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概况

e三明   2019-06-26 15:09:43     阅读

一、建制沿革

明溪位于三明市中部,与三明市9个县(市、区)交界。宋设清流县明溪镇(驿)。明成化六年(1470年)置归化县,隶属福建布政司汀州府。1931年,红军解放归化县,归化成为中央苏区21县之一。1933年4月,因与绥远省归化城同名,奉民国政府令改名明溪县。1956年10月,明溪和三元两县合并为三明县,隶属南平专员公署(专署设南平)。1961年10月,原三元县域设三明市,原明溪县域改称三明县,三明县隶属三明市。1964年4月,国务院批复,将三明县改名为明溪县。目前,全县辖4镇5乡、88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729.85平方千米,人口11.6万。

image1.jpg

图1 明溪全景

二、发展优势

(一)新材料产业

经过十多年培育,逐步形成以海斯福公司为龙头,带动锦浪微胶囊发泡剂、博诺安科医药中间体等项目落地。建设氟化工产业专业园,被省上列入全省氟化工专业园布局,是全省8个氟化工项目聚集地之一(《关于促进我省氟化工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工信石化〔2018〕29号)),园区污水处理厂、“双回路”供电、LNG天然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市最先提供清洁能源的园区,并对使用燃气企业按照0.57元/立方米标准进行补助。建成省氟化工工程技术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研发的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一些高端特种材料被国外大公司垄断的市场格局。龙头企业海斯福公司被省委于伟国书记称为生产出“好东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企业,被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誉为“全国氟精细化工行业的标杆企业”;公司市场前景广,与美国杜邦、日本大金、江苏恒瑞制药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8年缴纳所得税4867万元,亩均税收贡献率约41万元。

image2.jpg

图2 海斯福化工

(二)新医药产业

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来明调研时指出的把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经过十多年培育,形成以南方制药公司为龙头,涵盖种植、物理加工、生物质提取、原料药等产业业态的新医药产业链。自主研究选育优质药用红豆杉新品种(紫杉醇及紫杉烷含量是普通红豆杉10倍以上),逐步对原料更新换代,南方红豆杉优良种质选育与林下高效培育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对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团队来明开展技术攻关,运用细胞工厂法生产医药中间体,相比传统化学法生产工艺,产品转化率、纯度、稳定性更高。龙头企业南方制药公司建成国内最大紫杉醇及紫杉烷类化合物生产基地,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60%以上、国际市场份额20%,带动全县5000多农户种植红豆杉6万余亩,并推动国内紫杉醇抗癌药物价格更趋平民化,公司入选2018年中国品牌价值亿元榜。

image3.jpg

图3 南方制药

(三)新能源产业

坚持精准定位、错位发展,针对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等轻型动力锂电池领域市场大、竞争小的特点,确定轻型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方向,做精做活新能源产业。致格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项目于2017年3月签订落地协议,同年9月建成投产,与市里锂电池负极、正极以及锂电池电解液等形成从矿产原料到终端产品的锂电池产业链条,并带动锂电池环保设备、NMP纳米导电浆料、锂电池外壳及隔膜等关联项目集聚。

(四)生态硒锌产业

明溪富硒、富锌土地分别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4.22%、96.88%,被命名为“中国硒锌农产品之乡”,入选第一批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与超大集团、京东商城等对接合作,完善产、加、销链条,目前已推出生态硒锌大米、猕猴桃、淮山、茶叶、食用菌等硒锌农产品15个,累计建立基地8.46万亩;建成硒锌果蔬浓缩汁、茶叶、速冻蔬菜等加工生产线,建成硒锌农产品交易中心、硒锌农产品展示馆等,注册商标12个。

(五)生态优势

明溪是国家生态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18%,土壤富含硒、锌元素,近几年,该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打响明溪绿色品牌。推进“生态+观鸟”,深化与极飞农业合作,建设国际候鸟迁徙通道智慧管理系统,开发全球网上智慧观鸟APP,建立全域鸟类资源保护、管理、旅游大数据管理服务器,持续强化鸟类资源保护与发展,打响国际候鸟迁徙通道品牌。推进“生态+森林康养”,“互联网+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拓展消费市场,加快实施心海森林康养项目,打造以康养为主、医疗为辅,医养结合的高端康养基地,争创全域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县,打响中国红豆杉之乡品牌。

image4.jpg

图4 白颈长尾雉

三、红色文化

明溪旧称归化,是《毛泽东选集》注释中提到的中央苏区早期就占领县城的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明溪处在中央苏区版图的东部,是中央苏区的东方门户和屏障,被中共苏区中央局强调为“在战略上重要的地区”。东方军两次入闽作战,主力部队都曾在明溪战斗、驻扎过,明溪成为东方军入闽作战主要集结地和重要指挥中心。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宁清归军分区移至明溪县城,统一指挥宁清归地区的红军和地方武装。地方武装和中央红军相互配合,取得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东方战线粉碎敌人堡垒封锁线的“归化之役”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明溪县、区、乡各级建立起苏维埃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进行了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武装斗争;苏区广大干群怀着对新生政权的深厚感情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积极投身苏区建设事业,踊跃参军参战,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支前运动,为宁清归苏区、闽西苏区和中央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毛泽东先后两次到明溪,并在经明溪等县转战赣南行军途中,写下了《如梦令•元旦》的壮丽诗篇。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罗荣桓、粟裕、滕代远、谭震林等先后率领红军在明溪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生活过,进行了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谱写了光辉壮丽的革命史诗。

image5.jpg

图5 玉虚洞红军战地医院旧址


四、民俗文化

惠利夫人信俗。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又称“圣七娘”,南宋时期随夫征战,丈夫不幸病亡后,她寄居明溪陪伴丈夫亡灵,为民众治病,死后亦葬在明溪。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作诗赞颂莘七娘,民间每年六月举办活动纪念她,形成惠利夫人信俗,被列为“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mage6.jpg

图6 明溪显应庙


五、历代名人

(一)杨时(1053—1135)。号龟山,明溪县龙湖村人。历任北宋右谏议大夫、国子祭酒、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他尊师好学、为官清正、守正不阿、力主抗金,具有崇尚的思想品格和民族气节,是被誉为“程氏正宗”、“南渡洛学大宗”、“闽学鼻祖”的思想家、教育家,从明代弘治八年起从祀文庙。为典故“程门立雪”的主角。

image7.jpg

图7 杨时故里

(二)余能健(1937—)。1937年生,原籍永泰,明溪县原政协副主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他成功破解了南方红豆杉人工育苗国际难题,并成立明溪县红豆杉产业研究所。被誉为“南方红豆杉之父”。

image8.jpg

图8 余能健(右)

(三)毛新华(1952—)。1952年生,福清市沙埔镇人,现定居明溪,中国工艺美术家、中国国家级民间艺术家,集微雕、书法、美术等技艺于一身,拥有自创绝技“蒙眼微雕”,先后赴台湾、日本等地交流微雕艺术。他制作的微雕印章、茶壶等工艺品别具一格,微雕作品曾获全国首届大型精微艺术文化展会金奖、银奖,在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获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银奖。

image9.jpg

图9 毛新华微雕作品


六、名优特产

(一)明溪肉脯干

可追溯到700多年前。南宋景炎元年(1271年),时任丞相文天祥随赵昰、赵昺二帝御驾南征,由南剑(今南平)赴汀州,途经明溪并停驻明溪驿馆休整,品尝肉脯干后,颇为赞赏,肉脯干也开始成为明溪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和请客送礼的一种特色美食,在明万历年间成为著名的“汀州府八大干”之首,近现代又成为著名的福建“闽西八大干”之首。明溪肉脯干以猪后腿为原料,用手工进行削片、用特制香料制的秘方浸腌、用木炭文火精心烘烤而成,色、香、味、营养俱全,是典型的客家美食。“明溪肉脯干”获国家集体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image10.jpg

图10 明溪肉脯干

(二)明溪蓝宝石

明溪县与山东昌乐、江苏六合、海南文昌并称“中国四大蓝宝石产地”;宝石资源为三明市独有,多种宝石共生,与蓝宝石、锆石共生的有石榴石、辉晶宝石等。经勘查,探明明溪县是一个大型蓝宝石砂矿区、分布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宝石储量约34.37亿克,明溪蓝宝石与福州寿山石、华安玉一起并称“八闽名石”。

image11.jpg

图11 明溪蓝宝石

(三)明溪淮山

明溪气候、土壤条件好,十分有利于淮山的生长,是福建省的淮山主产区之一。明溪淮山品质优良,肉色雪白,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口感好,富含人体必需的10多种氨基酸和糖蛋白、甘露聚糖、胆碱,还具有高能量、低脂肪、多纤维的特点,是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蔬、药兼用的保健食品。明溪淮山先后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中国淮山之乡”称号。

image12.jpg

图12 明溪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