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三明香万代

e三明   阅读

      

 

展开雄鸡高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在祖国东南,依山面海、青山绿水的福建,像一本方方正正、诗文书画光彩夺目的图书,静静地躺在这阳光灿烂的东海之滨,洋溢着瀚墨馨香。

翻开这本厚重芬芳的书香八闽图书,中间部分就是八闽腹地、福建福地、红色土地、客家祖地、中国绿都、文明之城、美丽三明、书香三明。

走进书香三明,西北是武夷奇秀,东南是巍巍戴云,其间有十八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万寿岩,有亿万年火山遗迹瑞云山、有世界自然遗产水上丹霞百里大金湖、有天下第一的桃源洞一线天、有遍布幽奥的玉华洞、有藏龙卧虎的龙栖山、有花落花开的梅列盆地、有见证三明发展变化的麒麟山,天下幽奇,齐聚三明,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三明风光甲天下,海之内外佳山水,到此难容再作声。

 

千秋万代万寿岩

 

十八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三明人就选在离三明市区30公里的万寿岩这块风水宝地休养生息。万寿岩山环水绕,背靠层峦叠嶂的大山,面朝视野开阔的小盆地,渔塘溪蜿蜒从面前流过,河滩上加工石器的石料俯拾皆是,取之不尽,宽大的洞穴,冬暧夏凉,既可避风遮雨,又能躲避猛兽袭击,这里林木葱郁,气候宜人,采集和狩猎资源十分丰富,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

201312月,万寿岩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书香三明最厚重的历史文化基础,成为世代三明人共同的记忆和回望,成为三明这座书香城市最美丽的文化景观,成为三明人心中最眷恋的乡愁。

image.png

万寿岩的开发保护,彰显了书香三明人的文化品位和领导人的远见卓识英明开明。2000年元旦,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接到省文化厅报告,反映“三明五老叟”要求制止三钢继续爆破万寿岩的要求。习近平当即批示:“请三明钢铁厂立即停止爆破。”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万寿岩遗址的发现保护和开发,把古人类在福建三明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八万年,为书香三明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基础,戴上高贵典雅的桂冠。万寿岩遗址是大陆文化迁入台湾的重要证据,已发掘出的许多文物见证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历代三明人在万寿岩各景致处建了许多寺庙、僧庐和梅斋。在灵峰洞內建的庵堂的门楣广匾额上刻了一句追问人心、震撼灵魂的三个大字“放了么”。我想,请台湾那些热心搞台独的人看看万寿岩。看看“放了么”这一句佛语,一定会心有所动,只要他血管里还流淌着中国人的血。

 

三明代有才人出

 

自隋大业二年隋炀帝开科取士以来至清末,全国共取进士十万多人,三明境域共有进士738人,其中5名状元、3名榜眼、5名探花。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李煜,坚持科考取士,李煜十五年主持最后一场科考,取进士30名,沙县高桥乡张确高居榜首,夺得状元。成为三明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三明读书风气大盛,沙县县城五步一塾,十步一庠,三明到处书院林立,三明人朱熹先后在福建、浙江两地创办二十八所书院,云谷、寒泉、武夷精舍、白鹿洞书院等名闻天下。弦歌讲学,授业解惑,书声朗朗。宋代闽越共出进士7600多人,其中三明境域518人,沙县多达149名,居榜首,三明各地,书香阵阵。泰宁一巷四进士,隔河两状元(叶祖洽、邹应龙),建宁谢家四进士,宁化张显忠被朱元璋定为特赐状元,将乐廖淳、廖子孟俩人夺得探花,沙县陈瓘、将乐的廖如壎喜登榜眼。

被称为闽学鼻祖的三明人杨时,4岁开始读书,8岁会吟诗作文。熙宁九年一举登科中进士,专心研究理学,著《列子解》《中庸解义》《义学》《三经义辨》《字说辨》等,杨时为人正直,高宗赠文赞其:“言正而行端,德宏而学粹,罗网百家,驰骋千古”。一天,杨时与游酢一同去向程颐请教,不巧程颐正在午休。为不影响老师休息,他俩静立门廊下等候,这时大雪纷飞,地上积雪一尺多厚。程颐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门立雪”成为尊师重教的佳话,成为书香三明最感人的故事,最美的书香。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颐望着他背影感慨说:“吾道南矣!”如今在三明市委、军分区后山的绿道上建的“道南亭”,就是三明人民纪念杨时,弘扬杨时勤勉妤学、尊师重教精神而建的,清风吹来,满城书香。

image.png

闽学四贤,三贤是三明人,杨时、朱熹、罗从彦。被称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南宋建炎四年出生于尤溪县,自小聪明颖悟,勤学敏思。绍兴十四年中进士,大成入士以来,前后五十多年,为官仅九年,在朝仅四十六天,其余时间都是讲学传道,著书立说,著有《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此外还有文集一百卷、《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著作等身,元明清三代开科取士考试一律以其注释为准。

明代三明文坛满园春色。恭靖尚书裴应章、靖边尚书詹荣、兵部尚书李春烨等名扬天下,更有宫廷画家边文进、音乐家杨表正、才貌双绝才女景翩翩等三明人活跃文坛,家喻户晓。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景翩翩,喜吟咏,善赋诗。琼姿玉貌,才艺双绝,著有诗集《散花吟》,广为人赞,给三明书香添了脂粉味。

清代,三明文坛人才缤纷。三元城关人邓文修热心修志,建宁朱仕玠、朱仕琇兄弟潜心研究古诗文,建宁张际亮被赞为爱国诗人,宁化布衣画家黄慎被尊为扬州八怪,宁化书法家伊秉绶被扬州人捧入四贤祠。

书香三明,地灵人杰。去年记者采写台湾大学原中文系主任,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学者罗联添教授时,知他是罗从彦第46代孙,感慨万千;三明文人血脉贯通,衣钵相传,书香永继。

三明历史上的入明始祖巫罗俊、陈雍、邓光布和文韬武略郑文宝、《尤川志》主编宋咸、文采出众的罗畸、南宋理学名儒刘刚中和笃志嗜学,博通经史的冯梦得以及妙莲法师、慈航法师等先贤的渊博学识,道德文章都是三明书香文化的精彩,名留青史,万代留芳。

 

红土地建工业城

 

现代三明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三明红土地培育的三明人,不忘初心,牢记宗旨,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不断取得新胜利。他们的英名和事迹,感天动地,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明是中国主要革命老区之一,全市十二个县(市、区)都是革命老区县,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三明共有38713人参加红军、有29480人参加“游击队”,仅在最惨烈的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就有3000多名宁化籍红军壮烈牺牲。三明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22000多人(在册的英烈7672人)。(注:资料摘录自原市委文明办主任杨华泰著《文明摇篮 福美三明》第2页)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三明留下革命的足迹。其中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是最具代表性的诗篇,记述了在三明这段难忘的革命历程。

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大气磅礴,慷慨激昂,充满了革命激情,洋溢着浪漫色彩,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壮美史诗,也是三明革命历史的瑰丽诗篇。“宁化清流归化”,词的第一句就把三明三个县的县名轻轻唤出,亲切自然,充满深情;“路隘林深苔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三明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踏平艰险,克敌致胜的欢快喜悦心情;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不但是对当时三明如火如荼革命斗争形势的赞扬,更是对三明美好未来的预言和祝福:红色土地不但要红旗不倒,风展红旗,而且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如诗如画的书香三明,美丽城乡。

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是书香三明最壮美的篇章,流芳千古!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成千上万三明人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忠诚之歌和爱党、爱国、为民之曲,参与这场战争的许多领导者、指挥者、参与者、见证者、知情者、支持者也写了许多回忆录、诗词、散文、随笔等。三明新四军研究会吴挺、周积源编辑的《风展红旗》《红旗如画》《放歌夕阳》等文集,收集了许多人创作的诗文书画,给书香三明增光添彩,成了三明书香中最壮烈的篇章。

解放战争胜利,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规摸经济建设开始,一批高瞻远瞩,腹有诗书,胸怀壮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看中了三明这块青山绿水、风调雨顺、四季如春的梅列盆地,朱德总司令说要“将此杀人地,变为工业城”。省委书记叶飞组织领导和专家到三明察看,决定把只有三家豆腐店的小小三元县建成福建省工业基地。于是十万建设大军集聚梅列盆地。白天歌声飞扬,夜晚灯火明亮。建设者高唱:“流血流汗建三钢,爱三明胜过爱家乡。”经过一年半努力,三明钢铁厂建成,钢花绽放!结束了福建省手无寸钢的历史。不久,三明重机厂、三明化工厂、三明纺织厂、三明印染厂等相继建成。省委书记项南登上麒麟山公园,看到三明新城道路纵横,高楼林立,生机蓬勃,欣欣向荣,高兴地对三明市委书记袁启彤说:三明是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的新兴城市。让那些说共产党没有办好事的人到麒麟山上看看。并挥毫题词:“三明三明为了人民,三明三明精神文明,三明三明大放光明”。为三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指出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

在党的领导下,三明老区人民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总结了许多好经验。市方志委编的《先行的脚步》和市咨询委主任龚人左写的《亲历三明改革大潮》都具体翔实地作了总结介绍。

 

精神文明创辉煌

 

精神文明建设是三明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19812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三明市极积响应,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取得显著成绩,1984年6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会议发出了“全国学三明,三明学全国”的号召。自中央文明委1999年开始评选“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5年开始评选“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来,连续六届都保持这一称号。还先后荣获并保持了“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在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活动中,三明人继承三明先贤的好传统、好道德:“读圣贤书”“存忠孝心”“行仁义事”。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城市面貌、市民文明素质、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已有7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84人入选福建好人榜,入选人数名列全省设区市前列。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宣传组编写,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明之路——福建省三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一书丰富、生动、翔实地记载三明市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建设精神文明的艰苦历程。

20149月,袁启彤应邀参加在三明召开的纪念全国“五四三”工作会议召开三十周年座谈会,会后收集整理研讨会相关资料编成实录文存《麒麟山的回响》,为书香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保存了一份翔实珍贵的史料。前不久刚退休的三明市委文明办主任杨华泰也编辑出版了《文明摇篮 福美三明》和《探索留印 创建有痕》两本文集,记录了书香三明人民创建文明城市的历程和经验成果。

image.png

 

书香三明春满园

 

书香三明阳光灿烂,青山绿水春色满园。

三明诗群是三明书香的精华和精彩。它是现代诗三明的地缘美学部落,是著名诗人蔡其矫倡导首创,1984年经三明市文联协调,范方联络现代诗理论家孙绍振、文学家刘登翰等人正式组群,由黄莱笙起草美学宣言,提出了“大时空、大心境、大技巧”艺术主张,实践发展了三十多年,诗群从45人发展到200多人,创作了数万首诗作,2015年成功举办了晋京研讨会。当代现代诗学泰斗谢冕教授称:“三明诗群理论很有前瞻性。中国当代诗歌最需要三明诗群这样的诗歌。”刘登翰、莱笙、林秀美、詹昌政、卢辉、赖微等三明诗群诗人、作家依然倜傥风流,青春洋溢,佳作不断。余元钱、杨国风、黄宝成、余养仲、颜新泰、谢复兴、林日上、陈金清等诗情勃发,佳作频频,仅《麟山风韵》每年刊登的格律诗近两千首。书香三明新诗红杏出墙,花红柳绿,春情洋溢,万紫千红;格律诗写作如红叶经霜,高山流水,清风明月,雅韵高扬。

三明灯谜文化也很精彩,许祯祥、方建国、蔡芳、陈明雄、黄穆灿等人驰名海內外,其中的黄穆灿编了一本《中国字谜大全》把《辞海》12339个汉字都编成字谜。新华社社长穆青亲自为其作序,称赞《中国字谜大全》是字谜书籍中最臻完美的高水平的谜书。而黄穆灿是三明化工厂一普通的工人!无独有偶,原《人民日报》福建记者站首席记者、海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张铭清原来也是三明化工厂职工。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福建电影家协会副会长邓晨曦和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何亮亮都是三明钢铁厂工人。著名作家刘登翰、诗人范方、雕塑家李维祀、名演员张静初都是从三明走岀去的才子佳人。原中青报编辑、搜狐星空评论专栏作家童大焕是当今中国最活跃的时评人之一,著有《俯仰天地间》《江湖上的中国》《冰封的火焰》《中国钥匙》等,原来是《三明日报》记者。

书香三明美女如水,才女如云。艳蓉秀美、晓莲如姬、晓晶爱兰、春兰杨丽。诗如春风,文似秋雨,书画空灵,歌舞艳丽。

长篇小说是三明文坛短项,很长时间只能看到大田苏诗布的《白鹤》飞,听三明林域生的《流水》响。前不久三明才子冯敏飞带着《男人三部曲》进京,第一部《京城之恋》—炮打响。乡土作家林域生继续埋头苦干,写完《永安笋商》,再到《金沙县》吃碗小吃就去建宁编《建莲古事》,一举打破了三明长篇小说创作的沉闷局面。

书香三明要发展,三明书香要提升,一定要学习、研究、创造新的文艺理论。三明文联组织三明市的文艺理论家们通过理性探索,寻求发现,从而反思自身创作,阐释当下人类最理性最焦灼的人与自然,个体与人类的生命归宿问题。

廖开顺先生主编的《文艺的探索与发现》是三明第一部文学艺术理论和评论文章选集,是三明文艺理论界的一次集合再出发。廖开顺的《文学的记忆》、柳传堆的《文学的使命与归真》、汪震国的《文学的情趣与理趣》、蔡建境的《审美的执着》、詹昌政的《昌政说诗》、卢辉的《诗歌的见证与辩解》、黄莱笙的《跨界话语》等,站在当代文学艺术探索和新方法运用的理论前沿,从人类学、生态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视野,反思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艺术使命,推进三明文学艺术创作向新的高度攀升。

散文是三明文坛的主流,宛如滔滔不绝沙溪水,后浪推前浪,奔腾不息,浪花不断,有朝阳丽日,有林中清泉,有红杏出墙,有傲雪红梅,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客家文化推陈出新,港澳台侨文化标新立异,收藏、摄影、书画、雕塑,精益求精。

更让三明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他们的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是出生于尤溪的经济学博士,是地地道道的书香三明人,现调首都任北京市委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冶局委员……

三明书香传千秋,书香三明香万代。

 

(本文作者系《三明日报》原副总编、市文联原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