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凤 阁
三明第一代电力人作为重工业基地的拓荒者、奠基者、创业者,我有幸参与其中,为之出力流汗,饱受艰辛。值!
一、勘察选址
1957年9月下旬,福建省工业部副部长兼三明化肥厂筹建部主任张维兹,指派朱瓦水和陈伯玉、魏家述三人,为省选址工作组到三明选定厂址打前站。他们下车所见:三明火车站(位置在今三钢新高炉南侧)周围都是荒坡,小站只有两个房间,一间候车室,一间办公售票。车站照明只有手提马灯。旁边一座二层木板小客店,底层是饮食店,供应一碗2角钱的面条;二层供候车和下火车回不了家的旅客住宿。火车站偏东北有一个劳教农场,山坡上都是稀疏的马尾松,坡下有水田农地,农场东北角小山丘上有三间牛栏,地质队在这里打了三明钻探第一个探孔。12月底,由国家冶金部、化工部参加,福建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倪松茂、侯××、高振祥、吴永培,丘建平,徐启发等组成的选厂组,在张维兹带领下,实地勘察。这一大片就成了三明电热厂的厂区。占地面积1.396万平方米,那几间牛栏成了热电厂党委书记牛存信、厂领导及总工程师徐启发等办公的地方。后来又紧靠它向东搭建了一大间竹棚,就是电力调度室和党委办公室。
二、队伍组建
1958年4月,福建省工业厅派军队转业干部范承景到厦门空军高射炮兵一○三师代管的厦门机场场站,接收空军高射炮兵一○三师报名参加福建地方工业建设的赵怀亮等26名复员军人。5月3日,由厦门乘火车至江苏常州,送往事先联系好的常州电气公司培训,学习变压器维护,变压器检修、发电厂机炉电化验运行、检修等。同月,福建省派军队转业干部刘荣章到漳州郭坑三十一军退伍团驻地,接收三十一军、二十八军报名参加福建地方工业建设的盛华观等37名退伍军人,由厦门角尾火车站乘车,送往江苏省镇江电厂培训,学习发电、供电、配电、用电等工种。6月,受福建省工业厅派遣,军队转业干部曹忠泉到福建省南安县招收社会青年102人,送往事前联系好的山东青岛四方电厂,培训发电供电所需工种。同月,福建省工业厅派聂××到江苏省如皋县,招收社会青年63人,后由接手这项带队工作的范承景同志送往事前联系好的江苏省南通市天生港电厂培训发电供电所需工种。同时,福建省工业厅向辽宁旅大电业局商调七八十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在福州市省政府招待所住了1个月后,分配李约成、郑克高等23人输送给三明热电厂,他们到三明后住在列西、列东、城关老百姓家门洞里,过道里,谷仓里,柴火间里,东一家西一家的分散安排,条件很差,夏天雨多,到处是湿漉漉的。
7月1日,原作为三明化肥厂热电站设计的三明热电厂独立出来,直属福建省水电厅领导。其筹备处在福州市老西门外小柳村挂牌成立。调福建省食品公司经理张树村为筹备处主任,所有与新建电厂相关的设备订货,干部配备、老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支援,新技术队伍培养,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设计院协调等诸项工作,统由筹备处接手。同月,筹备处迁至三明热电厂工地办公。由省直机关和各地县抽调的干部31人,转业干部4人,到三明报到。8月1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兵六师十八团集体转业组建的西北第三工程公司宝鸡工程处,整建制调来三明,更名为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所属一工区负责承建的三明电热厂厂房等土建工程破土动工。大型斗式挖掘机和自卸式运土汽车配合施工,首次展现在福建大地上。福建省建委调来的220KW柴油发电机组供电不足,抢建热电厂基础工程和抢挖土方日夜不停,晚上打着火把干,进度很慢,急需施工电源。8月中旬,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到三明工地视察,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书记、主任张维兹,在省建一公司一处工地召开座谈会。会上,叶飞问与会同志有什么困难需要省委解决,当大家汇报施工电源严重不足后,叶飞同志手敲桌子果断地说,这个问题马上可以解决,调一个列车电站给你们。同月,中共福建省三明热电厂筹备处委员会成立,调福建省商业厅商政处处长牛存信任书记。同月,省机电学校、商业学校分配的毕业生方元泰、郑全象等12人以及福建省工业厅在上海招收,分配给三明热电厂的姚金才等22人到达三明热电厂。同时,三明热电厂筹备处供电科成立,刘荣章负责,设备材料科由黄时春接手负责。9月,由南平电厂、福州电厂调来的杨鸿燊等15人到厂。9月8日,在江苏南通天生港培训的外线工回厂,参加供电线路架设工作。9月18日,三明热电厂一期工程设计全部完成。10月,原选送江苏常州电气公司和镇江电厂培训的复员退伍军人结束学习返厂。这批人受部队大熔炉锤炼,素质高又刻苦学习,在培训单位就能独立完成任务,离开时不是他们请师傅,而是师傅们请客为他们饯行。本来想参加设备安装以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因尚未开始安装而先从事火车卸货搬运、下河拖毛竹自建竹棚等项工作。
11月,三明热电厂筹备处调度室成立,由李约成(原旅大电业局金州66KV变压站站长)负责,成员有王义宪、俞炳坤等。11月14日,一期土建工程完工,同时开始主机设备安装。12月5日,三明热电厂筹备处牛存信与水电部列车电业局第11列车电站孙玉泰签订租用装机4000千瓦的第11列车电站合同,租期1958年12月底至1959年12月止,每月租金5.3万元。同月,第11列电站从南平造纸厂工地调来三明。热电厂筹建处按三明建委指示,铺轨架线,并向来舟、郭坑、永安铁路部门借来钢轨、夹板、螺丝、道岔等铁路器材。又因借来的道轨规格不一,热电厂机修工人自力更生加工夹板,修改螺丝,保证铺轨工作顺利进行。省建一公司指定一处负责平整夯实路基。列车电站就位在今大氨成品仓库和煤场之间的铁路专用线上。7天的日夜奋战,突击抢建铺设了1000多米正轨和道岔,保证了第11列车电站30日就位,31日安装调试,1959年元月2日上午9时40分对外送电。调来列车电站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没有那么大的发电机组,水厂一级泵房440KW6KV全电压启动的水泵电机无法启动,水厂不能给电厂和三钢供冷却循环水,电厂汽轮发电机就不能转动。况且,设计任务书中未给三明热电厂配置启动电源,三明热电厂一号机组锅炉所配置的风机水泵等各种设备,容量在数百千瓦,没有列车电站是无法启动的。即列车电站是热电厂试车、投产的启动电源、必备条件。24日,完成列车电站至三明钢铁厂6千伏线路架设。31日,列车电站安装调试。年末职工人数351人。
三、竣工发电
1959年1月2日,第11列车电站发电。三明热电厂至水厂同杆双回路95平方毫米铜芯线路和三明钢铁厂同杆双回路竣工。由列车电站以6千伏直配送电。不久,热电厂至城关主干线路架设完成。这些线路都是线路技术员张敏昆和其他电厂调来的刘喜成、韩德政、郑玉发、何富根等师傅们及新工人自行设计、测量、定向、定杆位、打洞、立杆、架设完成的。3月,送往青岛四方南定电厂培训的福建南安籍新职工回厂。4月1日,送往江苏南通天生港电厂培训的江苏如皋籍新职工回厂。5月,福建省水利电力厅批准三明热电厂二期工程上马,二期工程破土动工。
6月,一期工程基本竣工。7月,三明热电厂筹备处张树村与第27列车电站廖国华签订租用装机2500千瓦的第27列车电站合同,租期1959年7月至1960年6月。它就位于三化、三钢和热电厂之间的铁路线上,接替第11列车电站,作为三明热电厂的启动电源、水厂供水电源和三明重工业基地的施工电源。
7月10日,第27列车电站发电外送。13日,第11列车电站调去兰州。9月5日,一号锅炉(40吨/时)水压试验一次成功。22日,一号6000千瓦抽气式汽轮发电机正式发电。26日,《三明日报》头版报道三明热电厂正式发电,配发中共三明公社委员会贺信。
7月,福建省水电厅撤销三明热电厂筹备处,颁发启用“三明热电厂”公章,任命张树村为三明热电厂厂长。同月,三明热电厂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一届厂工会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王春阳当选工会主席,阎家权以工会副主席主持工会工作。10月6日,建立班组“两长六大员”制。26日,小范围开展反右倾运动。同日,地方国营三元电厂人员移交三明热电厂。同月,经中共三明公社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三明热电厂临时委员会,牛存信为书记。
11月28日,三明热电厂2号6000千瓦抽气式汽轮发电机正式并网发电。12月,古田——三明220千伏输电线路南平至三明段78公里竣工,暂以110千伏试送电到三明。三明列西变电站110千伏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竣工投入运行。12月2日,三明热电厂35千伏升压站和热电厂至列西变电站35千伏联络线动工。本年完成机炉电运行规程的编订。
(本文作者系原三明热电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