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田的游击队长林英才

e三明   阅读

 

19197月,林英才出生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19401月,年仅21岁的林英才在中共大田县委书记林大蕃的动员下,放弃学业返回家乡武陵小学任教。就此,接受了马列主义红色思想教育的林英才,走上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道路。

机智的交通员

当年,国民政府给大田在职教员每月发放薪金为90斤大米,武陵小学教员共计18名,编制仅7名。林英才等地下党员虽然在编制外,没有领取大米(即薪金),但依然一边在校义务教学,一边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image.png

在党组织培养考察下,林英才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武陵乡桃溪片地下工作。他秘密组织自卫队,请前往县城赶集的老乡打探国民党当局动态,刺探敌情。

此时,由于蒋介石将“攘外必先安内”定为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以抗日之名,行“剿共”之实,在农村进行抓壮丁,补充兵员不足,加之战争开销巨大,农民面临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试计一省各县捐税之名称,至少在数百种之上,而一县之内亦不下数十种也”(冯华徳《县地方行政之财政的基础》)。加之地方官吏中饱私囊,层层加码,层层盘剥,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在党组织的指示下,林英才发动群众与国民党当局开展了抗税、抗抓壮丁的斗争。

林序九是中共地下党员,遭到国民党当局抓壮丁。林大蕃得知消息后,派林英才前去做武陵乡乡长陈宗美(统战对象)的工作,通过交涉,林序九得以返家。

19424月,林英才从教员身份转为交通员,为地下党组织传递信件和情报。一次,在漳平厚德村执行任务时,在山上遇到国民党特务的盯梢和追击,特务枪口对准林英才扣下扳机,欲取他性命,幸好子弹卡壳,林英才趁机钻进芦苇丛中,得已脱险。

由于林英才地下党身份暴露,19447月,国民党特务大队长林震带领9个中队800多名士兵,连同大田保安队、警察中队、侦缉队等土匪武装总计3个团以上的兵力,突然包围袭击武陵垵根据地和特委机关,林英才家也被特务团团包围。

林英才妻子田钟玉(地下党员)为丈夫的地下工作承担后勤接待任务。恰好前一天晚上,交通员蒋荣徳、张正克住在林英才家里。田钟玉急中生智,叫蒋荣德、张正克戴上斗笠、穿上蓑衣,借助于浓雾,化装成农民挑便桶下地,得以安全转移。

大田“剿共”机构没有抓获到林英才等地下党员,于是颁发通缉令:“缉获共党首要分子林英才赏六万元,击毙者赏四万元,报讯因而捕杀者赏二万元”。

国民党的通缉令,更加坚定了林英才干革命的决心。他先后两次参加接送福建省委特派员张羽、苏华到武陵加强闽中工委及巡视工作。事前,双方都相互了解穿戴、长相特征、接头地点、接头暗语,林英才不负重托,顺利完成任务。

手持双枪作战

闽西北游击队员肖文华曾与林英才并肩作战,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林英才有一门绝技,能手持双枪作战,被称为神枪手”。上级领导看重林英才具有神枪手的本领,让他加入游击队,从地下工作,转入与国民党展开正面斗争。

闽西北特委游击队攻打上京乡公所,事前进行了踩点和部署,林大蕃任行动总指挥。林英才是16名队员中的一员,与化名黄狮(林兴盛)的队员占据桥头,负责拦截援敌任务。此次行动,游击队镇压了“剿共”骨干、民愤极大的乡长黄春光,烧毁炮楼,缴获长短枪14支和一批弹药,安然撤退。

19458月,闽西北特委组织部部长蔡敏率领22名游击队员奇袭三民乡公所。林英才等队员化装成国民党便衣队,押着一名反绑双手的“共匪”,不等哨兵盘问,径直走进三民乡公所。

游击队员分头把守,控制住整个乡公所。外出的国民党乡长郑宗仁一进门,稀里糊涂地成了俘虏,缴枪投降。

游击队的行功引起附近三保民团怀疑,大队人马向乡公所扑来。在撤退时,游击队命令郑宗仁向赶来的民团喊话:“自己人,不要开枪。”

在撤退的山路上,游击队镇压了作恶多端的郑宗仁(原南平县公安局长)及乡队副。这次行动有一千多名国民党兵包围游击队,游击队安全转移到永安洪田根据地休整。此次突袭后,国民党当局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抽壮丁、摊派苛捐杂税。共产党游击队的抗争和作战,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奇袭三民乡公所之后,游击队获悉国民党省府(福州迁至永安)有辆汽车押送一批现钞到大田,队长游栋、政委林大蕃立即组织林英才等20多名队员拦截运钞车。

游击队事先埋伏在桃源分水隔附近的山岭制高点,静候运钞车进入伏击圈。这次伏击搜缴四把手枪,缴获装在汽车油箱内100多万的时币。俘获随车的敌团长、眷属及勤务兵8人。

1945922日,闽西北游击队突袭龙门保安队,因情况突变,游击队陷入重围。省保安六团、八团全部兵力及叛徒武装前堵后追。游击队一日数战,在山间与敌方周旋。

928日,游击队突围到桃源水孟曲,又遇反动武装阻击,把山头团团围住。林英才一组正要摸出小溪沟,即遇搜山的特务便衣队。一阵突袭,战友郑超然不幸大腿中弹,霎时血流如注。郑超然举枪还击,击退敌特,林英才想扶他突围,他坚决拒绝,说道:“这样陡峭的坑沟,怎能扶着走?不要管我,你们赶快沿沟底冲出去!”郑超然终因鲜血流尽,壮烈牺牲。

这次行动,经九天九夜陆陆续续的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主要领导林大蕃、游栋、林大森、郑超然、林友梅等壮烈牺牲,队伍几近覆没,损失惨重。

指挥解放大田

194969日,闽西南地下党组织派人策反原德化县匪首苏玉英、大田自卫队中队长陈鸣皋起义,这是大田第一次解放。

7月中旬,国民党永安专署派詹国鼎为县长,反攻大田,大田失守。

随后,林英才等地下党员前往沙县、尤溪与南平军分区司令林志群联系,请求派部队解放大田。

19498月,经人民解放军福建南平军分区批准,以大田老区群众为主体,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均溪游击大队,并从军区调配400多支长、短枪和3挺机枪武装游击队,任命林英才为队长,大队下设四个连和一个独立排。各连队集中在文江整训,主要学习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军事上的有关问题。

95日,游击大队兵分三路向大田县城进发。由于林英才神枪手的美名在大田民间口耳相传,加之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国民党大田县长詹国鼎、守敌林荣春部闻风逃窜。

96日凌晨,皓月当空,均溪游击大队在神枪手林英才的带领下,在群众夹道欢呼中,不费一枪一弹,浩浩荡荡进驻县城,宣告大田县正式解放,大田从此回到人民的怀抱。(图片前排右三为林英才)

image.png

革命之家

大田解放后,林英才任县治安维持委员会主席,19502月到福州军区党训班学习,19539月转业至大田县供销社工作。据一起工作的同事介绍,林英才性格沉默寡言,为人低调内敛,从不居功自傲,只是在岗位上默默做着本职工作,鲜少谈及自己及家人。实际上,了解林英才的亲人知道,他的内心藏匿着巨大的隐痛。

林英才参加革命后,在他的影响下,家人纷纷走上革命之路,三位至亲献出宝贵的生命。其父林欣央(地下党员)是闽西北特委机关后勤人员。因为林英才身份暴露,其父于1945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在大田狱中遭严刑拷打致死。林英才的叔叔林欣戊(地下党员)是闽西北特委机关工作人员,1945年在桃源被国民党反动武装枪杀。林英才的岳父田庆苗,为闽西北地下党接头户,19444月被捕入狱,1946年保释后死亡。林英才家可谓满门忠烈。

2009年,当年的神枪手、解放大田的游击队长林英才逝世,享年91岁。

谨以此文,缅怀英雄,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本文作者系大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