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建 光
历史上首次出现“福建”名称,始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取“福州”“建州”各一字设立“福建经略使”。八年后,福建经略使唐修忠说服高伏归顺大唐,尤溪大门成功打开,与中原文化融合,促进了社会进步。但是,真正对尤溪文明进程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北方汉民迁入,尤其是军事和政治移民,如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八千府兵数十姓入闽,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随王绪起义军入闽等。尤溪县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据说尤溪县原名沈溪,王审知建立闽国、受封闽王后,为避王审知讳而改名,这是其一。至今,还有不少王审知后裔分布在尤溪县大小乡村,因此,民间比较赞同这一说法。
闽国建立时,距高伏归顺大唐、尤溪置县已一百六十多年,天下再次陷入战乱。
一
从古至今,中国人热爱、推崇大一统。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政治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高度集中。从大一统逻辑中派生出来的观念,形成国人的精神依赖。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但是,中国历史统一与分裂并存,分分合合,其中,五代十国就是一段大分裂时期。
那时,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十余个割据政权。江南地区初期以吴国最强大,而后被李昪篡位,建国南唐,定都江宁(今南京)。南唐传三世三帝,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王朝,最盛时幅员三十五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五百万。南唐虽偏安于淮河以南,但经济发达,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开放程度最高,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国力紧随其后的是吴越国、闽国等。
王审知受封闽王是在公元907年,他去世后第三年即公元927年,次子王延钧杀死继位的哥哥王延翰夺位,闽国陷入内乱,尤溪城乡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公元945年,南唐主李璟趁闽内乱,遣军从洪州(今南昌)进取建州(今建瓯)。此时,闽国末代君主王延政建都建州称帝刚三年,末代闽王令陈望领兵涉水进击,却被唐将击溃。王延政闻讯大惊,急召泉州兵驰援建州。李仁达趁乱窃据福州,自立为威武留后,知节度事。南唐占领建州后,乘势攻福州,不克。公元946年,李仁达归附吴越。
闽国旧将留从效(原籍永春,从小定居枫亭)驱逐南唐泉州、漳州驻军,据有泉漳十七年,但仍向南唐称臣。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自治。息兵安民,大力发展生产和海运,使兴化、泉州、漳州三地在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又能顺应全国统一的历史趋势,直至北宋建国。
二
卢珖却成为战乱的牺牲品。
卢珖生于公元866年,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十九岁为骠骑将军,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其祖父卢富、父亲卢正及家人,也在这次军事移民中来到福建,暂居闽侯。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授卢珖为镇闽大将军。
闽侯位于闽江之畔。卢珖祖父每天面对顺流而下的船只、排筏,对闽江上游充满好奇。有一天,卢富雇佣一只帆船,溯流而上。即将从闽江进入尤溪河时,两只黑螃蟹爬上船,船工欲将其烹食,被他阻止。直至掌灯时分,帆船准备在尤溪县城沈福门码头靠岸时,两只黑螃蟹才跑回水中。在城门灯光照射下,那两只黑螃蟹金光闪闪,恋恋不舍地在水中游了一圈又一圈。据说,老蟹是老卢家的保护神。那片水域如今还叫黑老蟹潭(当地方言把螃蟹称作老蟹)。卢富在县城游玩数十日,酷爱尤溪山水,相中翠帷山下一块宝地(今埔东路公路局附近),兴建“九堂庐”一座(俗称将军府),从闽侯举家迁居尤溪。卢珖晚年也来尤溪定居,与家人团聚,并兼任尤溪守将。
闽国灭亡后,南唐得建、汀二州,又新置剑州,尤溪属之;吴越国得福州;闽旧将留从效得泉、漳二州。尤溪为南唐属地,设戍所,委七十八岁高龄的卢珖为守将。李仁达割据福州后,又归附吴越国。第二年,李获悉尤溪城防空虚,派遣部将陈匡弼率万余大军奔袭。卢珖兵力薄弱,仍率四个儿子及留守戍卒迎战,慷慨激昂地对将士们说:“我等受命守土卫民,吃穿皆为城中百姓供给,若城池不保,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卢珖身先士卒冲向敌阵,阻击陈部于城东郊区水亭一带,苦战一天,死于沙场,四个儿子也全部阵亡,换来城中百姓安全转移,免遭兵祸。卢珖死后,敌寇围城更急,其母郑太夫人闻讯,强忍悲痛,指挥若定。百岁老人一面号召将士坚守城池,一面向建州搬救兵。南唐援兵到达尤溪后,与守城官兵内外夹击,击退敌寇。郑太夫人去世后,葬于城南天湖寺西侧。如今,该墓葬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攻灭王延政后,李仁达拒绝入朝,与南唐决裂。他先后向后晋、吴越称臣,与吴越援军共同抵抗南唐进攻。
卢珖和李仁达都是河南光州人,一起随王氏兄弟入闽,两人同为闽将。李仁达在闽国担任元从指挥使十五年,没有得到升迁重用,胸中块垒难平。如今,他俩一个归南唐,一个归吴越,分裂了再分裂,于是把战火烧到尤溪。卢珖刚刚从闽国归顺南唐,敌人是昔日袍泽,打还是不打,的确很窝心。这就是战争,没有任何理由,也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卢珖壮烈殉国,让人想起“孤忠”二字。“五代干戈际,将军义气雄。艰难成大义,慷慨矢孤忠。古冢依然在,山花寂寞红。暮烟迷远日,怀古想英风。”——这是焦长发缅怀卢珖的诗作,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这位乾隆年间尤溪知县的泪光。
国家四分五裂,百姓陷于水火。谁不期盼大一统?
三
老百姓收拾卢珖身首葬于松岭,为纪念这位守城良将,又在东郭水亭建卢公祠崇奉。南唐国主李璟下旨褒扬。卢珖护国卫城,忠义英勇,受到历代官民敬仰和追思。后来,卢公祠迁至县城南门附近重建,居民上香致祭络绎不绝。各地城隍大部分由当地老百姓自行选出,南宋淳熙年间,卢珖被尤溪民众奉为城隍爷,在县城北门建城隍庙。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追封历朝历代有功于国、有功于民的功臣名宦,旨敕主管官吏:“镇闽将军,春秋致祭。”为褒奖卢母郑太夫人教子有方,一门忠烈,赐尊号“尤溪之母”。第二年,知县薛防将城隍爷请到县衙以西升平坊文庙附近,重建城隍庙,庙堂可容纳七八百人。明嘉靖十七年,贵州按察司副使田顼,以奉养七秩母亲为由致仕,见北门城隍庙遗址荒废,心有不忍,创立荆川书院,以独特方式向镇闽将军表示崇敬。
明清时期,城隍信仰趋于鼎盛,仿官制划分都、府、州、县四级城隍,对应爵位王、公、侯、伯,并授于品级。福建都城隍庙东偏壁间,附祀有十三块历代有功名宦诸神牌位,其中 “将军卢公之神”就是卢珖,不仅被朝廷列为国家祀典,也成为民众自觉祭拜崇奉的神明。
尤溪城隍庙规模大,建筑风格富有特色,享誉闽中和闽西北地区。城隍庙规模和设置与同级官衙相当,并由官府组织兴建。城隍祀典由等级对应的地方主官主祭。新到任的地方官员须斋戒、沐浴,先祭拜城隍神,以求得冥界辅助治理人间,离任时还要向城隍爷辞行感谢。城隍与官吏形成鲜明的阴阳对应关系。尤溪县城隍为秩正四品,比地方知县官级高三品。清道光二年新任知县孙大焜致祭文说:“岭南末学,承令此邦所自信者唯清,所自矢者唯慎。或贿赂行欤?宾饮荒欤?博奕废职事欤?是上负朝廷寄托之重,中辜大吏委任之心,下忝父母斯民之责。唯神鉴观,是宜加以诛。”又说,“此所以帅先以图治于昭昭之地,唯神所当默佑以辅治于冥冥之中。”
尤溪县城隍庙还兼具多项社会功能。城隍庙设有社学,民间自筹经费,自聘教师借庙宇办学。一九三八年夏天,县政府在城隍庙连续举办七天七夜大道场,为在淞沪会战中阵亡的四千三百多名五十二师抗日官兵超度,数千名各界人士参加了追思活动。一九三九年春节,在城隍庙举行全县第二届武术比赛。城隍庙内设戏台,经常演戏。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时任县委书记吴炳武、县长李生旺和两千多名群众,在城隍庙举行建国庆祝大会。解放后,城隍庙改为会场,也放映电影和演戏,设七八百个简易座位。尤溪县城隍庙毁于“文革”。改革开放后旧城改造,庙址被用于商业开发。城隍爷识大体、顾大局,从闹市区隐退。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信众自发重塑镇闽大将军卢珖金身及其文、武判官神像。二〇一五年,在后门亭灵源院东侧新建城隍庙,年底主体工程落成,次年十月十五日,尤溪举行纪念卢珖诞辰一千一百五十周年活动,城隍爷晋殿安座。
四
新城隍庙位于县城北部半山腰,占地仅一千多平方米。参加卢珖诞辰一千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的人员,有来自全省各市(县)城隍庙道长、全省各地卢珖后裔代表、卢氏宗亲。在城隍庙管委会提供的资料中,重点提到一位来参加活动的卢氏文化相关机构负责人,特地在其姓名后括号注明正厅级。卢珖文化信仰主要集中在县城,以卢氏信众为多,参加活动的后裔中有官员,他们认为意义尤为重大。这也体现了这块地域民众对官员的尊重,以及官本位思想在民间的影响,老百姓会把廉洁奉公的官员当作神一样供奉在心里。
前面提到在城隍庙举办大道场,为阵亡官兵超度,被超度官兵所属的军队首领卢兴邦据说也是卢珖后裔。卢兴邦割据闽北时期,势力范围覆盖半个福建,二十二个县的县长均由他指派。崇安县长卢载扬,也是卢珖后裔,在家中长年供奉卢珖神像,后来,又先后担任浦城、建宁县长。他儿子在解放后成为某县政协副主席,在历次运动中安然无恙,可能还真是得到神明的护佑。
城隍爷由老百姓自行选出,他所代表的是这个城市的精神。卢珖虽然没能封疆入阁,也许他的名字出了这个城市就无人知晓,但是,为百姓战死的人,值得人们永远缅怀。
卢部在民国时期,打北洋军,绑架省府政要引发刘卢之战,也打十九路军,奉命“围剿”红军,开赴上海打日本鬼子,最后起义投诚……卢部好像重演了一遍五代十国的历史。卢珖守城殉职,成为城隍爷,如今,庙貌庄严,主殿大门楹联曰:“福善祸淫万里高悬日月鉴,锄强扶弱千年永典山河图。”然而,卢部的事迹,却基本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下了。这座投巨资兴建的城隍庙,资金全部来自民间募集。道长说由一位老板牵头,个人出资近百万。不少高官和商人到宫观庙宇抽签许愿,不惜重金为神像塑金身,那位老板一定也是得到城隍爷的庇佑?道长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也说不出卢珖显圣显灵的事迹。如果那位老板不仅仅是冲着神迹而慷慨解囊,更值得尊敬!一位卢氏后裔说,卢珖影响深远,有人将他与朱熹并称为尤溪“文武二圣”,能否写上这一笔?可见,他们对尤溪城隍爷是真心拥戴。不知道孙大焜知县政声如何,但他对城隍爷说的那番话令人感动:如果他贪污受贿、荒淫无度、不理政务,请神明“加以诛”。如今城隍庙处在城北半山腰,居高临下,俯视城邦,尤溪县城隍爷比知县又高三个品级,确实有资格监督地方官员廉洁勤政、服务人民。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福建省朱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