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史上两颗璀璨的明星 —— 冯如与李宝焌事略之比较研究

e三明   2022-06-13 11:00:24   阅读

■   洪  顺  发

 

冯如和李宝焌两个人,都是20世纪初中国研究制造飞机的杰出代表,是两颗光彩夺目的明星,他们俩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冯如的名字被写进历史课本,为许多人所熟悉,李宝焌的名字长期以来都在人们的视线之外。都是英才,笔者无意于厚此薄彼。经过多方搜集研究,现将两位前辈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并举,以期让世人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他们的不朽业绩,激励年轻的一代好学深研,献身科学。

一、出身事略

冯如,字九如,号鼎三,广东省恩平市莲塘乡杏圃村人,1884112日(清光绪九年十二月廿五日)出生。那里在当时属于穷乡僻壤。父亲冯业纶是一个贫苦农民,以种田为业。冯如有四个哥哥,均早夭。冯如8岁时开始在家乡的私熟读书,习读的是《三字经》《论语》等清代私塾常用的启蒙课本和算术、信札等日常生活知识。他从小聪颖,心灵手巧。

传说冯如童年时曾动手做过一个很特别的风筝,在风筝两翼各吊一个小木桶。村里有些乡亲见状,都说他瞎胡闹,不相信风筝能把小木桶吊上天。但冯如不慌不忙,把风筝拉到村东空地上,迎风放开系着的小绳,喊“一、二、三”三声,将绳一掀,风筝带着小木桶吃力地飞上了天空。这件事一下成了奇闻,传遍整个莲塘乡。冯如爱动脑筋,喜欢动手做各种东西,他制作的轮船、车辆等模型作玩具,惟妙惟肖,很有心机。

李宝焌,字昆甫,乳名汉佬,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洋峰村(当年属上坪乡管辖)人,188739日(清光绪十三年二月十日)出生。父亲李翔富是地方上的绅士,也是远近闻名的生意人,家境殷实,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出身,且不愿为官,更难得的是,家中自备有书库和书斋,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宝焌出生时,父亲已经30多岁,他大哥宝镛已11岁,二哥宝晋4岁。由于家学的濡养,李家兄弟三人均有一番作为,被人称为“洋峰三杰”:大哥秉承父业做生意往来与福州、上海之间,接受许多进步的思想,在家乡兴办溯源学校;二哥尚武,曾担任永安县东区保卫团团总,在剿匪中享有盛名;李宝焌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李宝焌从小聪明好学,又长得眉清目秀,深受祖父和父亲的喜爱,在家里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读《三字经》《幼学琼林》等。他爱思考,爱提问题。据说,年幼的他喜欢坐在坑头小溪边看舂米的水车旋转,看流水翻腾;也喜欢躺在屋后的大树下,眺望蓝天高远,白云悠悠。

童年时代他最兴趣的事是每年正月和大人们一起制作和放飞孔明灯。

冯如、李宝焌两人都诞生于南国偏僻的农村,一个贫穷,一个富裕,家庭背景大不相似,这不是他们所能选择的。两人都天资颖慧,爱动脑筋,喜欢飞行玩具,是他们后来成为飞行研究家的幼芽。

二、少年剪影

恩平是广东华侨最多的县份之一,所以冯如小时候常可以听到一些归侨谈论外国科学进步、实业发达的情况,心向往之。穷人的孩子懂事早,心中种下了往外国学习及谋生的种子。

甲午战争失败,国内百业更加凋敝。1895年春,是冯如一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冯如伯母的一个胞弟,在美国经商,回国省亲、过年,正准备返回。这个亲人了解了冯如的情况,有心帮冯如实现梦想。冯如的父母因接连失去四个儿子,对冯如异常珍视,劝说了几次都不肯让冯如离开身边。后冯如再三恳求,又被家徒四壁的困境所迫,也别无选择,只好千叮咛,万吩咐,挥泪告别才12岁的骨肉。少年冯如便随亲戚远涉重洋,赴美国旧金山谋求生路,以小小的年纪,弱小的肩头,承担异邦的风雨。

到旧金山之后,冯如得到亲友的帮助和介绍,白天在当地做童工,夜间学习英文和读书,生活十分艰苦。他勤奋好学,尤其是对机械技术很感兴趣。他在劳动中接触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在心里暗地发誓要有所作为,于是更加发奋学习英文,为研习机械原理作准备。

看到美国的社会和发达的工业生产,冯如逐渐悟出一条道理:“尝谓国家之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于机器。今日中国贫弱极矣,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

永福堂竣工的时候,李宝焌8岁,按照地方上的风俗,他的父亲安排了一个落成酒宴。那一天高朋满座,却不见李宝焌。他在哪里呢?他在新厝后面的树林里,因为那里开阔,安静。他正靠在那株高大的长苞铁杉的树根上,头枕着手,静静地眺望天空。时已近午,云淡风轻,晴空一碧,深邃无比;万里一色,漫无边际。

大哥宝镛来到他的身边,对他说:“天空是很深奥的,咱们一时也看不透。爷爷等我们一起回去吃饭呢。”宝焌才站起来,把一只手交给大哥牵着,边走还边看蓝天,脚下高高低低,踉跄着,显然,他的思绪还没有收回来,趔趄了几次。

时宾客已入席,大家见宝镛领着宝焌进来,喧闹像被拉了开关,一时完全闭合,都把眼睛对准了这位昂首挺胸的小小少年。小小年纪,面对偌大的场面,不心慌,不胆怯,不理众人的眼光,径直走到正席的爷爷身边。

爷爷身边坐着一位白胡子老人,是地方上的长辈,他侧身,低头,询问:“汉佬,你长大了要做生意,还是要当官?”

“我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虽然满含童腔,但是回答得干脆有力,因为当时很安静,在场的人都听到了。一阵惊讶的沉静过后,全场爆出惊叹的喝彩。

冯如失学早,12岁就远离父母在社会大学中谋生,虽异常艰苦,却使他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很早就种下了实业救国的种子。李宝焌条件优裕,却不纨绔,初露个性之棱角,胸怀远大,气象不俗。此皆为有成就者的表征。

三、求学生涯

1899年,冯如16岁,决定转到纽约的机器工厂,学习他兴趣的机械制造。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震惊世界。他决心通过学习机器制造来救国,先后在造船厂、电厂和机器厂当学徒和工人。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低下,华侨工人普遍受到种种剥削和歧视。冯如不能幸免这种欺凌和压迫。

正值冯如潜心研究机器制造的时候,美国的莱特兄弟于19031217日制造了载人动力飞机并试飞成功,由此揭开了世界航空历史的第一页,这给冯如以深刻的启迪。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各自的罪恶野心,竟然在东北三省的土地上疯狂厮杀。冯如在异国他乡得悉祖国主权被践踏,骨肉同胞遭蹂躏,战争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他倍感“飞机为军事上不可缺之物,倘得千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非特足以固吾国,且足以慑邻强矣﹗”

他在纽约的机器工厂当工人的7年间,不但工资微薄,而且曾几次被解雇,多亏他在美国的同乡、亲友的帮助,才得避免长期失业的痛苦。恶劣的环境更加激发了冯如奋斗的意志。他平时省吃俭用,却购买了不少机械学的书籍,白天在工厂从事繁重的劳动,晚上就孜孜不倦地阅读、研究。苦学了数年之后,据说他通晓36种机器原理,自己又别出心裁,发明的拨水(抽水)、钉桩(打桩)两种机器,后来被普遍使用。聪明和勤奋使冯如获得了一些成就,也增强了他的民族自豪感。

这个时期,冯如在思想上趋于成熟,把飞机救国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他说:“是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李宝焌的问题特别多:天的边在哪里?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水为什么会流动?它们流动的目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不会飞?小鸟为什么比鸡鸭飞得高飞得远?

很平常的东西,别人都司空见惯,他仔细一看,总可以提出一两个疑问,问爸爸,问爷爷,有时侯他们也无法回答。

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求学的内在动力。宝焌的父亲趁机顺水推舟,引导他向书本寻找答案,向有学问的人寻求解答,让他明白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求学。结果,李宝焌不是父亲送他去上学的,而是他要求大哥带他去上学的。

1900年,李宝焌13岁,带着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心情离开洋峰,与二哥宝瑨一起到贡川上学,做思想开放的乡贤刘德骥的学生。

贡川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发,后由宋钦宗下旨定名为“贡川”,曾出过邓肃等三位有名的理学家,宋高宗赐准在这里兴建“大儒里”牌坊。据史料记载,在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下,从这里走出探花2名,进士16名,举人13名,贡生24名,可谓人才辈出,还有一些诗文集子传世,人文积淀源远而深厚。

刘德骥何许人也?甲午战败之几年后,1900年,八国联军又疯狂攻入北京。年过半百的刘德骥深感自己数十年遵循的都是科举教育,给学生灌输封建思想,难以革除腐败和落后,难以造就人才。于是大量阅读新书,决心改革教育。他离开大田县训导岗位,回到贡川,开始试办新学。他创办的龙山学堂成为永安的第一所新学校,开设国文、修身、算术、地理、历史、英文,还有工艺、图画和体操三个技能科,从中就可以窥视他的办学思想。

李宝焌是所有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受到老师的喜爱,却也引发个别同学的不满和嫉妒。

有一次下课,一个大个子趁李宝焌没有防备,从后面拽住他的辫子,使劲地往桌面上磕。宝焌个小力弱,无可奈何,只能强忍着。在旁人的指责声中,大个子松手了。李宝焌站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拳将对方打倒。看见平时爱欺负人的大个子跌坐在地上,同学们一边欢呼,一边喊:“揍他!揍他!”这时候,李宝焌的二哥赶来,挥拳要打,却被弟弟拦住了,他说:“留着力气,打八国联军去!”同学中有年纪比较大的,都对李宝焌刮目相看。

李宝焌回头看这件事时,最使他反感的是长头发,既没有用处,又妨碍做事情,还会成为别人欺负你时的抓手。他对二哥说要剪掉长辫,宝瑨不敢同意。有一天,他自己动手把长发给剪了。

后来,那个同学认识到自己的不是,来向宝焌道歉。宝焌对他说:“个子大也算能耐?嫉妒聪明算什么本事?欺负弱者算什么好汉?有本事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让大家服你!”那个同学从此对聪明好学又有志气有胆略的李宝焌十分佩服。

李宝焌接触新学以后,对经书和八股文很反感,他对人说:“经书八股,有啥用处?”1903年夏,李宝焌执意要和二哥一起到延平府(南平)考进学(秀才),因为他作文不按八股的要求,名落孙山。他想的是多见世面,并不在意一个小秀才。

李宝焌的大哥以做笋干生意为主,常年奔走于福州、上海等大城市,在外面耳闻目睹多了,信息比较灵通。当年,刘德骥要办新学的消息就是他带回家的。这年,他听说翰林院大学士陈宝琛要在福州办师范学堂,知道陈宝琛知识渊博,思想开放,还聘请外国人当教师,就想把弟弟送到那里深造。

1903年秋,李宝焌在大哥的引导下来到福州,进入设在文儒坊三官堂的东文学堂学习,该校后改为乌石山全闽师范学堂。学校聘请许多外籍教师,除正常科目外,还注重外文、时事和科学的学习与传播,使李宝焌大开眼界,又如鱼得水。入校几个月了,他还处在无比兴奋的状态中。

陈宝琛校长曾是鳌峰书院的院长,他在《开学告诫文》中说:“自治其性情,而后能治人性情;自励其志节,而后能励人以志节。”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宝焌的思想也逐渐成熟,对校长这句话深有体会。他曾到鳌峰书院参观,钦服校长渊博的学识。他经常到林则徐故居瞻仰,濡染他的胸怀和气魄,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认认真真地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

1903年年底,李宝焌知道了美国有一对叫莱特的兄弟,发明了飞机,并试飞成功,令全世界瞩目。这是最使他兴奋的事,因为,他喜欢飞机,也想有朝一日驾着自己发明的飞机飞上蓝天。

李宝焌每一门功课都很优秀,日语也学得很好,几位日本教师都喜欢他,在指导学习之余,常给他讲些日本那边的事,鼓励李宝焌毕业后到日本深造。当时,国内有许多名人都曾在日本留学或活动,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 李宝焌就把到日本当作一个奋斗目标。

1906年秋, 李宝焌和同学刘佐成因成绩出众被政府选派到日本留学,这是永安县历史上第一次选派留学生。 李宝焌到东京后,先入同文和弘文书院,后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这个时期,他对理化特别感兴趣,深读精研。不久,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08年初,春柳社在东京演出由《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新戏《黑奴吁天录》,宣传革命,同盟会会友组织前往观看。在看戏时, 李宝焌碰到了在工兵航校学习的刘佐成,两人谈到当时热门话题飞机,十分投机。随后,刘佐成也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两人就开始合作研究制造飞机。

冯如、李宝焌,一个是一边打工,饱尝屈辱,一边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机械原理,终至有所发明,从谷底脱颖而出,遂矢志研发飞机,用以救国富民。一个是从名校到名校,以优异的成绩在象牙塔中畅游,不断汲取智慧和营养,对研究制造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从实践中来,一个从书本中来,有志可以成事,殊途可以同归。

四、研制飞机(在国外)

1906年冯如从纽约返回旧金山,开始搜集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数据,同时开始招徒制造飞机。由于他已经有几项发明,在当地享有盛名。当时曾有华侨富商集团邀请他主持一项发展祖国电力工业计划,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因此,他婉谢了邀请。1907年秋,冯如得到华侨的资助,在旧金山以东的屋仑搭建厂棚,研制飞机。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和司徒璧如三人,作为助手,先后参加试制飞机的工作。第二年初,造成了第一架飞机。经多方联络,他们把飞机运往奥克兰市的一处叫麦园的华侨农场试飞,可惜没有成功。不幸的是,他们简易的制造厂棚被火烧毁了。冯如虽然连受挫折,但他毫不灰心。经营麦园农场的华侨被冯如的精神所感动,慷慨地把农场的部分用地划给冯如使用。冯如就在麦园农场支起帐篷,继续研制工作。麦园农场位于奥克兰市的海湾边,面临圣佛兰西斯科海湾,地势平坦,视界开阔,在当时是比较理想的飞机试验场。

与此同时,1908年初夏,冯如通过集资的方式,在奥克兰市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但只有三个人参股,筹集到的资金也十分有限。

冯如带着他的助手,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工作,在原来飞机体制的基础上,又经过四次的修改和设计,终于造出了第二架飞机。19092月在麦园试飞,只飞起来几丈高就摔下来,冯如再一次失败。

几次失败之后,出钱的股东们逐渐失去了信心,不肯继续投资。时局动荡,冯如又是独子,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思子心切,来信要冯如回家。冯如没有回家,不是他不体谅父母,而是他对研制飞机太执著,回家就意味着将中断他心爱的事业。从小经受磨练的冯如,有一股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他不向困难低头,在简陋的、仅有80平方英尺的厂房里,细心分析教训,潜心研究各项原理,设计制造第三架飞机。从春天到夏天,反反复复修改十几次,不顾昼夜更替,不知季节变换,转眼又过了半年。到了9月,飞机再一次制造成功。17日试飞,飞机刚刚离开地面,就因发动机故障而坠落,幸好机身没有损坏。

相隔才4天,1909921日,冯如在排除故障并改进发动机之后,再次驾机试飞,在空中飞行了800多米,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并由他亲自驾驶飞上了蓝天,为中国动力载人飞行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923日,美国《旧金山市观察家报》就此事刊出一篇题为《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拋在后面》的报道,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冯如的成功,为历来被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也使西方人为中国人的成就而震惊。这极大地鼓舞了旅美华侨投资帮助冯如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信心,股东达到一百多人,很快筹集的一笔资金保证了冯如和他的助手继续做好研究和改进工作。

191037日,广东制造机器公司正式成立,经举荐,黄梓材、刘一枝分别担任正、副总经理,冯如为总机器师。

不久,美国飞行家奥维尔·莱特和亚屈在洛杉矶表演飞行。冯如为了借鉴航空界前辈的经验,专程赶去学习。但表演者为了技术上的保密需要,规定参观者必须远离飞机一英里。冯如一无所获,无可奈何,却更激发他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意志。他继续努力研究制造飞机之法,在增大飞机发动机马力、减轻飞机重量、适度增大机翼面积、改进方向舵、测定飞机重心等方面,都在探索中得到了改进,技术更加成熟,性能更加稳定。

191010月,冯如制造出一架新的飞机,成功试飞十多次。当地报纸相继报道冯如的成功,就有美国人想要聘请他教授飞行技术,他拒绝了,一心想把自己的学识和技术带回祖国,为国效力。当时正在美国游历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把冯如介绍给清政府两广总督张鸣歧,张遂邀请冯如回国。

19111月至2月,冯如驾驶他制造的飞机,在奥克兰市作过多次飞行表演,据有关资料记载,曾经达到过时速105公里,航程35公里,高220米的优异成绩。对此,参观完飞行表演的孙中山在现场用广东话赞誉说:“我们中国有杰出的人才!”对冯如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所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许,并启发其认清形势,把才智献给祖国同胞。

李宝焌从小就对机械的原理很痴迷,也搜集了不少资料,刘佐成在工兵航校学习,对飞机方面的知识接触得比较多,也有一些现成的课本和资料。两个同道的热血青年在一起,交流、研讨常可以废寝忘食。不久,就提出了一些大胆的思路和构想,等到要动手进行制作的时候,两个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才知道困难重重: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他们找到几个同盟会的会友,说了这件事,没有得到响应。有一段时间,同盟会的组织比较松散,也很少开展活动。商量之后,两人决定先扩大影响,就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在《朝日新闻》上发表研究心得,意在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同时寻找热心人来支持促成。当时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研究制造飞机,日本自然也不例外。

李宝焌和刘佐成登在报纸上的研究心得,开始并未引起关注,登的次数多了,说出了一些科学的原理和设想,渐渐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促使这件事发生转机的是清政府驻日本大使胡惟德。他是浙江吴兴人,1888年考中举人,1890年到驻英国使馆当翻译,后升任随员,后来又到美国、俄国任参赞,1907年担任外务部右丞,1908年出使日本。 李宝焌和刘佐成登在报上的消息使他眼睛发亮。见多识广的胡大使十分重视,召见了这两个年轻人,了解了他们研究的一些情况。他一方面将此种情形向清廷汇报,一方面鼓励他们继续研究,还答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两个年轻人异常兴奋,信心倍增。到了1909年秋天,两人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准备试飞,却找不到合适的场地。不是没有开阔的地方,而是当地人不肯。日本人见是两个中国学生做出了飞机,有意对他们进行限制。没有试飞,就不知道是否得法,就是玩具,也该拿出去耍一耍呀,两个人十分苦闷,一筹莫展。这种事,胡惟德也毫无办法。

弱国人民受人歧视的滋味,令他们气愤又难受。这件事刺激很大,既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研制飞机,以成功来表示不弱,又让他们感到,要继续研究下去,回归祖国是唯一的选择。

这个时候,腐朽无能的爱新觉罗氏皇位将不保,根本无心管理政事,治理国家,胡惟德的报告石沉大海是很自然的事。胡大使只好再一次电告此事,而且强调了它的重要性。

等待的时间很难熬。他们虽然还在继续研究,但因为无法试验,难以再进一步深入,让人又急又恼。

“召刘佐成、 李宝焌二人,回国制造飞机。”19108月,胡大使好不容易等来了清政府的电文,他再也等不住了,立即动身,带他们两人回到北京。刘佐成在《中国航空沿革纪略》中这样记载这件事:“宣统二年八月,刘佐成、 李宝焌在日本制造飞机,因飞行场使用不便,由驻日公使胡惟德咨送回国。”

这个时期是冯如最精彩的一段生命旅程。从1906年开始,他招收徒弟,找到得力的助手;了不起的是以集资的方式,来解决经费难题;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百折不挠,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一次失败上一个台阶,最终取得成功。这条成功之路,铺满了铿锵激越的交响。李宝焌起步虽稍晚,但他饱读书籍,理论知识占优势,也找到了很好的搭档。不过,作为商人的后代,却没有学到集资的本领,又受制于日本人而无法进行飞行试验,即使在研制过程中所遇波折远少于冯如,一时却也难以有所改进。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大学与名牌大学毕业生之分野所在。

五、研制飞机(在国内)

对冯如来说,回国是义无反顾的选择。

19112月下旬,冯如怀着朴素的爱国心情,携带所设计的飞机、机器设备,率助手朱竹泉、司徒壁如、朱兆槐,从旧金山市起程,向着遥远的祖国进发。于322日抵达香港,两广总督张鸣歧派遣军舰接回广州,为他们在燕塘划了飞机制造厂厂址和飞机场,冯如带回的飞机和设备也运到这里。冯如带回来两架飞机,其中一架双翼机,使用他自己制造的3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螺旋桨每分钟转速1200次。《大公报》曾刊登《中国飞行家回国近状》进行报道。

由于接受了孙中山的启发,冯如等不愿为清政府服务,又因为离家多年,归心似箭,就回到朝思暮想的莲塘乡杏圃村与家人团聚,准备过一段时间再出去表演飞行。

191147日,比利时飞行家云甸邦来广州表演飞行,清政府广州将军孚琦前往观看,返回时被华侨革命党刺杀。清政府怀疑从美国回来的冯如与革命党人有联系,不但不准其作飞行表演,而且监视其行动。不久,又发生黄花岗起义的革命事件。冯如在清政府的监视下,虽然不能作飞行表演,但仍继续制造飞机,以等待飞行机会的到来。他在广州郊区燕塘构筑了一座临时厂房,将从美国带回来的器材及在广东就地搜集到的部分材料,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又制成了一架飞机。接着,19111010日,又爆发了推翻清政府的武昌起义。这时,夙有革命思想的冯如想组织飞行队参加北伐。不久,出任广东革命军陆军飞机队飞机长,他的助手朱竹泉被任命为飞机次长,朱兆槐、司徒璧如被任命为飞机员。

1910815日, 李宝焌、刘佐成带着飞机研究的资料和一些配件器械回到北京,报纸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政府一时像很重视的样子,由军咨府拨款,在南苑庑甸毅军操场建筑厂棚,让他们在那里研制飞机。虽然条件很差,但看到一片开阔的场地,他们还是信心百倍,顾不得休息,只想尽快造出飞机,教中国人扬眉吐气。

1910916日《大公报》刊登了两人撰写的《节述研究飞行机之宗旨并声明帝国报七月十八日所载“行踪诡秘”一条之失实》一文,其中有一段表明了他们研制飞机的目的:“优胜劣汰,天演公理。迩来列强竞争,陆军则有穿山炮,海军则有潜水艇,今创制飞机,精益求精,以佐海陆军所不逮。鄙人留学日本,研求飞机,诚以海陆军枪炮虽利,尚有山川之险阻,两军之对抗;而飞机则翱翔空际,任其所之,自上而下,我可以袭人,人难攻我,诚世界军械唯一之利品也。鄙人眷恋宗邦,痛深积弱,窃思此机不早仿造,则事事落人之后,列强必以我地界为其试验飞机之目的场,用是忧惧交并,寝馈旁皇,竭力专心发明利器。夫留学于日,不下万人,政法科、经济科、农科、工科、商科、医科,皆得出身受职。鄙人虽愚,讵不知学此回国,可以博富贵?而愿殚精竭虑,耗资制械,不出捷径,为此迂图者?第念此机若成,足佐海陆军力量所不及,于我国前途关系甚大。欧西人士谓数年后必有空中之战斗(俄将校内戛齐夫往岁曾语美国某新闻通讯员谓:日本海一役,将为世界最后之海战,此后须决胜负于空中),殆非虚言。先集之霰,维大同胞共图之。”不求富贵,但求报国的赤胆忠心,昭昭可见。

10月份,两人合作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但因缺乏资金,也因急于求成,很多部件只能就地取材,临时替代,飞机未能飞离地面升空,首次宣告失败。

北京的冬天,两个南方人,在四面透风的简陋厂棚里工作和生活,艰苦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们怀着火热的激情。

19101119日《大公报》刊登了他们的《航空研究会发起及简章》,全文如下:

 

航空研究会发起及简章

二十世纪之最令人注目者,莫如航空事业。列强研究日益增加,航空机关日趋完备,战备精利,耳目一新,于军事上占重要位置;敏捷灵活,实兼火车、轮船、电报之能。其在侦探搜索,则居高瞰下,可了然察敌之要害,分布敌之;野战行止,捷行避险,尤其特长。其在交通,则往来便捷,地势不能限,营阵不能阻。其在攻击,则抛掷炸弹固其所长,而安置机关枪炮射击,近亦着着进行。若陆军之集团部、军司令部、军用制造场、交通线路、海军根据地、舰队等,均可现其威力。他若地势摄影,险要探检,其效用于平时者更非一端。航空机关系全军命脉,此理可预推也。列强皆知利用之大,政府民间,亟亟研究,热心鼓舞,举国若狂,皆欲捷足先登,制空中权也。二十世纪风潮所趣,必有所谓空中帝国宰制全球者。吾国旧梦沉沉,武备未振,此种飞行事业,非唯攻究者乏人,即舆论新闻亦少提倡,有人发起,无人赞和,思之寒心。犹幸各国经营尚在伊始,吾诚急起直追,纵非先着一鞭,亦可望尘逐及,藉以佐海陆军之组织,而立于均势不败之地。矧此等制造,以竹木丝绢为大宗,均吾国所常产,似造化有意与吾国以自便者。鄙人有鉴于此,不揣愚昧,而出提倡,拟网罗全国有志航空之士,组织航空研究会,研究其原理构造及运用之术,欲合全国之力,以竞胜于空中舞台也。其办法,拟请政府悬赏倡导,并确定实行应用方针。有资力者,捐助而赞其成功,有言权者,鼓吹以极其热力,必使四千年神圣帝国,一跃而为宰制全球之空中帝国,是则鄙人之满望焉。

第一条  命名

本会网罗全国有志航空之士组织而成,专以研究航空事业为目的,故名曰航空研究会。

第二条  宗旨

本会以研究航空器之原理、构造及运用,藉以教导、提倡尚武精神为宗旨。

第三条  性质

本会志在公益,不拘一隅,无论军界、学界、工界、商界,凡中国人表同情者,皆得列为本会会员。可随时与会。

第四条  职员

本会设总办一人,协办一人,干事四人,秘密司员二人,书记二人,会计一人,协同办理会务。均由会员公举。

第五条  集款

本会现用款项,暂由发起人担任,俟筹有巨款,再行公议。

第六条  助捐

凡热心志士愿表同情慨然捐助者,不拘等级,本会概推为名誉赞成员。本会会员有捐助者,推为特别赞成员。

第七条  通信

诸同志与本会往来要件,可暂通至北京顺治门外香炉营五条东口路北,受信人即照本会发起人姓名书寄。

发起人飞行研究家李宝焌、刘佐成同启。

为国而谋,他思路开阔,诚心可鉴。

19101215日,李宝焌在《东方杂志》(第7卷第12期)上发表这样一篇论文:

 

研究飞行机报告

若至飞艇飞机,则快捷利益均可望其较胜于轻气球。有人谓飞艇飞机,终必至每点钟飞行一百九十英里之速。鄙人已制一新式飞行机,其机模已验试得法矣。此机之造法,系别开生面,另开格致之门径。其理与利益,已蒙各报登录,兹不赘述。夫飞机之制,不能以偶然触悟而得,盖其机点,不止一端。必以精细格致之理,推详之后,将各端合而为一,始能应用。

一须考究风气之力。此事已经人考究二百余年,或试演,或推详,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直至英人冷利试验之后,其理始明,而飞机亦有把握矣。

二须考究生力之活机。此机以体轻而马力大为妙。十年前,最轻之汽机,亦须百磅始可生一匹马力,今则减至每十磅能生一匹马力。活机之力与体重之比或能再减。即不再减,亦能飞矣。盖飞鸟之体重与力相比,最轻者为六磅,最重者为二十磅。今得十磅,故必可用也。

三须考究掉前之法。或用火药向后焚烧而推进,或用翼翱翔,或用柏叶车轮,或用螺丝车拔。

四须考究全副飞机之体式及各种款式,或如舟形,使螺丝车拔居于后;或如鸟形,使两旁生翼;或装风扇。德人从委路拿之法,喜用螺丝车拔,法人仍用固翼,而美人多用汽泡。

五须考究机体之广宽。如麻雀鸟,每磅身宽七平方尺,鸭每磅只得零四四平方尺。如人欲飞,其机体之广宽,须四分之三平方尺,只一磅之重也。

六须考究机体之材料。飞鸟之身,有无数羽毛,如有破坏,皆自修整。其毛管之坚韧舒缩,比钢尤过之。人欲效之,须择丝棉麻桑之料而代之。但此等料,恐不能媲美于羽毛耳。

七须考究重心。雀鸟有天生之性,定其重心。飞腾之际,重心如意,因有脑筋之感觉。惟人无此天性,飞腾之际,重心之情形有变,必须随机应变而救正之。但人脑力亦不及如此灵敏,故宜先设备机关,使其重心永无偏弊乃可。

八须学把舵。此事易为,一学即得。

九须考究飞前之法。飞鸟升空,则频鼓其翼,或迎风直伸其翼,或顺侧掠其翼,人可择其一法效之。

十须考究降落之法。人多意料此事难为,一经考究,则见此事为最易。将其两翼向前,或将其身缩后,则降落而无危险矣。

以上各条,第七条尤当注意之条。是以鄙人因把持重心之事为最难,故练习以此事为要。自验虽见得法,仍欲力求进步,改革其事,以便于人。其法当从续论。

举例说理平白浅切,其研究细致而深入,体现出严谨的科学精神。开头说“其理与利益,已蒙各报登录”,可见当时他已成为媒体的红人;结尾说“其法当从续论”,可知他在研究之余善于总结,常做文章,可惜其它文章都已淹没少闻。

19113月,他们制造出第二架飞机,飞离地面只丈把高,就失去平衡,跌跌撞撞落下。这一次又不成功。清政府已无暇顾及这里的事情,没有分文资金, 社会上也没有人支持,李宝焌四处筹措无着,只好向家里要钱,用来购买配件。

19115月底,第三架飞机制成。62日,飞机在开阔的毅军操场腾空而起,转眼,却在一片欢呼声中坠落,令人唏嘘不已。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出现故障,驾驶飞机的刘佐成摔成重伤。611日,《正宗爱国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此后几十年的空军生涯中,刘佐成不敢再驾驶飞机。这件事情之后,他们的飞机研究与制造就以李宝焌为主角了。

失败了重新再来。刘佐成住院治疗, 李宝焌到上海筹钱和购买配件,同时参加反清的革命活动。这样,研制飞机暂时中断。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召李宝焌来南京,任命他担任飞行营营长,营部设在丁汉西门,士兵驻扎在清凉山一带。与此同时,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宝焌精神焕发,以饱满的热情工作,一边训练学员,一边继续研制飞机。这时,刘佐成在武昌担任航空队长,应约前来协助。千击万磨还坚劲,有志者事竟成。1912年初,新的一架单页飞机制成。36日, 李宝焌在南京自己的营部驾机成功飞行,人心振奋,万人瞩目。这是中国人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在祖国的蓝天第一次成功飞行,南京临时政府为了表彰 李宝焌的光辉业绩,向他颁发了奖状和勋章。在中华民国诞生之初,这件事令国人深感自豪,中国航空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由于局势动荡,冯如回国一年多未能表演飞行,除继续研制飞机,少有其他作为。这一节是李宝焌一生之华彩乐章。他手握清政府的召书,名正言顺地得到试验场地,虽然经费紧缺,但他家里有钱支持,几番周折之后,试飞已基本成功。后又得孙中山召唤,并且在新都试飞成功,使中国人吐气扬眉。在整个研制过程中,刘佐成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从研究会的发起、论文、成功地驾机飞行和后继的研发工作来看,显然李宝焌是主角。他的贡献还在于:一、回国才一个月,就发表文章,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告诉人民,首次提出空战观念,令人警醒;二、他发起组织中国航空研究会,“欲合全国之力,以竞胜于空中舞台”,以此来实现强国之目标;三、他发表论文《研究飞行机报告》,厉汝燕在《世界航空之进化》中评价道:“李宝焌确实是我国航空学术界之先导……飞行研究家李宝焌著的《研究飞行机报告》是我国的第一篇航空论文……特别是向后焚烧(喷气推进)的提出,比四十年代喷气飞机的出现还早三十年,这确实是了不起的。”

相比之下,冯如的实践多于理论,就同一个时期来看,他发明的飞机也许要优于李宝焌;李宝焌的理论多于实践,既有飞机研究的理论总结和猜想,又有前瞻性的空战观念和成立研究会的举措。可见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想。

 

六、不幸殉职

冯如为了普及航空知识,唤起国人对祖国航空事业的认识与支持,报由广东军政府陆军司批准,于1912105日上午在广州郊区燕塘大操场表演飞行。这是中国人驾驶自制的飞机在中国领空上的飞行。表演前,冯如先向到场参观的各界观众介绍飞机的制造、驾驶等知识。表演时,冯如坐在飞机的驾驶员位置上,由其助手将飞机向前推行一段路程,以帮助起飞。接着冯如驾驶飞机凌空而上,高约120尺,东南行约5英里。当时飞机震动自如,鼓掌之声不绝于耳。冯如急于求进,转舵过急,飞机失去控制,头高尾低,随即坠落。冯如头、胸及股各部均受重伤,急送医院救治。不幸的是,当日正是星期天,医药两缺,冯如不治而死,时年仅29岁。

弥留之际,冯如把失事原因简单告诉他的助手,并勉励他们说:“尔等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之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他的遗言不仅勉励了他的助手,也激发了后人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精神。

正当李宝焌事业成功踌躇满志,准备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和建立空军的时候,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飞机制造一时失去支持,陷入困境。历经千辛万苦,才实现多少年梦寐以求的飞上蓝天的宏愿,如何甘心就此罢休?前一年在北京,两个人发起的航空研究会无人响应,寂寞收场。现在,刘佐成失踪(因反对袁世凯,密谋刺杀李厚基事泄出逃),没人交流,无处倾诉,政府无能,国家贫弱,好好的事业得不到发展,令人痛心!

李宝焌的父亲和大哥在上海有一些资产,生意场上也有一些朋友,他决定通过大哥宝镛来寻找投资商,把飞机制造搞成一个公司,一面生产飞机,一面培训学员,建立强大的飞军队,实现强国的夙愿。宝镛十分支持弟弟的事业,拿自家的资产抵押贷款,又找到生意上的朋友章庆侯,得到他倾心帮助筹措的巨额款项。

正是炎炎夏日,几个月的东奔西走,虽然心力交瘁,但总算筹到了资金, 李宝焌的心里颇感安慰。他回到南京,顾不上休息,又全身心地投入到飞机制造厂的策划与兴建之中。由于操劳过度,不幸染上痢疾,为了工作,一时忽视了治疗,等到病情严重送入医院,已成不治。他自己万没有想到这一点小病,竟然会夺走生命,所以,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1912106日, 李宝焌在南京碑亭巷共和医院去世,年仅25岁。

呜呼,前后仅相差一天,冯如、李宝焌两颗金星相继陨落,又皆出于偶然,怎不令人扼腕!久未驾驶飞机的冯如急于求高,致使飞机失控,偏逢周末,得不到救治身亡。刚从身心疲惫中得到资金安慰的李宝焌,又不顾休息,染病身死。追根溯源,乃国家之贫穷落后使然,政府腐败无能使然。诚如厉汝燕所言:“有志者奔走呼吁,恐落人后;当轴者置若罔闻,思之痛心。”尽管如此,若不是天意杀人,两个飞行研究家都可以成为实业家,成就更大的伟业。

笔者想,如果冯如换作李宝焌,因为他的研究最注意机体平衡,而且几个月前还驾机飞行过,飞机恐不至于失控坠落;如果李宝焌换作冯如,集资恐不那么难,身体恐不那么弱,就双双可以渡过此劫了。进而想,南京距广东并不远,福建离广东更近,处在同样的年代里,做着同样的事业,还都是孙中山的支持者,两人为何无缘携手并肩?

回顾他们短暂的生命历程,均是悲喜交集:少年冯如,家境贫寒,异邦谋生,扼逆彷徨,云开日出,事业有成,先苦而后甜。李宝焌生活无忧,春风得意,于东京受阻,回国后柳暗花明,转而又阴霾蔽空,凄凉谢世,可谓先甜而后苦。

七、英雄身后

冯如失事牺牲后,广东军政府陆军司(当时的飞机队隶属陆军)下令表彰其首创中国航空事业的功绩,称:“天下事难于创始……冯如以聪慧之姿,习飞行之术,殚精竭智,极深研几,不期初次试验,遽遭伤死,当从优抚恤,以慰前烈,俾旌来者。”按少将阵亡例拨款银元一千元抚恤其家属,并将其事迹宣付国史馆。

他被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左侧。

广东著名通俗文学家何淡如挽之以联曰:

殉社会者诚不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风。

广东恩平有早婚的风俗,冯如到美国4年后的1898年,16岁的冯如奉父母之命回国,由父母做主,与本县岗坪乡竹林村女子梁三菊结婚。由于他常年在外,妻子没有生育,遂无子女。

冯如的事迹被写进中学历史课本,几十年来,报刊发表纪念性或考证性专题文章大几十篇。

198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黄花岗重建冯如墓,并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恩平县人民政府也在冯如故乡建冯如纪念馆、冯如纪念中学、冯如纪念亭、冯如科学馆,用来纪念他。

李宝焌去世后,由南京政府治丧,同时通知其兄宝镛领柩回乡归葬。南京政府签发的护照上写着“俾得遗骸,荣归故里”,同时派四名卫兵护送,拨发抚恤金银元六百元。走水路由南京到福州,由福州逆闽江到贡川,再从崎岖山路抬回洋峰,共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安葬在家乡的盂子窟。从南京随带回来的遗物有:大小指挥刀各一把,地球仪一个,晴雨表一架,飞行风镜一副,飞机试飞成功时在机场上留影的六寸照片数张,小型无声手摇摩擦电影机一架,书信笔记若干。所有遗物,在文革中全部被毁。

1912年初夏,李宝焌陷入一生中最迷惘的困境,其兄宝镛曾到南京看望他,并把他的情形转告父亲,家里遂去信让他暂时回来休息一阵。李宝焌很想回家,他已经四年没有回家了,那里有他四年前新婚的妻子。但是他不能回家,他的飞机事业没有着落,他的心无论如何静不下来。他不禁又想起自己四年前离家时的情景。那时他在日本留学,父亲为他安排好了婚事,几番催促他才回家完婚。他的妻子是三明莘口门当户对余家的女孩余凤飞。家乡的青山秀水和新婚的妻子,使李宝焌过了一段清闲而温馨的日子,加在一起共80天。也是在那一次,他把手电筒、小型发电机等带回洋峰,向家乡人传播先进的科学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为了学业,为了理想,他不能耽于这种安逸的生活。他背上简单的行囊告别亲人,返回日本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四年来,家乡、父母和妻子,只偶尔闪现在他的梦中。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离开家乡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今天我走着出去,下次我要飞着回来!”

李宝焌去世后,他的岳父余咸宜先生撰写的挽联,道尽了多少辛酸与无奈:

逝尔修文郎,廿六年身世浮鸥,弹指光阴如过客;

伤哉薄命女,八十日姻缘幻梦,断肠枕畔未亡人。

李宝焌没有亲生的子女,他的两位兄长各有三个儿子,按乡俗,由其父主持,分别过继一个给宝焌。此后,妻子余凤飞一生守寡。

上海以巨资支持李宝焌的章庆侯破产。李宝焌父亲因资不抵债入狱,其兄长不忍,代父坐牢,因牢房低湿,罹患严重关节炎,后被截肢。

时光过去了九十多年,至今,未曾有任何李宝焌的纪念活动,除了一座矮矮的野草凄凄的坟茔,并无实物可以凭吊,倒是他结婚时女方的两件嫁妆——两把靠背椅和一张拼合式圆桌——油漆斑驳,以苍老的形象静静地与笔者默然相对。

冯如、李宝焌,一个清瘦干练,苦心焦思,一个清俊倜傥,不拘言笑,都是痛深积弱,苦心孤诣的人;都是烈士,都是英雄,都年纪轻轻就为飞机事业撒手人寰;都一腔热血,满怀强国之志;都业绩煌煌,光可照人,都可钦可佩,可敬可仰;都流传一副很有代表性的挽联,前者悲壮,后者凄凉。均有妻子,均没有亲生子女。他们都是爱国科学家,其伟大,首先不仅在于参加辛亥革命,而且在于自始至终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忠于事业,富于创造,并且勇于献身。所不同的是,在他们身后九十多年的岁月中,一个常常被提起,一个寂寂然无声息。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航空史》姜长英著

2、《福建人物志》

3、《永安市志》

4、《陕西李氏族谱》

5、《纪念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飞行家冯如》

6、《飞行家冯如》

7、《中国第一位飞行家冯如》

在资料的搜集和采访过程中,得到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王喜民先生、李宝焌的后辈亲属李道河、李盛尧、李明刚、李贤仕等的热心支持。

 

(本文作者系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永安六中教师)

来源:三明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