有味其言哉,至观仙籍,钟离十试洞宝亦曾舌,以此术洞宝犹以五百年,反体害人,不学是真仙,亦不以是为贵也,世之遇者,往往为彼所感,不过起于贪耳,若以欲得之,心探之彼,即有此奇术,必当深居简出。广汞砂,自炼自营取之,不穷用之不竭,岂不快愉哉?尚得积其馀者,以遣孙子,若以为神仙俸道之计,则自考我于仙道何如?而妄意天赐以俸哉,是犹不学而思得禄也,若以为传道计,则当择冲卢玄默之士,而度不就锥刀嗜利之徒,而与之谈也,况术未封鼎,先讲谢礼,谬取缩银之药以惑之,谢物入怀,飘然远遁,鼎中龙虎化为一乌有,先生矣,数年惑,人者多无有,若林国治者,今踪迹败露,反骀笑远近,皆汝子姓之所目见也,其可委之,不知耶,外是死买汞者终归于作假银矣,害人尤甚,明有王章,阴有鬼责,又不但自丧其家已也,此败家之子,始被人骗,终欲骗人,譬之嫖赌尤为过甚,痛戒有犯之者,举族祠堂而论,以左道闻之官,重治其师之罪。

 

禁使酒行凶

夫!酒为人合灌,人道之所不废也,其流生祸,古人以为炯戒故濡,首有戒酒诰,有戒宝筵,有戒防酒祸,有戒此犹,为丧德丧仪云尔,至诵唐人之句:有如成疾悔,何追则害及其身矣,又观灌,夫,魏其之传,则害及其家族矣,此虽小失一或不谨至于语言相侵,致成讼狱斩欧相加致交相杀,岂可以其微而不之图耶,殊非保身保家之道也,戒之!戒之!

 

禁游手好闲

圣谕,有各安生理,盖民有常业,则不至为非,此化俗教民之第一义,所谓生理四民之业是也,盖士农工商,各有定业,士为上,农次之,至于工商亦不得已为,力计倘不务此,即为游手好闲,若名专一业,又不加功玩,日以嬉,业遂不精,与游手等,反为四民之蠢,凡我子姓不可不知天地间,岂有闲人而能丰其家者哉?汝等见父祖之时,食租衣税,名日:素封,彼之管理田宅亦一业也,今分异已,众业不加增昔之,一者今年内为十矣,昔之有馀者,今为不足矣,若再不思自奋而父效祖之所为,即孟子之所谓小国效大国之所为也,鲜不仆矣,百事皆可谋生,独不可冒入衙门,充皂快之役,此役乃无赖之人所为,尤坏人心术,食财好酒,无非不作,致干阴谴,绝人宗祀,虽至贫者不可为也,戒之!戒之!

 

禁惰慢

每月朔望及元旦日,族长率众子侄十五岁以上者,各具本等衣冠,清晨齐赴家庙,行香后诣后寝序立作揖族宣讲:圣谕广训及家规数事,以次书卯须,和顺恭敬,不许喧哗失体,如有事,故不能与者,先日具禀明书卯簿方许,倘无事高卧不出者,每卯罚烛十条决不卢示。

 

——《沙阳黄氏族谱》

 

梅列区黄氏格言

 

家何以富,曰:勤俭而以矣。

家何以贵,曰:读书而以矣。

家何以和乐且湛,曰:孝友而已矣。

以勤俭持家,则富可致。

以诗书垂泽,则贵可期。

而孝开亲友,开兄弟,大立本,则道生。

 

永安市黄氏家规

 

立宗法,笃宗盟,序昭穆,孝父母,敬长上,输国赋,重亲丧,隆祀典,禁纂葬,保祖莹,守醮祀,定嫡庶,睦乡邻,重节烈,禁斗殴,重勤耕,重勤读,重子女,选嫁娶,慎闺门,禁为盗,禁赌博,矜名节,择蒙师。

——《永安黄氏族谱》1995年八修木刻活字本

 

 

 

明溪县黄氏家训

 

敬老孝亲,勤俭为本,耕读传家,谨慎习业,助学资考,优礼贤能,和睦邻里,周济贫困,禁戒嫖赌,惩治贼盗,劝戒争斗,富不骄奢,贫不自卑,植树造林,窗明几净。

 

建宁县黄氏祖训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三七男儿总炽昌⑴。

 

建宁县黄氏家训

 

敦⑵孝悌

为人子弟者,当尽孝悌之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睦宗族

宗族本同根源,凡吾族人,皆当重视同宗情谊。

和乡邻

对乡邻应守望相助,亲善和睦,如同一家。

明礼让

礼让为处事之道,为人应礼让谦虚,诚实待人。

务本业

业精於勤,对自身应做工作,切实认真,力求进展。

端人品

存心仁义,注重礼节,名顾其实,做儿孙好榜样。

隆师道

尊师重道,切实学习,能知能行。

时祭扫

依时祭扫,不忘祖德。

戒争端

对人以和为贵,器量广阔,多为他人设想。

莫为非

行为应正大光明,无愧于天地。

敬尊长

敬重尊长,诚恳有礼,且应尽力为之效劳。

守法律

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祟⑶谱系

重视谱系,近可知宗亲之谊,远可明本身来源,不致忘本。

注释:

⑴炽昌:1.昌盛。2.热盛。

⑵敦:1.是古代汉族的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2.释义——①厚,厚道;诚恳:敦厚|敦请;②勉力,勉强。③诚朴宽厚;厚重;笃实;勤勉。④推崇,崇尚,注重。

⑶祟:尊崇,推崇崇敬。

 

 

建宁县罗源村黄氏家训(一)

 

一曰尊祖:

德积于先,庆泽流衍。

水木本源,尽诚追远。

二曰孝亲:

岡极恩深,百行首箴。

形声视听,总尽一心。

三曰忠君:

敬事后禄,致君泽民。

古人有言,愿为良臣。

四曰敬长:

徐行后长,即食就养。

兄友弟恭,无好犯上。

五曰修身:

毋作非为,毋罹法纲。

恪守典常,毋辱宗党。

六曰宜家:

         嗃嗃终吉,嘻嘻终吝⑴。

         刑于寡妻⑵, 毋以妾并。

 

七曰睦族:

枝叶万千,原于一本。

九世同居,无非一忍。

 

八曰信友:

久要不忘,一敬终善。

相孚以心,毋友以面。

九曰和鄰:

出入相友,患难相周。

強者不忮,弱者不求。

 

十曰治生:

奢淫弗习,农桑必力,先民有言,治生最急。

凡此十规,各宜遵守,由之者昌,悖之者亡 

犯此一规,与众共黜,維我宗公,笃世以德。

维我子孙,是训是则,立此十规,凜然有赫。

    ——《花棚黄氏族谱》(建宁罗源村)

 

注释:

⑴嗃嗃終吉,嘻嘻终吝。嗃嗃(hè hè)1. 严酷貌。《易·家人》:“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 孔颖达 疏:“嗃嗃,严酷之意也。”《六韬·选将》:“有肃肃而反易人者,有嗃嗃而反静悫者。”2. 嗥叫声。嘻嘻:象声词,表示高兴,说话时的谈吐。《易·家人》:“妇子嘻嘻,终吝。”孔颖达疏:“嘻嘻,喜笑之貌也。”

⑵刑于寡妻: (大雅 思齐) “寡妻”指嫡妻。“刑”表示楷模仪范。指文王能施行仪法,先于妻子,再及于兄弟手足。先把家庭整顿好,才能把国家统治好。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

 

建宁罗源村黄氏家训(二)

 

忠君上

天降下民,而作之君非偶然也。山田土产,沐君之恩。政教礼乐,蒙之泽君。代天以民,故称域中两大。为其下者,幸而班联朝端,则当靖共尔位,公而忘私。即士农工商仰沐,平亦各宜隋分,自尽丁差,粮米粉务早急也。违制舞法,必共戒训也。奉太君之训,即为草莽尽臣,守君之法,不失遐陬良士,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孝双亲

父母于子,怀妊十月,褒抱三年,长大而教养婚配,一无可贷,纵或四壁萧然,未免为子全谋,而自提携,以迄成人,衣之食之,宁自饥寒,奈劳吃苦,人若不孝,鸦羝不若⑴,枭獍何异⑵?古之行孝敬孝者,难以枚举。大约总其要,则在爱敬兼行;分其条,则大而读书修身,次而服劳奉养。居常则奉命不违,有过则几谏,讽诤切不可任性。格肆春撞,听妇言私,财货忤嗜,好背饮食。既犯大不孝之罪,又犯小不孝之愆。或不幸而有继母,犹宜委曲承顺;有庶母,益加曲意小心。执王捧盈,未止一节,总之,不见父母不是之,一言尽之耳。至于父母即殁,即难循俞月之制,亦宜急速安厝。富厚之家,毋贪风水而久停;即贫寒之户,亦随便就土以安亲。虽卜其宅,兆古所不废,然岂不闻牛眠鹤举⑶,图以方圆寸地乎?况乎暴露亲棺,于例有违,于亲不孝,安有违例不孝,克昌厥后者⑷?鸣呼,茹血餐膏,敢忘明发之念?离天厚地,难容不子之身!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笃友爱

父母,元首也。兄弟,手足也。手足有痛,则元首亦为之不宁。人家兄弟,每不相让,或争财产,或因小事芥蒂,又或听妻子奴婢谗言,外人簧口,唆掇一日,失欢终身。莫解夫,交朋结契,每多嗅味相投;而共祖同尔,偏觉薰莸不入⑸。均属伦常,情何独异?昔人有言:“兄弟不和,则父母在生,其心不快。父母既殁,其神不安。”是故,同怀兄弟,固宜式好无忧。即异母兄弟,亦母异而父则本同,总应广量推逊。不然,以手足之痛,累及元首矣。试观,兄弟合而父母顺,可知友恭所在,即孝心所在。关系何如,宁不念舆,推而至於同堂兄弟?二人虽别,一本无殊。皆友爱之,不可丝毫缺者。凡我族人,慎知之。

重祠墓

祖祠墓,祖宗所凭伊之地,即子孙爱见气闻之地。自天子以至於士庶,分位虽别,而思成殿敬之心,则一也。故祠宜勤勤修葺,毋浪置秽杂诸物,毋听其漏湿倒塌。思患豫防,始持永久。至於护坟,竹木宜封蓄,冢上土石,宜珍惜也。或己山相联,不可恣情侵占也。已分相共,不可因贫私占也。苟祠墓不重,即忘祖不孝。忘祖不孝,即逆天负良,天地且不容,岂特祖宗之不庇乎?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敬尊长

临雍拜老先王,美意恂恂居乡,至圣懿行。凡今之人,岂不奉为金乎玉律乎?年长於我者,须礼高年,分尊於我者,必循分位。若使少年而轻耆鬓,子侄而玩伯叔。或因其朴贯,行吾巧诈,或因其孤贫,恣我侮弄,试易地以观,设我之卑幼,欺我忽我,我能自遗否?故即身都富贵,富贵不加乡党;躬负才智,才智不先宗族,荀不留好样於儿孙,将见悖逆争斗,渐启其端矣。虽然为尊长者,亦必声律身度,躬作典型。若自恃尊重,不正其身保,毋言教者讼,虽令不行乎?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肃家门

居室之间,必循理法,妇人何知道端?男子如读书之士,经义已明。即或未读者,亦历事已多。皆当于新妇初到时,即以所见所闻,勤迪闺。积久不懈,教其孝敬,饬其勤俭,启其贤淑,遵其容止,禁其悍泼,防其邪行,习成性,妇道必尽。至於闲杂人等,如三姑六婆,浪子游闲辈,出入尤宜谨慎。近日陋习,乾儿宜子,叫母称父。待人多有待若亲生者,此犹不可以不防微杜渐也。又或有力之家,蓄养幼仆,曰手下贱辈,亦应谨其进止。所谓瓜田李下,各有嫌疑。他如过家聚谈,每起是非;入庙烧香,亵犊神明,皆所宜戒也。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谨嫁娶

夫妇人伦之首,闺门万化之原。书称《厘降》⑹,诗首《关睢》,此何如事也,是故犹雁谨!六礼之吉,孟浪堪虽⑺,花烛肇百世之昌,苟且足虑。当观人嫁娶,动曰门当户对,岂不云美。然每每归门之后,贤否互异之。自古在昔,致欢于莫可如何,於是胡定公谓:“嫁女必胜吾家者,娶妇必不若吾家者。”吾谓亦不必限定如此。只择其祖父,本分访其家训严肃之户,其子若女,必能仰体而贤淑。典江先生有言曰:“男择女之德,女择男之行。”今诚能依此法,由是嫁女得婿之贤,何妨贫窭?娶媳得新妇之淑,何拘富贵?若徒羡慕门第,及有意低昂,终非正道,终不能无后日之悔。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亲族属

宗族虽纷,本初只是一人。若恃富贵而欺贫贱,逞强众而凌弱寡,我则不快矣,祖宗何无怨恫?故平时当以雍睦为心,循分敬谨,谦卑逊顺。有善则相助,有过则委曲开示,有事则彼此商酌,恭而行之。和意蔼蔼,自无乖戾。纵或人心不齐,外言谗间,务宜过而轻化。万不获已即面晤言清,不必藏怨记怀,庶允情意自洽,忿恨不生。昔人於每月朔望,必合族小,饮谓相见。助则恩谊蜜,且有闲是闲非,可以面白冰消。立法甚良,久为后来准则。他如年迈无嗣,必择其亲房子弟继之,由亲及疏,持以公道,此圣人不绝人后之至意也。外家子弟,各有宗派,岂可令其冒紊。此律例,异种乱宗大禁也。至于饔餐莫给⑻,孑立藐孤,俱属可悯,必各随力量,周济识持。此又慈祥恺悌之仰体天者也。凡我宗族人,不可不知。

睦里党

友助扶持,必赖邻里,或栋宇相比,或鸡犬相闻,或田土相连,或市井相近,虽人庞姓杂,原不等於悠悠行路。故除狡狯不可讳化之辈,勿与相近。其淳厚刚正者,必往来和蔼。有无通融,纵不能汛汛遍及,万不可倨傲自处,刻薄存心,恃势而欺侮,党同而唆拨,忌刻而侵害,利已而亏人,以致抱怨饮恨,旁观指摘。盖以此加于陌路,且曰无良矧属,里党面目何在?况乎缓急,不无有待报后,原属世情,无论贫富,孰能孤立。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训育读

诗书之训,实行在其中,荣名亦在其中。子弟不读,大而忠孝节义,小而动止威仪,行无一获,而功名事业,亦让他人矣。今或因家贫,谨趋蝇头微利;或因家富,恃有银钱可通,诵读二字,阁置度外,曾亦思秉礼守义者,何自身都通显者,何来古之人,囊萤映雪,终至登朝。贫何患于不富?!不识一丁,贻讥登上士,富何胜於贫?!可知诗书为根本所关。稍有可读书,子弟务加训诲。而其要则,在乎敬师;其原则,在乎无吝其教之之法,又在於警立其志,鼓其精神。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崇勤俭

业精於勤,而荒於嬉。食必以时,而用以礼。无论耕读工商,富厚贫寒,不勤则废,废则无经自立。不俭则败,败则无事,不妄为。故朝乾夕惕,力作奔逐,勤之道也。毋肆滥旷,毋浪制作,毋勉强而好体面,毋饕餐而恣口腹,俭之道也。每见今人,家徒四壁,游手贪奢,酗酒妄为。久之,而贫者愈益贫矣。其或席厚履丰,纨绔成习,晏成逸乐,结交声势,久之,而富者亦贫矣。是故,本分勤俭,务宜自为警惕,劳苦不得藉口,悭吝不得为词。在昔,文伯之母,犹织东门之子。有讥嘉言懿行⑼,万世典型。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遵训迪

人性本同,才贤各异。或恣傲刻薄,或少不更事,或偶失不检,或当局昏迷。必赖老成练达者,启迪觉悟。巽语法言,尽是药石。听之者,正宜深思苦索,改行易辄,惰者转於勤,奢者转於俭,刻者转於厚,傲者转於谦,刚者转於柔,邪者转於正。庶几行,出万全,品臻上哲⑽。不然,老夫灌灌,小子跃跃⑾,任其放旷之性,必且祸不旋踵;顺其颓堕之习,必且败坏终身,此时始悔悔将何及?!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慎交友

朋友为五伦之一,圣凡均不可少。读书者,风雨连床,疑有折而奇有赏。即不读之子,亦不无两心相结,此往彼来,总未有可以独行。 

踽踽者第友以辅仁,亦以济事。直者规之以正,谅者待之以诚,庶为有益。倘与交与友,昧不择人,则必朋比为奸,言无义而小惠是行。非诱以妄为,即为激而生事,小则寡廉鲜耻,大则倾家丧命,皆不慎之故也。然必审之於微,持之以久,萃歆顾全,管宁割席;黄皓比屋,却正绝踪,皆此物此志也。不然,始之不谨,受其笼络。及事既败,始悟其非。如介甫之致叹,于建福建子,误我抑已晚矣。

戒兴讼

谦爻皆吉,讼则终脑。大易垂训,明明白白。每见无知之徒,怀奸挟诈,媒蘖生端,以构讼为长技,以官事为无畏。无大无小,辄经郡邑。失时,不顾废事,不顾耗资荡产,借贷纳息,即侥幸获胜,亦瀛猫卖牛,殊堪悼欢,不幸而不胜,绅士受呵叱,平等受斥责,犹为小辱。甚至藕断丝连,葛纠草蔓,始于织微,终至大祸,累及父母兄弟,害延邻族亲朋,更甚而身拘囹圄,性命且丧。此其原由,于心不恕,肇于心之好胜,成千居友党,朋仔肩播弄,以致“一字入公,九牛难拽”。夫吾人自有本业。当急,讼非美德,何苦所好,在此故事,苟可已平心息之。即属万不奈,或亲朋和释,或听自退步之想,许多安闲,许多自在,许多快活。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戒奸淫

古人有言:“淫人妇女者,杀人三世。”父母不认为女也,夫不认为妻也,子不认母也。又有见阴律者云:“淫人妻室者,得子孙淫报。淫人处女及寡妇者,得绝嗣报。”至训应思,危言可惕!奈何今世之人,冶容寓目,怦怦心动,百般计较,谋遂其私。不思“万恶淫为首”,花前月下,露水欢娱。甘心造孽,毫不知恤。试观头上天公,放过谁来?於是事久败露,不论有身家,无身家者,或受刑官府,或强逼丧命。甚而妻女偷情,玷辱家先,又甚而衰老乏嗣,孤寂自伤。种种因果,丝毫不爽。至於宗支之内,原属一本,或尊调卑,或以卑蒸尊。此则“真心经”所谓,“地狱呻吟,而莲池善过。”格所谓永不入人世者,尢属至戒。凡我族人,不可不知。

戒赌博

好赌者,贪心思得,为博者,口腹是供。不知我心贪人,人亦贪我。我无妙手,则为人所贪;我有妙手,人亦有妙手以作对。人且搜集妙手以与我作对,势孤必败,必无此理。纵或幸胜,稍获银钱,半价于窝家,半耗于别人。即自己视之,无异水汤风飘。不知珍重及至一败,几时分厘皆实矣。既败思复,甘心破产,乐为典当,不胜,又且刮尽心血,穷思道路。由是智躬行屈,天良澌尽,廉耻不顾。或纵妻淫,或将妻卖,或为拐骗,或作盗贼。邻里掩面,亲朋羞伍。我亦人也,何苦至是至于私宰?律有明条,放瞻自犯,或经报发,或经访获,始则受衙役之吞骗,既则遭公堂之法处,痛楚波累,忍自蹈之。玄帝有言:“牢字从牛,狱从犬。”不食牛犬,牢狱免兹。乃贪口腹,而罗法网乎?是故,已赌未赌者,各念五贝之有讥,败牛屠牛者,变牧犊之有报。凡我族人,不可不行。

——《花棚黄氏族谱》罗源村2014年彩印精装本

注释:

⑴ 羝:dī。羝羊,公羊 。

⑵枭獍 xiāo jìng:1.亦作“梟镜”。旧说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比喻忘恩负义之徒或狠毒的人。

⑶牛眠鹤举:牛眠:据《晋书·周光传》记,陶侃父母丧,家中老牛出走卧眠山岗,指示此地为埋葬的风水宝地。后来,人们以“牛眠”“得牛眠”“卜牛眠”“牛眠地”的典故,喻埋葬先人、可让后辈发迹兴旺的坟地。鹤举:像鹤飞动的样子。

⑷克昌厥后:《诗·周颂·雝》:“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郑玄笺:“ 文王之德安及皇天……又能昌大其子孙。”后因称子孙昌大为“克昌”,后世子孙兴旺发达。

⑸薰莸,汉语词语,意思是喻善恶、贤愚、好坏等。

⑹厘降:1.本谓尧女嫁舜事。后多用以指王女下嫁。

⑺孟浪:1、疏阔而不精要;荒诞而无边际。2、指虚无缥渺的事。3、粗率;疏误。4、卤莽;冒昧。5、犹浪迹、浪游。6、放浪;放荡。

⑻饔餐:指饭食。

⑼嘉言懿行:嘉、懿:美,好。常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

⑽品臻上哲:品质到达极致,够得上标准;具有超凡的道德、才智的人。

⑾老夫灌灌,小子跃跃:1.骄慢貌。《诗·大雅·板》:“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毛传:“蹻蹻,骄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循本》:“圣贤孜孜,勉之若彼;浅近蹻蹻,忽之如此。”2.壮武貌。《诗·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 毛传:“蹻蹻,壮貌。”

 

建宁县黄氏族规家训

 

忠君上,孝双亲,笃友爱,重祠墓。

敬尊长,肃家门,谨嫁娶,亲族属。

睦里党,训育读,崇勤俭,遵训迪。

    慎交友,戒兴讼。

 

 

大田县龙坪村黄氏家训家规

 

家训

团结家亲,热爱国家,端本孝悌。

以德为首,修身齐家。

廉洁自守,奉公守法。

艰苦创业,勤俭为本。

家规

席中小菜随祭趁意备办,不得主执。

美酒诸人适可止,不许多贪乱性。

安分身无辱,乐天境自洁。

谦慕终受益,横逆即招灾。

贵自勤中得,富由俭里来。

辞难枟散质,耐苦栋梁材。

辞善千祥集,读书应始该。

亲戚当问讯,骨肉漫相猜。

尼院宜屏迹,青楼莫骋怀。

衙门休出入,闾里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