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深厚的古邑明溪

e三明   阅读

  

 

明溪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唐宋以来,随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原汉人陆续迁入,造就了明溪地域的发展和初步繁荣,随之而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接连出现和许许多多历史名人接踵涌现。

明溪虽然是闽西北、武夷山脉东南麓的一个山区县,但地处古代延平府至汀州府的交通要冲上。两条古驿道从明溪县城穿过:一条从沙阳里进入兴善里到县城,另一条从永安经胡坊到县城,会合后通往清流长汀,再下广东,是连接延平府和汀州府的要道,也是连接永安至闽中的要道。由此,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其有关。

从人文历史角度看,明溪发生过许多相关的人文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件。

宋朝末年,宋相文天祥随帝御驾南征和护幼帝由福州转至惠州,两次顺着古驿道路经明溪,并在明溪驿站留宿。一路上,文天祥多处留下墨宝,其中为紫云均峰寺题匾:“显盖紫云”,笔力苍劲奇雄,字字蕴含浩然正气。此匾系文天祥手书真迹,至今熠熠生辉。宋帝、文相和国母杨淑妃路经明溪留宿明溪是重大人文历史事件,影响极其深远。由于文天祥的到来和题诗题匾,不但引创了闽西八干之首肉脯干,而且扩大了明溪人崇奉的客家女神惠利夫人的影响。明溪人把明溪驿站称为皇帝殿,意即皇帝住的地方。文天祥一行在明溪留下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文天祥成为明溪人最崇敬的民族精英。(图为宋文天祥题匾:(御驾南征)显盖紫云)

image.png

到了明朝,沙县邓茂七起义,顺着古驿道进军,迅速占领了归化县城和大半县,时明军屯兵中溪,与之决战,两年后才讨平。而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也是顺着古驿道进入归化县,占领二百多个村子,并在岩里设司令部攻打县城,炸死清知县罗楠,留下许多除暴安良、刧富济贫的传闻。农民起义军占领明溪,同样是重大人文历史事件,影响极其深远。

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期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到明溪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领导革命斗争。彭德怀率东方军顺着古驿道前往攻打沙县,取得重大胜利。明溪三千多青壮年参加红军。这是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人文历史事件。

从上述可见,就全县而言,人文历史的特色和层次非同寻常。明溪是封建帝王、名相、国母,是农民起义军高级王爵,更是新中国开国元勋留宿过、活动过的不寻常之地,其中演绎出许许多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人文传说和故事。

明溪许许多多村落人文历史深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夏阳乡御帘村和紫云村,它们都是理学名村。御帘村是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后裔居住地,也是苏维埃时期东方军司令部所在地,其村名是宋端宗赵昰命名的。如今御帘村是省级红军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紫云村更是名闻遐迩的理学名村,理学先贤张载、杨时、罗从彦后裔在紫云台上聚族而居,和睦相处,形成了独特的理学家风。如今紫云是省级明星村、省级千佳示范村。(图为明溪县夏阳乡御廉村原东方军司令部遗址)

image.png

沙溪乡的沙溪村和梓口坊村是华侨村,它们到国外打拼的人口比例在全县各村名列前茅。在古代这两个村都是商埠,是对外贸易的前沿。明溪是产粮区,每年秋冬两季,全县的谷米集中到县城,然后历经数月每天几百人用肩挑马驮顺着崎岖山路将谷米运到沙溪村和梓口坊村,然后下船运往南平、福州。这叫“挑沙溪担”,每年几百万斤的大米是挑到沙溪下船的。梓口坊码头至今尚存,可见一斑。

胡坊乡是历史上开办新学最早、读书风气最浓的乡,民国五年(1916)就在本点和柏亨村办起了初级小学。而在1938年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350块光洋新建胡坊道南中心小学更是传为佳话。

瀚仙镇是历史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在全县历史名人八杰中,有四名出自瀚仙镇。龙湖村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杨时龟山先生故里,大焦村是元代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故里,洋坊村是华侨先驱、暹罗丞相陈启韬故里,瀚溪村是抗倭英雄揭鸿故里。而肖家山村是中国传统村落。

雪峰镇是县城的中心区域,全县许多重大人文事件都与其有关联。清代镇守平潭岛的海军将领陈汝捷出生在城南,清代受朝廷表彰的妙莲法师出生在城西。而城北的显应庙则是供奉五代期间的客家女神惠利夫人的千年古庙。

城关乡的上坊村狮山等地发现新石器时古人类活动遗迹是考古的重大发现,其五具先民人体完整骨骼的发掘更是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考古意义”。

image.png

盖洋镇的白叶村古建筑比比皆是,而最典型的是清代乾隆皇帝封了一条“进士街”,也就是功名街,彰显出昔日的辉煌。而温庄村是名人荟萃之地,其李际隆和儿子李滉同朝为官。李际隆又与兄弟李镐同榜进士,这在我县是绝无仅有的荣耀。

夏坊乡李沂村的沂州自然村是元朝枢密院副使谢英辅和明朝镇国上将谢赐荣的故里,他们是亲兄弟,后人评说“文经武纬并列膝下,忠臣良将出于一门”,让人们无比钦羡。而夏坊村的玉皇楼则是当年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夏坊人民为保卫红色政权和实现革命理想先后献出四十多名生命。枫溪乡和夏坊乡一样,也是苏维埃时期斗争最惨烈的地方。其中乡苏维埃政府张家祠保卫战及枫溪各地的反包围战、阻击战多次发生,与国民党军、民团、大刀会展开过殊死的斗争,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感人事迹,至今难以忘怀。

从以上可以看出,明溪县人文历史的普遍性、广泛性和丰富多彩。其实,明溪早期命名的“八景”就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明溪最主要的人文景观。比如:

龟山挺秀。它不仅指龙湖村名为“龟山”的自然山体,而且是指杨时龟山先生。杨时龟山先生“道冠古今”的学术贡献和“德配天地”的人品就是“挺秀”。

image.png

雪峰营垒。这是陈友定为护乡卫民而建的营垒。所以民间流传的熟语是“龟山文靖、雪峰有定,一北一南、同为八景,一文一武、共誉八闽,一先一后,名传古今”。

玉虚洞天。这是说“相传当地古时有龙蛇作崇,由玉虚仙翁下凡镇服,故名。”因此,民间有许多玉虚仙翁的传说,洞里有许多仙影仙迹,让人们信服神仙降临过。

image.png

狮塔标奇。指的是建七层文塔和文塔寺的目的意义,还包含了“狮象交涯”等许多传说和故事。

白沙夜月。它意在人们坐在白沙桥三层桥楼的花厅里赏月的感受和体验,重在人们的心里愉悦。

星窟禅窝。很明显这是天上掉下硕石(星)而成的窟窿却加上神的旨意,变成了一种预兆。

觉林梵地。这是明溪最早寺庙之一,也是中国佛教会福建省分会明溪县支分成立和第一次会员大会的地点。

碧嶂晴岚。表面看,这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实际上它作为八景之一是要强调明溪的龙脉在此和解释县衙为什么要向北开。

由此可见,“明溪八景”是自然景观,更是人文景观,是人文深厚的又一种形式的体现。

那么,明溪究竟有哪些历史名人呢?

首先有一批为国家和民族、为乡里和民众作贡献的历史名人,我们把他们称为“明溪八杰”。他们就是如前所述的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杨时,元代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元代枢密院副使谢英辅、明代镇国上将谢赐荣、明代抗倭英雄揭鸿、清代华侨先驱暹罗丞相陈启韬、清代福建陆路提督陈汝捷、清代受朝廷表彰的高僧妙莲法师。

除了“明溪八杰”之外,还有一大批官职虽不高却忠于职守、力办实事、受民众欢迎和怀念的好官清官,诸如先后任海南瑶族地域感恩县和陵水县知县的原文锡,任广东和海南等地知县及崖州知州的亲民清官胡国纲,任湖南各地知县擢广东南雄府知府、擅长断案明冤的李际隆,任四川彭县知县的仁人廉吏赖华钟,任楚南新田县知县的循吏名儒揭凤喈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应当指出的是有多位非归化籍的历史人物因各种原因到过明溪,在明溪这块土地留下了足迹和身影,对明溪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广泛和深远的是宋相、民族精英文天祥,还有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宋代理学家罗从彦和李侗及朱熹等等。

人文历史是一个地域的本源和血脉,历史名人是一个地域的标志和旗帜,是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明溪众多的历史名人中有思想家、军事家,也有名臣和法师; 有华侨先驱,也有抗倭英雄;有忠于职守为官清正的州县官吏,也有敏而好学、重孝行义的仁人志士。

这就是极具特色的人文明溪,极具神韵的人文明溪,它有丰富多彩的人文遗存,它真正是地灵人杰的客家古邑和红色热土。

 

(本文作者系明溪县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