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训

e三明   阅读

建宁县王氏族训

 

新祠规

三槐世第⑴,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世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酗酒无度,伤其身心,聚众赌博,财帛散尽。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胡作非为,辱没先人。

恋衙投宦,被爱人民,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利令智乱,灾难必临。

祖灵在天,察尔甚真,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和顺永存,后裔繁昌,福寿盈门。

一荣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神灵有鉴,莫辱斯文。

阴受其殃,阳恶是因,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堕落,愧对乡邻。

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恭愿后裔,永传家珍。

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注释:

⑴三槐:①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因以三槐喻三公。②宋 王祐 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王旦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 。见宋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世因以“三槐”为王氏之代称。

 

建宁县王氏新祠规八则

 

一行孝悌,二严祭扫,三辨尊卑,四抑强横,五抚孤弱,六息忿争,

七勉力学,八慎嫁娶。

——《建宁竹薮王氏十修族谱》彩印本 2011年

 

建宁县王氏家矩(摘录)

 

序:矩者法也即礼也,越乎矩则非礼非法矣。我祖忠厚传家绵延至今,子姓贤愚错出不立之矩则荡轶恣肆放乎礼法之外,风将愈趋愈下,然必为之振其纲以救其弊端。在贤而长者及读书识理者倡其先岁时会聚相与计讲明勤勤恳恳,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俾无荡检踰闲以辱我祖先其为祖宗之光者岂浅鲜哉,是为叙。

一肃庙宇,二崇祀典,三联族谊,四勤本业,五广善行,六饬阃范  七除陋俗,八申禁约。

肃庙宇

家庙之建所以妥先灵联族属也。故庙内之事宜祀典之规,为不得不预定于此也。……(省略)

崇祀典

古者重庙祭盖魂气上升形魄归地,神所凭依固在庙也。后世专重墓祭非礼也。……

联族谊

派千万出于一源,枝千万出于一本,孙千万出于一祖。追溯之凡派皆源也,凡枝皆本也,则亦凡孙皆祖也。凡为孙者广言之天地一大祖宗也,故古人有四海兄弟宗子支庶之说。

勤本业

四民职业皆以精勤为本,由奋发生志气,由志气生精神,由精神生筋力,精勤则未有不成,颓惰则未有不败者也。成败所关上及父祖,下延子孙,可不儆哉,可不惧哉。……

勉善行

善本于性,性具于心,心根性而发为善念,身根心而为善行,无贵贱,无贫富,无小大,随吾分之所能,尽力之所能,施举而措焉。无论为士为农工为商,皆有可惇之行,可乐之善,在有以勉之而已。善者人之良心也,即人之生机也。人之有心犹树之有根,树之有根逢春必发,人之有心逢运必亨,故善行必根于善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饬阃范

记曰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于外,男以刚健为主,女以柔顺为主。故世称妇德者,曰贞曰静曰慈曰淑。近世妇人率愦不知文字,父兄未有以女范告之者于是其愚而无才者其过小,其智而多才者其过大。故男子能敦本业,妇女能守阃范⑵,庶不失历代祖妣之家风,则千祥从此毕集。……

除陋俗

旧染污俗咸与维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此帝王之所以转移一世。风俗之坏起于甚微,由一人传之数人,由一家传之数家,习俗移人,虽贤者犹不免也。在有志者自化而已,亦在有志者其化而已。然事之无伤于天理人心者曰陋俗,事之有伤天理人心者曰恶俗,化其陋尤当化其恶。……君子比德于玉,望有志者自玉而已。……

申禁约

犯法固有国宪,事先则族禁当申。有国法亦有家法,家法者皆仰体祖宗之意,以约束子姓也。但家法非同国法,情罪轻重与责罚厚薄,非如朝廷律令,可以预立科条。惟在族房长与读书明理者平时共相约束,临事斟酌情理秉公裁处。庶卑幼凛遵不至踰闲荡检,上干国宪、次玷祖宗,然则家法亦以辅国法所不及也。

持身

持身之道在於谨守礼法而以孝弟忠信为先,毋习骄邪以荒厥志,毋为非义以堕厥行 凡日用之间必思合天理而顺人心,如此则身修家齐而事无不立矣。

处家

处家之道必勤必恕,勤以治生,恕以待众,至於衣服食之需,必量入以为出,毋事刻私剥藏以利己,凡日用之常,毋丰而侈,毋俭而啬此则为得中而家无與矣。

睦族

宗族之中贵乎和睦,其间虽有亲踈贤贱之分,然当尊敬祖宗为心,不可以小故而伤大义,不可以强弱而失尊卑,岁时节朔必相聚会,吉凶祸福必相扶持,如此则宗族和睦而彼此无相尤矣。

教养

人家子弟莫先於学,虽其资廩贤愚不同,皆不可以不教,教之之道,必先择师而後使之有成也,其宗族之间,贫不能教者,亦令来学使之大义如此则礼义可明而尊卑有序矣。

交友

朋友乃五伦之一,为人必亲师取友以成其德也,然人贤否不同,其贤而有德者,必爱而敬之,其恶而无知者,必畏而远之,若夫友之善尤至人而不可怠弃也。

周恤

人生於世,贫富不同,是皆由天命,然富者必思周恤,穷困以存仁心,彼其鲋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必與之衣服酒食,以济之贫  不能葬者必與棺木以至殡贫之,借贷毋规规於责利可也。

——《茶口王氏族谱》(高圳村 清光绪甲午年(公元1894年)木刻本 )

注释:

⑴四民:指士农工商。

⑵守阃范:指整顿女子品德规范。

 

建宁县王氏四修族谱家规(节录)

 

百行莫先孝弟

凡我子姓务宜祇父恭兄饬纪惇庸,倘有触忤高堂、侮慢兄长、不孝不弟者,即将本人重惩出族。

风俗端尚廉洁

吾族诗礼传家,宜无败行失节之人。嗣后或有奸邪淫酗、乱伦灭纪沾辱家声,无论尊卑长幼,一体削名出族,断不姑容。

族党乡邻务宜和睦

吾族敦忠秉厚,揖让相先不乏其人。而傲倪佻达纵情,肆目无尊长者间亦有之。自后父诏其子,兄勉其弟,毋持强凌弱,毋以卑虐尊。违者先戒父兄后惩子弟。

——《绥安王氏族谱》(水南村)1919年五修木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