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湾三明新娘的故事

e三明   阅读

1973年,我出生于三明市三元区荆西。我的一位好姐妹于1996年远嫁台湾,由于她的牵线搭桥,我也于2001年顶着父母全力反对的压力远嫁台湾南投县。

 

初到台湾

初到台湾时,觉得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比三明超前很多,起码超前十多年。当时,台湾的台北等大城市很繁华,高楼林立,城市高架桥遍布,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地铁四通八达,特别是地下商城,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确实让我感到震撼。我觉得台湾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至今仍然走在大陆前面,大陆许多地方暴雨过后,经常发生内涝现象,而台湾尽管是台风多发的地域,然而每次狂风暴雨过后,城市却几乎没有出现内涝的情况,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也做得很好,让台湾的河水很清澈。

台湾很干净,不论城市、酒店,还是酒楼、饭馆都非常干净。三明是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可当时与台湾比还是有差距。在台湾城市养宠物的人多,发现城市街道的狗屎还真没有。台湾民众比较遵守交通规则,交通秩序好,没人闯红灯,甚至连农村小镇也是如此。平日里台湾人挺有修养,比较谦和,讲话都是轻声细语的,刚去台湾时,我把大陆大声说话的习惯带去,发现有很多奇怪的眼睛看着我,后来也变得轻声细语地文明讲话了。当然,我非常反感台湾选举时斗来斗去的状况,尤其看不惯民进党对大陆的评价与作为。每次看电视都直摇头。台湾的义工也深深吸引了我,台湾义工遍布医院、行政服务厅、庙宇等公共场所,为需要服务的对象提供免费优质服务。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心灵震撼,20033月,我母亲突然脑溢血过世了,我哭肿了双眼,抱着刚满2个月的儿子,早早地来到台湾办证大厅为儿子办理护照,准备回家奔丧。办证期间,其中一位义工专人为我一人照顾小孩、看护行李等全程服务,办证大厅工作人员知道我的情况后,还为我特事特办,早上800开始办证,2个半小时就办好了,义工和办证大厅的优质服务让我终生难忘。

 

大陆新娘

在台湾的大陆新娘也不少,记得2004319日,红衫军包围“总统府”时,约有2-3万大陆新娘参加了红衫军的大游行。还有比较难忘的是,老一辈的台湾妇女很多都是全职太太,每天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送老公去上班。

当时,台湾人的收入比三明人的收入高十倍,普通员工的工资约有人民币7000-8000/月,与工资收入相比物价相对较低。初到台湾的大陆新娘备受歧视,待遇还不如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外籍新娘,大陆新娘要呆上6-8年才能拿到台湾身份证,而他们只要4年。虽然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刚到台湾时,台湾还有很多人以为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曾有好些人问我,大陆人还烧蜂窝煤吗?有电视吗?有洗衣机吗?……台湾电视几乎没有报道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繁华的一面,报道大陆深山老林的节目较多。


再看台湾

今非昔比,大陆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真的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台北没有上海好,其他的城市就更差了。到了马祖机场,失望感就更强烈了,小小的候机室,而且很不规范,办理行李托运,竟然只有一个人,而且是手工作业、很随意,感觉回到三十年前了。台北的松山机场还赶不上大陆的三线机场。岛内飞机有的是螺旋桨式的,机仓很小,还挤了五六十个座位,人胖一点就会很难受了。这种飞机有点像大陆过去的运-7飞机,现在大陆民航的运-7都淘汰了。机上只有两名空姐,而且年龄比较大,应该叫空嫂了。这就是台湾的私营航空业,感觉比大陆航空业至少相差了三十年。从现代城市建设、道路运输、地铁、高铁、航空、科技、制造业等等,现在哪样能和大陆比?大陆的国民素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009年,我和丈夫怀揣600万人民币返乡创业,2012年,在三明市区创办了多家明潭烘焙连锁店,连锁店以经营精品面包蛋糕为主,引进台湾正宗的水吧烘焙产品,为广大顾客提供新鲜、天然、安全、健康的美食,种类繁多,让三明人民品尝正宗的台湾美食。

2011年,我大姑来大陆探亲,我带她到泰宁大金湖旅游,她被大金湖的风光所震撼,她说,台湾日月潭只像小水库,阿里山只有小火车,无法跟大金湖相比。这也说明台湾旅游业包装得很好,宣传得好。

我就这样来往于两岸,真希望两岸能早日和平统一。

 

(本文作者系三明台湾明潭烘焙连锁店经理)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