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应晖 林日上
三元荆东福兴堂,位于沙溪七里潭上游,处荆东学生街路口、205国道旁。始建于宋中叶,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建,距今已240多年,历史悠久,有较高历史文物价值。(图为福兴堂正门)
主体建筑由前空坪、山门、廊屋、天井、上堂、边厢组成,坐北朝南,癸向丁。左右两旁有威灵庙与白马尊王庙,整个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26平方米。(图为福兴堂全景)
福兴堂为歇山式建筑,五架梁,面阔五开间,砖铺地面,年代久远渐破损。正梁上方有毛笔楷书曰:“皇清乾隆念八年癸未癸亥月庚子日已卯时”。
堂内保存有清代砖雕、木雕瑞兽与吉祥物等,主奉观音菩萨,并奉五谷真仙、五显仙姑、土地公、伏虎佛等,是荆东唯一较为完整古庙,成为各路神仙云集之地。门前有棵大榕树。
荆东威灵庙,供奉着太保侯王。
福建太保侯王民间信仰,主要集中在三明永安、三元、梅列、沙县、尤溪、将乐,以及南平、福州、泉州一带。沙县南阳、池沧、八捺桥有三处太保候王祖庙或遗址,它们的历史都在千年以上。在三明红印山,几经迁移,也保存着一座明代太保侯王古寺庙。其它如三元圆通寺、列东、列西、永安、尤溪、南平、福州等地,也都保存着数量众多的太保侯王庙,供奉着“太保侯王”神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太保侯王遇难日,各地信众家家户户都要挂艾草、吃烙巴,举行游神等各种民俗活动。
传说中的太保侯王,本是平民百姓,姓雷名琼,一作温姓,以做豆腐为生。因为雷琼所在的村庄人不信鬼神,亵渎神灵,因此,玉皇大帝令五鬼前来毒杀村里人。这年三月初三清晨,雷琼在井边遇见“五鬼”投毒,便飞身上前抢过毒药,寄在口中,手里操起劈柴斧头,与群鬼搏斗,怒杀三鬼,二鬼潜逃。雷琼腰间别着三个鬼头,穷追二鬼不舍,中途毒性发作身亡,临终前他右手二指指向前方,告诉人们还有二鬼尚未落入法网。玉皇大帝感于太保爷生前为保乡邦、勇斗五鬼的忠烈行为,因此,封他为“忠烈太保侯王”。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太保舍人”指一个地方的护卫神,它最早是从武侠剑客中的护卫主子功夫非凡、厮杀于江湖的“十三太保”演变而来。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解释:一是从福建流传于东南亚一带的神灵雷琼,如马来西亚的“太保舍人”,就是这种民间信仰。另一种是指雷琼和南宋的最后两个小皇帝赵昰、赵昺兄弟,这种信仰主要流传于泉州一带。
太保侯王敢于灭鬼、保境安民、除恶袪邪、扶正扬善、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当一个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更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对太保侯王予以褒奖和大力弘扬!(图为福兴堂左侧的威灵庙)
白马尊王,又称白马大王,永安、三元、沙县等地均建有“白马尊王庙”。
荆东“白马尊王庙”供奉着一尊白马将军像,“白马尊王”原型,据“荆东村志”记载,是来自闽越国时代的王郢第三子。白马尊王是位水神,受到当地百姓膜拜。每年端午节举行龙舟活动“七里潭的擂鼓声”喧天动地时,老百姓都会到白马尊王神前许愿,保佑下河划船的子弟们平安顺利。龙舟起水后,再还愿,答谢白马尊王的保佑。(图为福兴堂右侧的白马尊王庙)
福地祥云,兴堂丽日;光照万户,雨润千家。荆东福兴堂朱红绿白,庄严朴素,堪称是一处集祈福、观瞻、修心、养性、休闲之胜地。
(本文作者邓应晖系荆东村村民;林日上系省、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市社科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