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 琼 奎
“新丁”取名
客家人把新出生的男孩叫“新丁”,建宁叫“添丁”。给“新丁”取名是很有讲究的一件事。
“新丁”平安降生后,家中大人在家门口燃放长串鞭炮以示庆贺,但此时不安名字。“满月”之日,建宁人叫“做满月”,在家请亲朋好友前来喝酒、道喜,正式定名并通报“新丁”的名字、乳名。取名之前,由家中长辈将“新丁”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地点端端正正地写在一张红纸上。然后请人排卦“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按“金、木、水、火、土”等,卜算“新丁”的命运。如果“八字”有欠缺,则在取名时补正。如卜算出这个“新丁”缺“水”,就加“水”或带三点水,二点水旁“氵”、“冫”的字;缺“木”,则加带有“木”字旁的字(如林、树、根)。长辈根据卜算,然后按族谱上祖宗定的辈分给“新丁”取一个吉利、好听的名字。正名确定之后,有的家长还附带取一个乳名,如“二狗子”(狗又叫犬,“犬”与“健”谐音,喻健康又精灵);“牛牯子”(喻健壮如牛)。贫穷家,有的取“奴才子”“叫化子”“毛奴子”等乳名。意命贱,好抚养。
“新丁”出生满一个月,由家中长辈选择吉日良辰,在长8寸、宽2寸的红纸上,用毛笔在右上方直行端端正正写上“新丁取名×××,乳名×××”,这些字要一行写完,忌分两行。中间写“长命富贵”。左下行写上家中长辈的名字。然后,摆上三牲,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将红纸条端正恭敬地贴在祖宗牌位的柱子上,在一年内不宜覆盖。万一“新丁”夭折,而应将纸条偷偷取下,并把它焚化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里。
第二年的元宵节,凡有添“新丁”的人家都要购买一盏花灯,悬挂在大厅里或祠堂里,并设宴盛情招待前来祝贺的客人。此时再次通报“新丁”的名字、乳名。
请客习俗
建宁人请客步客家人之习俗,有“请酒容易请客难”之说,请客,必得“三请四请”。十天半个月前,发出请帖,说定某事某时在某地请客,务必“大驾光临”恕催等等。宴席一般在上午十二时前。
请喜酒最为隆重。结婚请酒,男家舅公最大,其次是娅公或母舅,女方家亦称“外家”是大客,必须早到,先交礼金开簿。鞭炮响起,举客就座位,在众人的拱让和敬仰的目光中,一直迎到第一席上座。座位讲究,东席主客舅公、娅公;西席主客族长公、亲家;主宾等一一按辈份依次排座,待主客坐定,鞭炮响,方开席。等出大块猪肉或太平蛋这道菜时又鸣炮,休宴时再鸣炮谢客。
正月请客最难。重要客人,你请他请,一般人很难请到,但往往又非请不可。常常为了请一贵客,再请些陪客,凑成一席,也好有人敬酒,增添气氛。可常常左等右等,贵宾公务、应酬都忙,届时身不由己,临时就来不了,让主人产生“要请的主客没来,请的陪客倒来了一堆”的感觉。
请女客最麻烦。请一张桌,要准备两张桌的份量。过去妇女一年难得吃一餐像样的饭菜,家来客人,在厨房做饭,不上桌。好不容易有人请,要打扮一番,穿着一新,提着篮子带些贺礼赴宴。女人做客,还带上小孩。小孩不上桌,拿个碗就在旁边,一开始动筷,女客就得先给孩子夹菜。并且还有“捡菜”习惯,桌上随意吃点,好菜、干菜捡些打包回去,给子女沾点光。女客散席,主人要回礼。建宁人请客繁文缛节多,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如今已淡化了。
酒拳助兴
建宁人十分热情好客,每逢节日或家有喜庆之时,亲戚、好友皆来集聚,在家设宴款待。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建宁人耐心热情相劝客人多喝酒。在酒席上,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
猜拳是讲究一些规则的。猜拳的数字从零到十,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则须继续。出手指时也有规矩,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食指和中指一起出,应出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下,不能往上翘,以示谦虚。出“二”时,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下,以示礼貌。开始猜拳时,第一次双方各出5个手指,喊“福寿全”或“来就来”。高手相逢,要十几个回合才能决定输赢,那就进入了猜拳的高潮,气氛热烈。对方猜对时,输方以点头认可并喝酒,接着又应重新呼或“福寿全”或“来就来”。若此时一方呼错或出错(没出5个手指),就应闻酒或喝酒一小口,以示“拳亏”,方可再继续。若猜拳中少(多)出手指头,大多会怪自己手笨,闻一次或喝一小口酒,以示“歉意”。输赢一般以三杯酒定赢输,输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过关。如需请人代拳、代酒,应征得对方同意。
猜拳的叫法大多注重叫吉祥语,而且要有节奏。比如猜“0”时叫“宝对”;猜“一”时叫“一定高(升)”、“一定发(财)”;猜“二”时叫“两相好”、“双生贵子”;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四季如春”;猜“五”时叫“五子登科”、“五魁首(手)”;猜“六”时叫“六六大顺”;猜“七”时叫“七个巧”;猜“八”时叫“八仙过海”;猜“九”时叫“久久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
除了猜拳斗酒外,还可出手指点数字斗酒,也有“转汤匙”斗酒的,还有“猜单双”斗酒的。
建宁人喜欢喝酒、猜拳,这一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助增酒兴,增进友谊,联络感情,消除困倦。且代代相承至今。
(本文作者系建宁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