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瓦 水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现今老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殊不知,三明老龄工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三明市老年书画协会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明市老年书画协会是1984年4月,由时任三明市委书记、书法爱好者邓超同志亲自倡导和组建起来的一个老年群体,至今已30多年了。开始会员寥寥无几,至2011年市区会员达80人。会员大部分是离退休干部、职工,他们在职时就喜欢书画,但没有时间学习它,退下来后即进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经多年勤学苦练,书画达到一定水平;另一部分是在职时已有一定功底自学成才的;还有小部分是省市书画协会会员退休后加盟老书协,因此,书画水平参差不齐,有高有低。
老年书画协会,是热爱书画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活动交际的一个平台。协会不定期请能书善画老师来给会员授课,每当其时,会员无不珍惜这一提高自己的机会,按老师的指点,认真完成作业,回家更是勤于练习,因此,一个个进步很快。协会又定期举行作品观摩评论、让会员中有一技之长的给大家讲讲其在学书或学画的体会,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使会员得益匪浅。会员通过自己深入构思、反复临摹、精心创作多日劳动的书画诗词作品,一旦完稿,那种喜悦的心情是笔墨难以形容的。当你围绕中心切合时局的作品被展出时,为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体现了老有所为时,每个作者的内心都会充满激情和无比喜悦,为社会尽点微薄力量,而忘却了自己是一个“夕阳人"、“垂暮人”!
老年书画协会还是城市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它体现了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爱护,反映着这个城市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老书协每年都根据党和国家重大节庆举办一至两次书画展,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国庆60周年、周总理、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我们热情地贡献着老年人一点绵薄力量。上级有检查团来,少不了参观我们的书画展;协会办展,连中青年参观者也被吸引过来,老年书画协会成为“六个老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2年,省、市委部署发动大打五大战役,我们还专门举办了一次《新跨越》书画展,为我市打响“五大战役”呐喊助威!
为了扩大宣传效应,我们不仅在室内搞书画展,还制作木框架和百米布长卷到室外流动展出。有时也与兄弟市和各县、市、区举行联展,交流经验,交流技艺,共同提高。因此,我会每年都有5—6位会员参加全国或区域书画展而得奖,这说明我会会员作品有一定水平。
历届市委、市府领导对我们老书协都很关心重视,如邓超、黄贤模,叶继革书记亲自挥毫泼墨题词参加我们书画展;有时则利用市委常委开会中间休息时,集体参观我们书画展;有时是派2-3名主要领导到现场观摩指导。这不仅体现了市领导对老年群体的尊重与关怀,同时对我们老年人也是鼓舞和感情交流。
办书画展裱褙字画要花钱,采风交流也要用钱,请老师讲课、外出开会都得花钱,无米是煮不出饭的。我们市老书协不是吃“皇粮”(列入财政预算)的单位,每年财政补助几千元只够办一次书画展外,其余都要向领导和企事业单位求助,才使我们的书画活动能长期持续下来。如纪念老书协成立20周年,出一本《晚风》书画集,是市委叶继革书记批了专款解决的,庄奕贤副书记为我们老书协拉赞助牵线搭桥了数次。此外,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慷慨解囊资助,而我们自己则坚持勤俭节约原则细水长流,使老书协持续运转,为党为人民出点微薄之力。
我已当了20多年会长,更确切的说是当了20多年“后勤部长”(因我不会画,字也写不好)。我主要职责抓这五件事:一是组织全体会员学习党、国家大事的文件报导,认清形势,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任务;二是抓年终总结布置来年计划;三是抓每次书画展审稿把关,不离主题;四是展出时请市委领导参观指导,鼓舞会员扩大影响;五是负责筹集活动经费。如此而已!虽然出力不多,却乐此不疲,劲头十足,因为这份差事,让我和同伴们尝到了“桑榆晚景夕阳红”的无穷魅力。
(本文作者系三明市政协原副主席)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市委书记邓本元、市长杜元生、副市长张丽娟以及有关部门等领导陪同下,参观协会举办的“中华情 中国梦”老年书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