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天 德
每年的二月初七到初九是客家清流县赖坊乡南山村的传统庙会,每年这个时候游花棚都会准时热闹上演。这一传承了数百年的当地民俗,吸引着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前来看热闹。
“游花棚”在客家也叫走古事。临近中午,邻村装扮好的花棚陆续向南山村集结,此时南山村的街道上早已聚满了前来观看游花棚的人群。只见,一棚棚装饰精美的“花棚”由七八个青壮男青年簇拥而来,每个花棚上,都有三个童男童女穿着古装戏服扮演的“花神”,紧跟其后的还有锣鼓队、舞狮队,浩浩荡荡的在乡间街道上巡游,场面壮观,热闹喜庆。“游花棚”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燃放爆竹,意为“接神”,就是把神接进家,迎祥纳福,祈盼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当地村民介绍说,在客家赖坊南山村,只有家中办喜事,才有资格准备花棚,每个花棚选儿童三名,并根据家中的喜事选定剧情装扮,如家中有人结婚就扮 “刘备招亲”;有老人做寿就扮 “郭子仪拜寿” ;其它还有“状元走马游金街”、“许仙送伞”等剧情。同时,南山“走古事”也是当地人纪念大丰山欧阳真仙的盛大活动,一般村镇的庙会都是以村为单位举行的活动,而南山村则是以宗亲为单位举行的。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邻近的东山、陈家、姚家、寨下、陈坊等村的林、马两姓宗亲,都会抬着花棚来南山巡游。
游花棚走古事,当地这一延续百年的民俗活动,如今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当地宗亲团结友爱、和睦共处的一个纽带,更成为当地特有的一种客家文化符号。
(本文作者系清流县政协文史学习和民族宗教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