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进青水 标语宣革命—— 回忆采访见证人钟清泉等老人

e三明   阅读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回忆起30多年前,在青水拍摄红军标语,采访接待过红军的历史见证人的情景。(图为洪田马洪村的农民家中保存着大量题壁的红军标语,红军故事代代相传,吸引着前来瞻仰的人们。)

image.png

1985111314日,永安市农村电影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青水召开,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冬阳暖照,骋目田园林山,一片清宁娇美景象。原市文化局局长、市志办主任李其雄同志对我说:“听说附近农民家里的墙壁上留有红军写的标语,我们去看一看。”我背双镜头照相机,由乡干部引路,走进沧海村、寨兜村和街尾。(图为洪田农宅墙上的红军标语)

image.png

沧海村紧邻青水村,距乡政府仅1公里多,我们由乡间公路转入田间机耕道,很快就走进农舍。龙长坊屋主钟进策老人(时年76岁)热情地招呼我们。他绕屋边走边看,指指点点,解说往事。钟进策说,民国二十三年四月,红军攻打永安县城,用棺材炮炸开城墙,国民党兵被消灭,活捉县长林家木(林翊,兼任保卫团总队长)。消息传到青水,老百姓既惊喜又惶恐不安,生怕打仗百姓受苦,难免毁家伤人。(图为墙壁上留有大量的红军标语的沧海村民宅)

image.png

青水,远离永安县城,山高地僻,路隘林深;经年兵匪流窜骚扰山村,民生困顿。当时盘踞青水一带,横行霸道,势力最大的恶匪是王仁锋。他是永安三大匪首之一,另两位是安砂的陈存志,西洋的詹振文。王仁锋原名王绍燕,又叫王偏,16岁时在丰田洋投匪,为匪后改名王秀美。18岁在王树勋团当团练兵,后来,王树勋之子王锋国在林家木总队任第七分队长时,王仁锋当上排长。此后改名王仁锋。193310月下旬,王仁锋组织大刀会,收罗散兵和无知农民,扩充势力。当时,卢兴邦部下罗景星旅驻扎永安县城,军纪败坏,为非作歹,百姓怨声载道。林家木十分不满,与旅长罗景星不和。无奈之下林家木拉拢和暗示永安各路大刀会联合攻打县城,欲驱除罗景星。因林家木密信中字有误,王仁锋阻击未遂。林家木成为红军俘虏后,王仁锋惊恐大军压境之强大,率乌合之众逃匿。因而,红军队伍开进青水比较顺利。

钟进策说,红军住进他的大院,大厅、厢房、走道、天井、门墙都是兵,但是很有规矩,很好说话,大家渐渐地接近,愿意提供方便,屋前路边有水沟、池塘,不缺水。他说红军走后,墙壁上留下许多标语,算来竟有33条。因胶卷有限,我选拍了数条标语,感觉到星霜几易,标语字迹依然清晰,保存完好,实在不容易。钟进策说,红军走后,怕被发现,就用旧谷席、草席、竹帘、风谷车等杂物掩盖、遮挡。加上窜来窜去的地痞、兵痞大多没什么文化,不注意这方面。(图为民宅墙上的红军标语)

image.png

image.png


在寨兜村龙凤坊里,屋主钟清泉老人(时年80岁)搬出椅子在房子前坪,讲述红军宿营青水的情况,我掏出笔记本一边听一边记录。他怕我听不清带本地口音的普通话,就要过我的笔和本子,写下:“民国甲戌年农历416日下午,一支红军约二万人,驻进村,至20日早晨去三保一带,往尤溪方向去。六月廿二日又返回来,住了六天后往桂溪方向去。”他说,红军住进他家时,他老母亲脚肿痛,行走困难,红军见了,就叫随军医生来给药医治。我很惊喜钟老的记忆力这样好,而且字又写得端正漂亮。他说念过几年书,也在村里教过书。

钟清泉老人所说的民国甲戌年即是公历1934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公历528日;农历六月廿二日,公历是82日。中国工农红军把红旗插上永安城的时间是1934418日。1934422日中央苏区出版的《青年实话》三卷20号报道:“……永安城外敌军的堡垒,是在本月九日被我们占领的。”在十八日那天早晨,卢兴邦所倚恃的铜墙铁壁的永安城,就被我们占领,永安城上高树着镰刀斧头的红旗。”51日,永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510日留守部队撤离县城。钟清泉所说的红军进青水的第一次时间,应是攻打永安县城后迂回行进的红军队伍。按照中革军委的决定,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共6000余人,开始东线行动。《永安政权志》19988月版记载:“红七军团,经西洋、青水挺进到大田桃源、上京,接着占领了大田县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八月中旬,红九团一万余人,从大田三保经永安槐南、青水、西洋、洪田、小陶到石峰,休整数日,后向连城姑田挺进,返回苏区。”红九团奉命护送红七军团(抗日先遣队)北上,两军交替前进,总兵力仅一万余人,不足二万人。红九军完成护送任务后,按原来路线返回。钟老说的情景,符合客观事实。

我们采访了见过红军的钟学隆老人(时年78岁)他说,红军大队伍留驻青水时,纪律很好,官兵不分一律灰色军装,红领章、五星帽。看上去年龄在16岁到20岁出头,背长(步)枪、大刀、手榴弹、手雷等及土造弹药,还有机枪、驳壳枪等。红军住进我家时,对我家人说,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农民要起来斗土豪分田地。钟学隆指着院内一位妇女说,她也见过红军,她嫁过来时,刚好红军进村,她穿着新衣服。我要给她照相,钟老叫她穿上当年出嫁的畲族服装,她很乐意。因语言不通,未采访。(图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青水沧海村龙长坊钟进策的屋内写下的宣传标语)

image.png

image.png

红七军团和红九团转战永安期间,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从青水畲乡农民家中墙壁上留下的标语,可以看出红军不仅是一支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队伍,而且是一支宣传革命道理的队伍。这些标语内容丰富。如宣传抗日反“法西斯”侵略的标语:“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反对帝国主义进攻福建”“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不准士兵去抗日的国民党”。

号召人民开展斗争的标语:“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贫苦农民自动起来当红军去”“欢迎靖卫团团丁回家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武装”。

宣传革命队伍的标语:“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武装”“勇敢坚决的工农当红军去”“工农群众起来建工农兵的苏维埃政权”。

大量的红军标语是用毛笔蘸墨汁,竖行写在厅堂、厢房和大门边的墙壁上,随手而写,个别标语有错别字;标语后面的落款很简约,部队番号未完整写出,有的只写红军(宣),有的都不写。但是,标语的宣传主旨十分明确,语气激昂,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回顾烽火岁月,在中央苏区范围的土地上阅读红军史的同时,对青水畲族人民拥护红军,不顾安危,为完好保存红军标语所做的贡献而肃然起敬。

 

(本文作者系永安市燕江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