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客坊村龙门墨田
刘氏祖规家训
建宁县刘氏旧谱议族法
旧谱议族法六条:一戒忤逆犯上。打骂父母、伯叔、长辈、师傅,五服之内罪加等。二戒淫恶乱伦。奸婶、奸嫂、弟妇,淫寡、淫处女,五服之内罪加等。三戒子卖异性。拐带、私串子侄、幼童,卖别地各姓、自己私卖均不准。如有特殊情事,宜向亲房及大祠管首人等声明。四戒转亲本族。以亲房兄弟之妇转为妻室,及本族人之妇以为之妻室,均不准。五戒私人匪党。交结盗贼、各处流寇,即私藏土匪贼盗,均不准。六戒无敌争讼。持势霸占别人田地山界,报告官长或籍端无故讼官,均不准。
建宁县刘氏则定家十规(节选)
父母
祖父母父母在堂,应竭其力服劳奉养,毋使亲忧,堂前应对进退,务要怡颜悦色,切勿怒形厉声。父母虽有辱责,皆欲子为人上也。为父母者披星戴月,沐雨栉风,为子教养婚娶,艰苦备尝,为人子者敢不竭力以慰亲心乎?羊有跪乳,鸦有反哺,为人子者敢不诚心以礼敬乎?况父母之恩昊天冈极,难报于万一,故孝顺还生孝子,忤逆还生忤子,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敢不勉乎?
兄弟
兄弟如手足,同是父母精血结成,兄宜友,弟宜恭,过相规,善相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切事务尤家雍睦相尚,毋使心怀厉害,钱财须以多润寡,凡遇患难,首尾相顾,虽杀身而不辞,如斯手足之情笃矣。倘兄弟挟嫌疑而起祸衅,必招外人之欺,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戒之勉之!
夫妻
夫妻乃五伦之四⑴,系前生姻缘结定,才得共枕同衾,务夫唱妇随。夫宜勤俭为本,切勿奢侈懒惰,漂游荡产。朝游花街,暮宿柳巷,则冻馁其妻子,以致妻生嫌隙,子受危迫,此乃自作孳不可活也。妇主中匮,事翁姑,敬夫君,和妯娌,勤女工,可谓备四德,守七节者矣。夫有过,妻当化解,妻有过,夫宜戒饬,以和好之致祥之本,参阅乃招殃之门。或貌丑,惟以取德,不可取貌。福人必招贤女,淑女勿招恶夫,皆是前缘所定,岂可强求,恐有不端,急宜勉之!
族人
族中人等不拘亲疏,其初皆一人所出也。有贤愚不肖之殊,富贵贫贱之异,忠厚良懦者众当悯恤,切勿欺凌强霸,奸恶者当厅罚,切勿放纵,以起养虎贻患之弊。凡在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有不肖之徒,将家法以处之,不可畏强欺弱,恃众凌寡。每逢春秋祠祀,家长当以家法训戒,庶使顽夫廉如不遵训者,理当重责重罚,使族之风化自此醇矣。凡在下者,敦孝悌以清伦风,务正业为养身家,恪尊长之训,勿听妇人言,勿恃血气,勿倚财势,勿以卑犯尊。若伦常乖舛,定是灭亡之根,各宜父诫其子,兄勉其弟,一堂子孙,全孝悌,睦宗族,守王法,重师尊,和乡里,信友朋。惟冀遵守,勿玷家风。
子孙
子孙禀性不一,品行多殊,贤愚自异,庭训贵乎森严。苟庭训不严,染于不正之俗,习惯成风,虽贤且肖,尤恐陷于迷途,此由溺爱之害而致也。贤者读之,严加惕励,则贤者愈贤,庶几,上可以光于宗祖,下可以显于门庭。愚者耕之,训诲有方,令其披星戴月,自可丰刨凶盈。古云:“课儿无他道,训子以义方洽已。”勤俭、谦和、孝悌、忠信,则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虽愚且懦,亦可承先而启后。若父母过爱,任其率性莫遏,染入非为,虽才,定是肆凶枉法,以累父母,以玷宗风,溺爱者思之。孔圣曰:“爱之能勿劳乎?”
乡邻
乡邻乃烟火相接,虽是异姓,乡同井焉,亦须和好,休得互相挟隙以结仇怨。古云:“近邻不和睦,何须远处睦亲。”或我族盛而凌彼族衰不可也,须当怜悯顾瞻之。倘有远邻入境,衅而凌彼,此乃败坏风俗也,我族宜用力匡劝化、导之,以敦风化。则彼已知我族仁厚待彼,彼亦与我族首尾相顾,式好无凡,永成世好矣。果能知和邻,自知睦族矣,则俗美风淳。孔圣曰:“里仁为美”。
诉讼
易曰:“戒争讼,讼则终凶”,又曰:“衙门戒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闲,非口莫开。观此几语,则勉人息讼之谓也。凡居乡里,务宜品行端正,勿占便宜,勿竞血气,勿恃才能,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以强欺弱,勿以富凌贫,且恐且耐,正直公平,人能若此,讼从何生。苟专健讼,损而无益,迄今时俗,官虽廉明,多被衙役播弄,无钱理不正,且构讼抛荒正业,浪费银钱,何不在乡里忍耐为上。果能制行谨慎,定然和气致祥,为如福之阶耳。
钱粮
钱粮乃国赋也,国家公用之需也。古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八家各百,中为公田。今之国赋,即此是也。夫赋税务宜预先备办,勉致催科,近时庸俗挨延拖欠,屡受官差之辱,甚则披枷带锁,轻则额外费钱。如果预先输纳,可免剥啄之辱。若使顽钝刁抗,刑戮终不得免。望同族者思之。
驱逐
人生斯世,百艺可以营生。耕读为上,读可荣身,耕可致富,九流亦为正务,俱要居心正直,切勿以假紊真。抛弃正务而邪说,或习异端,或为拐带,或拦途劫抢,或鼠窃偷盗,此等不肖,知名查实,禀祠送官究治,永不许归宗入谱,决不徇情。
旌表
忠臣孝子烈节孀妇等,如果属实,族中应当匡劝旌奖,以表扬之,为后进法。若名登史册者,众其以资助之,光大门楣也。以上家训祈后世子孙各遵训戒,自然受福无疆矣。
——《龙门墨田刘氏族谱》(客坊村1993年木刻本)
注释:⑴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建宁县张溪村刘氏家规遵循录
族祠兴修人人有责,清明佳节延年孝庆,接脉承祠先亲后棘,招驸兴婚须经族认,同姓成偶族不容忍,子不贤孝大族可惩,金字谱脑永不投叛,子孙出卖严流他姓,竹节不分族规追究,宗谱裔孙啟绪堂修。
——《彭城刘氏族谱》(张溪村1993年木刻本)
建宁县陈余村刘氏
六修族谱格言
予尝读朱子家训马氏箴言,予三复其词而不置非爱其言之华美 实爱其言之可为天下法也,人生天地之间,秉五行之秀刚正之气,当思在朝则修臣,职在家则尽人伦,迨至世风不古天理沦亡,为臣者不忠,为子者不孝,为弟者不恭,为妇者不顺,为友者不信,礼义之道不行,廉耻之风遂泯,竟使吾族皇皇帝冑与浊世污民同讥哉,甚至犯祖篡葬泥于风水之说,毗连相占,包藏祸心,天地之所不容,鬼神之所共诛,又有奸淫贼盗无所不至者,迸而弃之,法不宽宥,吾族之不幸也,吾何敢谓吾族之有斯人欤,我深望吾族无斯人欤,进思进忠退思补过,教以忠也,爱其所亲,敬其所尊教以孝也,徐行后长教以弟也,三从四德教以妇也,言而有信教以友也,非礼勿动教以礼也,行不必果教以义也,一介不取教以廉也,何若人有教以耻也,言之严意甚切与朱子家训马氏箴言无有异也,何其大相径庭哉,予亦表而出之,一人唱百人和,一以激励,一以惩劝,不使一念之不端。
一行之不轨,太和之气象不再见,于今趋乎正而迸乎邪,非先王之道不敢言,非先王之法不敢行,整纲饬纪不致伦常之乖舛,讲仁说义依然孟子之遗风,上体先人之遗志下启亦叶之良规,雍雍穆穆秀聚一堂,是吾族之大幸也,吾亦有厚望焉,谆谆告诫载之,以谱谍以垂千古不朽云。
——《桂阳刘氏族谱》(陈余村)清光绪33年(1908年)木刻本
大田县吴山乡刘氏家训
敦孝弟
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弟於一家。
睦宗族
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房系支派,实源同一脉,不可视为秦越,兹我宗族宜敦一本之谊,笃亲亲之道。
和乡邻
乡邻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宜视异姓如骨肉之亲。
明礼让
礼让为处世之道,非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泪不萌骄泰不作庶成谦逊之风。
务本业
士农工贾,各有其业,业精於勤、荒於嬉。凡务其业者,宜自食其力,切戒盘游无度。
端士品
士为名之首,隆其名,贵有其实,凡为士者,宜居仁由义,以成明体,达用之学,若荡检偷闲,不求上进,后悔莫及。
隆师道
师道为教化之源,隆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尊之崇之。
修坟墓
坟墓为藏祖先之魂骸,每年宜整修祭扫,切勿挖掘抛露,致祖宗怨恨。
戒犯讳
同姓子侄,每派宜择定名字以为名,凡属内之嗣孙,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当讳之。
戒争讼
争讼非立身保家之道,争必有失,讼则终凶,宜以忍处之,勿致倾家荡产之悔。
戒赌博
赌博非人生正业,一入场中,百业俱废,人格亦轻,宜自守本分,切勿贪财,害累终身。
戒淫恶
淫为万恶之源,宜检身防过,免损名节。
戒犯上
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长敬老。
戒轻谱
家谱是一家一族之宝,宜珍重收藏,以傳后世详悉源流,查考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