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列区概况

e三明   2019-06-26 14:53:10     阅读

一、建制沿革

梅列区,唐代时方言称“尾历”。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建筑城堡,称“历安堡”。清朝年间以方言谐音将“尾历”改称“梅列”。

春秋时期,梅列先为吴地,后属越国,秦时属闽中郡,汉武帝时属扬州会稽郡东冶县,三国以后属建安郡。梅列境域自隋至清代皆隶属沙县。民国29年(1940年)10月,划属三元县所辖。1950年1月28日,三元解放后,梅列属三元县。此后,梅列均属三元县、三明县、三明市。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三明市区划为梅列、三元两个市辖县级行政区。1983年7月1日,梅列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对外办公。

梅列区地处三明市西北部的沙溪河谷中段的梅列盆地,东北与沙县接壤,西北与明溪县毗邻,南连三元区。梅列于1983年建区,区域面积353平方公里,辖2个镇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28个社区、23个行政村。

image1.jpg


二、发展优势

(一)梅列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祥地

作为三明市创城主城区,梅列始终坚持“好在共建、贵在坚持”的文明创建理念,为三明市蝉联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时,我区坚持把文明创建与社区善治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创新实施“1+2+3”社区工作模式,完善“社区大党委”“在职党员服务社区”“街长制”“微城管”等一系列社会微治理机制,打造社区“邻里节”“道德模范联谊会”“城市驿站”等平台,试点推行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347”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

(二)梅列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三明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梅列辖区森林覆盖率达81.26%,负氧离子为4万个每立方米,是全国的3.4倍;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16条河流主要流域水质均到达Ⅲ类以上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2%,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绿色治理方面,引导三钢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三钢集团厂区每月降尘量从2013年的26.33吨/平方公里降至2018年的10.02吨/平方公里;在绿色发展方面,2017年梅列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获得中央补助资金7000万元;在绿色经营方面,盘活林业资源资产,探索“福林贷”金融创新产品,2018年8月在全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经验推广;在绿色节约方面,科学安排用地计划,2016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并获得500亩用地指标奖励。

image2.jpg

(三)梅列是市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梅列地处三明老工业基地核心区,依托全国500强三钢集团这个“金娃娃”,2018年企业产钢1168万吨,营业收入570亿元。规划30平方公里的梅列工业新城,从市区到园区只需10分钟车程。园区内现有台明铸管、国投闽光、百特智能装备、杭萧钢构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装备制造、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装配式建筑等主导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四)梅列是全市宜居宜业核心区

作为三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梅列区交通便捷,三明机场、南北动车枢纽邻区而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81.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9%,主要流域水质均到达Ⅲ类以上标准。梅列营商环境优越,审批服务标准化走在三明市前列,2018年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1%,按时办结率100%,有力促进了区内企业经济蓬勃发展,是全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区,商贸经济、总部经济、电商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目前辖区有各类企业5300多家,各类商会20余个,形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楼宇经济群。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2.84亿元,占GDP比重为42.17%。

image3.jpg

(五)梅列基础教育质量走在全市前列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率先在全市实施总校制办学模式,搭建了多层次“1+N”总校办学模式,即“政府主导+N个总校布局”“总校引领+N个分校组合”及“一体化模式+N个特色品牌”。目前,区内共有2个市级总校、3个区级总校,已基本形成从高中教育到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总校制办学改革链条。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等称号,2018年高分“双优”通过省、市教育工作“两项督导”。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成为我区一张响亮名片,吸引了大量外地和三明各县人口集聚,我区常住人口每年新增2000-3000人,从2015年的17.9万人增长至2018年的18.6万人。


三、红色文化

梅列区现有红色文化遗址:洋溪镇农会旧址、红军井、红军养马场旧址、洋溪镇红军训练场旧址、碧溪乡农会旧址、碧溪把门石战斗遗址、碧溪乡农会旧址、碧溪把门石战斗遗址、碧溪红军路、红七军团第十九师团部旧址、红军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红军高岩甫战斗遗址、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红七军团驻扎地旧址。

image4.jpg


四、文化民俗

梅列区域民俗文化主要有: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习俗,精彩的文艺山歌、花灯、大腔戏、书法、根雕、剪纸等民间艺术;每年正月,“放水灯”、“打花鼓”、“板凳龙”成了三明市每年元宵佳节必不可少的节目;端午划龙舟,女子龙舟赛成为梅列一道亮丽风景,尤其是徐碧村盛行新龙舟下水做糍粑庆贺的习俗。

image5.jpg

image6.jpg


五、风景名胜

(一)国家4A级旅游区瑞云山风景区

位于三福高速公路三明主入口处,距市区5公里,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福建省最大的火山岩地貌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

image7.jpg

(二)国家森林公园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

距市中心1公里。总面积22320亩,2003年12月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园主要景观有95处,其中地文类景观34处,水体类景观23处,生物类景观18处,天象类景观4处,人文等其他景点16处。主要景点有:飞龙瀑、金蟾瀑、虎门崖、仙坛石等。

image8.jpg

(三)省级森林公园金丝湾森林公园

位于三明市郊北部,离市区12公里,面积17276亩,是省级森林公园。

(四)龙泉山

龙泉山景区以其龙泉寺而闻名。位于三明市西郊,距市区1.5公里。龙泉山景区内空气清新。青山起伏、流水潺潺、自然风光。龙泉寺建于宋朝(12世纪70年代),因梵堂东侧的一股清泉流入一条铁管大龙之中,犹如传说中的龙口吐水,故称龙泉寺。龙泉寺周围古木苍翠、环境静幽、深谷曲径、瀑飞龙潭,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1999年“龙泉烟霞”荣获三明八大风景之一。

(五)麒麟山公园

麒麟山公园位于三明市区中部,列东大桥东侧,始建于1976年,占地40公顷,平均海拔261.9米,山脚下是清澈而蜿蜒的沙溪河,是游览休闲于一体的山地综合性公园。1980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山腰有一块“孔子戏麒麟”的石碑,麒麟乃吉祥珍兽,故名,于1981年向游人开放。

(六)虎峰牧云

位于虎头山,虎头山“虎”字原是斧头的“斧”,因虎峰形如一把翘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为斧头山山脉连绵不绝,宛如斑斓大虎,故又被人们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传。虎头山顶峰海拔1102米,为市区最高峰,“虎峰牧云”是市区八景之一。

image9.jpg

(七)大佑山风景区

省级地质公园大佑山风景区地处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长溪村,距市区约18公里,景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76.3米。景区为典型的火山岩地貌,属陆相火山碎屑沉积火山喷发构造,表现为孤峰入云、傲视群峰的地貌。人文历史景观有齐天大圣、仙人棋盘和古刹铁瓦寺等。在农历十五日五更时,在山巅可观日月两轮东西相照这一“日月同辉”的奇异天象——三明之象征。


六、主要名人

(一)谢佑(?—1087),原居白水村(今三元区中村乡),后迁居历西(今梅列区列西)。元丰五年,谢佑随黄裳守泉南(今泉州、南安)三年,为泉南地方的安定和经济发展做了不少好事。自南宋以来,由于朝廷的敕封,谢佑的神名日渐显赫,先后被封为“广惠将军显烈尊王”、“日月盈光大帝”等封号,并赐予庙额“正顺”。

(二)罗焕堡(1890—1934),字拔云,号西园,梅列区列西村人。青年时期曾接触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学说,思想上趋向进步,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工作之余,尤喜欢写作诗文。主要诗作有《自叙》、《长歌行》、《伤乱诗》等。

(三)范寿仁(1921—1950),又名永州,陈大镇大源村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提高阶级觉悟,不久被提任三元县独立营副排长。1950年,范寿仁参加剿匪斗争,作战勇敢,受到领导的表彰。农历8月,在渔溪村贞坑剿匪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省民政厅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七、名优特产

(一)洋溪板鸭

洋溪板鸭源于全国知名的沙县板鸭,是农村传统的家庭美食,民间称为“腊鸭”。其源远自三千年的周朝。洋溪板鸭是利用农家饲养的半番鸭经烘烤风干后制作而成,一般有清香味、香熏味、香辣味三种风味。洋溪板鸭肉质营养丰富,成品状若平板、肉香味美、咸淡适中,不须加任何佐料,隔沸水蒸十分钟即可食用。洋溪家家户户均有制作板鸭的习惯,逢年过节、接待宾朋均需食用板鸭,全镇居民每年制作板鸭超万只。

(二)陈大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等地。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2012年,总投资800万元,总面积5.33公顷带保温遮阳网钢架大棚在陈大碧溪村建成,种植第一批铁皮石斛幼苗。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为一体的产业化种植模式,最终将建成三明市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2015年开劈观光展示区600平方米,建立营销平台,供游客现场参观和采购。

(三)“山明溪流”品牌烤鳗

“山明溪流”品牌烤鳗已被评选为福建省著名品牌、三明市知名商标。青山绿水,鱼翔浅底,好山好水养好鳗——“山明溪流”烤鳗富含胶原蛋白,是“可吃的化妆品”。其高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是陆上动物所不能相比的,特别是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的“清道夫”,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image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