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曾经火电工业发展的“孵化器”

e三明   阅读

■   陈  乾  金

 

三明热电厂(1978年3月由省属划归三明化工厂)是我省建国初期筹建的第一座大型热电厂。省水电厅、电力工业局历来都很重视热电厂各方面的发展。并明确指示热电厂历任领导:三明热电厂是我省今后火电工业的母鸡厂。于是当时的厂领导就在1960年7月14日成立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开办了扫盲、高小、初中三个业余中专班。组织职工入学人数284人,教职员工人数38人。这为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一批批的调出,支援我省新建的火力发电厂储备了雄厚的技术力量。

 

支援我省新建火电厂调出的批次概况

1965年7月,为支援我省小三线建设,抽调郑克高(时任副厂长)、郑金像、胡仪民、李先干等11名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支援清流县的5103厂(国防军工电厂);1969年8月,抽调房贞炎、蒋凤群、贺国钦等31名各工种生产骨干支援新建的邵武药材电厂;1972年5月,抽调林依成、倪新泉等6名技术干部和骨干工人支援新建的龙岩铁石洋电厂;1973年3月,抽调郑沛仲、邵德捷、王永耀等28名技术干部和老工人支援新建的永安火电厂。

image.png

 

成为我省新建火电厂的新工人培训基地

我厂1#机组1959年9月22日试车投产发电、12月,青州造纸厂动力车间机、炉、电、化验全套运行青工第一批40多人来厂培训,第二批20多人也于1960年3月来厂培训。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一下子来了六七十人,吃、住都很困难,但电厂领导还是发扬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接受下来。尔后,青州造纸厂停建,这批70多人的青工一直寄训到1962年才回青州去;1967年6月(正值文革高潮)邵武药材电厂上马,机、炉专业来了20多人培训了3个月;1972年永安火电厂新招的40人运行青工来厂培训;1977年3月龙岩铁石洋电厂上马新招的机、炉、电、化验、运行新工人40多人来厂培训;1988年5月广州氮肥厂动力车间新上1.2万千瓦双抽机组、机、电新招青工20多人来厂培训,1989年底建成,该厂来人联系要求派机、电老师傅前去支援,并提出我能去最好,厂领导分两批派去20多人协助了3个月顺利完成任务;而后,1988年6月广东汕头热电厂、湖北汉阳造纸厂动力车间,1979年晋江石狮电厂、1998年福州氮肥厂、2005年5月永安智胜化工有限公司也派新工人来厂培训。

 

成为我省电力学校实习基地之一

省水电厅、永安水电学院、省永安电力技工学校,历年来的学生实习都是在热电厂完成。福州大学有关系科的学生上世纪80年代以前也都有来厂实习。历年来这么多的电力厂校来我厂参观、培训、实习,确实给热电厂的各项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压力,但历届厂领导都把压力变动力,促进本厂干部、职工不断努力学习新技术,提高新本领,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原三明热电厂退休汽轮师)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