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 劲 光
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创建至今已经多年了,清流县委、县政府落实落细各项惠台利民政策,发挥对台的人文资源优势,依托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推动农业合作阔步向前,迈出了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清流探索”。到2021年底,清流县引进台资企业71家,总投资14.26亿元,年产值10.28亿元,涉及花卉苗木、生态休闲观光、农林产品加工等众多领域,是三明市引进台资企业最多的县。园区规划总面积21万亩,核心区面积5.6万亩,重点建设“四区一会”(花卉苗木产业区、特色养殖区、农林产品加工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台商联谊会),全力打造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现代农林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海峡西岸生态休闲旅游胜地、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园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等称号。 (图为精品兰花基地)
看着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今天的成就,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因为我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1990年开始主持三明市台联工作,到2016年底离开,历时26年。往事历历在目,20多年的时间,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创建,到今天不断发展壮大,我一直与清流的台商紧密相连,一次次地与台商商议如何共同加快发展台资企业,一次次地陪同省市有关领导来清流考察台资企业,一次次地把台商意见和相关部门领导的建议反映给清流县委县政府领导。
1993年2月,台商许良远在林畲投资兴办桦信茶果开发有限公司,首个来清流投资的台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经常拜访他,与他反复深入交谈,探讨清流县发展台资企业之路,又多次走访青龙果蔬公司,冷泉养殖、大丰山旅游等十多家台企,增加了我对台湾农业情况的了解。在走访中,我就感受到,台商对清流的投资环境十分满意,希望能够加大扶持力度。
1996年10月,在我的建议下,三明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就清流县引进外资发展农业进行专题调研,突出引进台资发展农业的路子,经过深入调研,调研组向清流县委、县政府建议清流加强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台湾农业新技术和资金,增强农业综合开发深度,加快农业现代和农村奔小康进程。
这以后,我在认真思考如何引进台湾农民来三明创业,查找相关资料,探索发展山区发展台资农业企业的新路子。从2000年至2005年,我在三明市委《决策参考》杂志上,先后发表了“积极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我市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情况调查与思考”“清流县引资发展农业给我们的几点启示”“关于促进台资农业企业发展的思考”等四篇文章,提出清流要重点发展台资农业企业,大力引进台资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台湾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大胆借鉴台湾现代农业管理经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营销组织形式,促进清流农业向产品化和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
在与台商的交往中,我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台商解决困难,并积极调研创办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可能性。台商许良远1992年投资兴办桦信茶果开发有限公司,当时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台资农业企业之一,开发了荒坡地1500亩,种植水果茶叶,养起了畜牧水产,但由于战线长,牵涉面广,经济效益不够明显,许先生十分着急,我多方做工作,深入了解情况,并请农业专家分析问题,寻找原因,陪同他到各地洽谈业务,许先生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时,我积极帮助他向市领导反映,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后来许先生缩小经营规模,集中精力经营茶叶。他从台湾引进优良品种,引进先进的制茶设备,聘请台湾制茶专家指导、加工的产品很受欢迎,2001年12月20日,在中国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活动中,参赛产品乌龙茶获得铜奖。随着经济效益的好转,许先生不断增强投资信心。我与许先生近30年的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先生在如何发展台资农业企业方面、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方面提出了大量的建议。
吴龙振先生也是长期扎根在清流的台商 ,如何发展台资农业企业提出了不少建议。2001年初,在福州从事了8年房地产投资的台商吴龙振来到三明市清流县创建嘉德综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清流公司基地,位于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多年来,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独特水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名特优冷水鱼,发展特色鱼种养殖。公司繁育、养殖俄罗斯鲟鱼、金鳟鱼、虹鳟鱼和香鱼等名特冷水鱼,建立了育苗、养殖、销售一体化经营体系,养殖面积达15000㎡。公司本着“以渔为本,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布局,规划建设既统筹近期需要,又兼顾今后发展。总体布局以鱼池和道路为宏观铺垫,场房及其有关配套建筑错落有致;适当植树绿化,环境优美大方。基地建设以现代渔业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优化渔业服务为目的,建设一个集科技、生态、设施、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吴龙振满怀信心发展事业之际,也曾遭遇了不幸的一件事。他的儿子吴承哲应父亲的要求,来到清流养殖基地,2012年,正当他准备大干一番事业时,一场意外的事故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我知道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帮助处理后事,安慰他的亲人。吴龙振失去了一个儿子,万分悲痛,但在党委政府、乡亲们的安慰鼓励下,重新振作起来,事业取得不断发展。
随着清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清流投资的台商不断增多,通过与台商的深入交往,我发现台商对创办台湾农民创业园要求十分迫切,希望能够建立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台商前来投资台资农业企业。对此,我多次找县主要领导,他们都是热情接待,认真听取意见,尽量解决问题。特别是提出有关如何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议,时任清流县委书记刘振郁、陈有极、纪熙全等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都熟悉全县每一家台资企业,积极为台商排忧解难,有力地促进了台资企业的健康发展,被台商誉为“以诚相待,办事实在的好书记”。同时,我也把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写成提案,引起市领导的重视。
清流县委、县政府就把明台经济交流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批台胞纷至沓来,经过多方调研论证,2006年创建三明市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2008年创业园升格为福建三明市台湾农民创业园,2009年5月,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清流的台资企业今天取得了不断发展,来自海峡对岸的同胞和当地民众携手努力,日复一日的勤恳劳作,在清流建立起成熟的花卉苗木、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台商吴森源创办了森源兰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培育兰花的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洗衣洗菜式”兰花组培新模式,切芽成功率由不足10%提升到80%左右,遥遥领先于同行业水平。兰花基地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培育出来兰花精品,是全中国最多,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品种,超过万种。这几万个品种都是他设计出来的,是他的特色。台商简文通,已经七十多岁了,一脸纯朴的笑容看起来跟当地农民无异,2013年成立东方龙樱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建成2000余亩樱花种植基地,引进18个樱花品种,曾被授予“中国生态旅游优秀赏樱胜地”称号。他种植的樱花是全国最早开的,因为往北的冷一点它会开得更加晚一点,更往南呢,花又不会开。所以这里从12月开到3月初,一直都会很漂亮,因为一直有各种不同品种的樱花陆续盛开。他十分赞赏当地政府,他说来到清流后,清流政府就一直帮找土地,帮做营业执照,一直鼓励他们。还有这些硬体的部分,水池、凉亭、栈道啊,像这个观景平台都是当地政府来做。
2018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秘书局公布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建设第三方评价结果,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考评优秀,在参加考评的全国28个台创园中排名第二位。2019年度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建设第三方评价中,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再喜获第二名,考评组评价,清流台创园各项工作基础较为扎实,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高质量台资农业企业;园区建设规范有序,制度措施保障有力,发展规划切实有效;注重媒体宣传与推广,积极参加培训,积极开展并承担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两岸的台创园企业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为台创园搭建了两岸交流平台,为台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舞台。
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凝聚两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正在持续扩大经济、文化、人才、生态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进程中,努力打造两岸融合、乡村振兴、“三农”工作与对台工作统筹结合的品牌,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市台联原会长、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