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赋能政务新高度!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纪实

e三明   2025-06-03 09:51:07   阅读



走进市政务服务大厅,身披“文明引导服务”红色绶带的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微笑着为办事群众指引方向……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来喜讯: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以下简称市政务中心)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最高褒奖,更是三明市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鲜活实践与丰硕成果。


荣誉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创建密码?记者深入探访,解读这份“国字号”荣誉背后的文明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强基固本
图片
筑牢文明根基


5月27日,踏入市政务中心,一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整洁的大厅里志愿者穿梭引导,智能叫号系统有序运转,窗口人员微笑服务,休息区读书角静谧温馨,宣传屏上文明标语滚动闪烁……这一幕幕,是这个中心将“文明基因”融入政务服务的鲜活图景。


值得赞叹的是,尤先生因材料不全犯难,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肖慧玲耐心协助,让他“只跑一次”就办妥业务。次日,一面写着“全程微笑,服务热情”的锦旗,道出了群众的认可。


这份认可源于过硬的实力与持续的耕耘。婚姻登记服务中心2024年荣膺月度“示范窗口”10次、季度“党员示范岗”3次,5人次获评“效率之星”“服务之星”称号。


成绩从何而来?市政务中心高度重视队伍专业化建设,30名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省行政办事员等级认定考试,实现核心岗位100%“持证上岗”。常态化开展政务知识竞赛、服务礼仪培训、“晨夕会”经验交流,以赛促学、以训提能。今年以来,组织各类培训80余次,周、月考核40余次,考核合格率100%,彰显了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


文明创建非一家之事。市政务中心自觉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一盘棋”,严格对标全国文明单位考评体系,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创建责任。强化与入驻部门的协同作战机制,在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并联审批改革中凝聚强大合力。深化与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文明共建,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等志愿活动,将文明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党建是引领文明创建的“红色引擎”。中心坚持“党建+文明创建”机制,把支部建在服务链上,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先锋队”,引导党员在志愿服务、审批攻坚、帮办代办一线走前头、作表率。


同时,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每季度评选“文明窗口”“服务标兵”,精心打造文明服务文化墙,营造出“人人参与、处处文明”的浓厚氛围。


图片
改革提效
图片
书写文明答卷


“40分钟就完成了土地出让金缴交、房产过户等手续,你们服务真周到!”4月22日,三元区富文新村宋老伯家中,市政务中心工作人员蹲在老人膝前核对材料的场景,成为“移动窗口”服务的生动注脚。


因腿脚不便被困家中的老人没想到,一个求助电话后,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税务三部门工作人员携便携式设备上门,将政务服务窗口“搬”进了老人的客厅。


这支由84名党员和业务能手组成的队伍,身着红马甲,常年奔走在社区、企业和工地,从材料预审到审批办结全程跟踪服务。


“我们把帮办代办成效纳入单位及个人考核‘硬指标’,就是要让‘全周期贴心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汉斌的话语,点明了这支队伍成为城市文明风景线的深层原因。


服务发展大局同样高效。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政务服务直通车”驶入开发区,这个中心组织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服务专班”提前介入、现场办公。“原本需要跑多次、耗时近半个月的施工许可流程,现在通过并联审批、跟踪督办,3天就拿到了批文!”三明市明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学喜感慨。


而这样的高效服务,还体现在企业信息变更窗口。“现在办变更手续怎么这么快?”市民吴女士曾疑惑:过去需要往返多窗口的企业法人变更,如今通过线上申报系统十分钟即可完成。这得益于推行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81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掌上办”“视频办”等新模式让审批如网购般便捷。


一组数据印证市政务中心改革成效:今年以来,全市469项事项实现“数据最多采一次”,审批时限压缩率达93.23%,“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99.71%。通过“绿色通道”和上门服务,为特殊群体和重点项目节省审批时间超60%。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99.9%的高位,收到群众表扬信、锦旗30余件(封)。全类型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约83%,行政许可类全程网办率达78.7%,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如今,全国节约型机关、全省节水型单位等荣誉称号,为这场政务服务改革贴上了闪亮的文明标签。


图片
志愿护航
图片
传递文明暖流


“宝宝别着急,阿姨陪你等爸爸好不好?”去年4月22日,市政务中心一楼出入境办事区,一个两岁左右的孩童正焦急踱步,交通违法处理窗口的陈明霞见状,立刻下蹲柔声安抚。随后,工作人员把孩子带到母婴室,用故事和玩具驱散不安,并多方努力寻找孩子的家长。30多分钟后,气喘吁吁的父亲王先生紧握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小窗口”也彰显着城市大文明。无障碍通道、绿色通道、辅具共享服务点等设施完善齐备,轮椅、医药箱、老花镜等便民物品触手可及。专设的帮办代办窗口为老年人、残障人士、孕妇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让政务服务“无碍”更“有爱”。


如何让文明之光普照更多角落?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该中心机关党委联合三元区徐碧街道碧湖社区、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单位,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民警带来的“绿色成长 生命无毒”讲座让居民们听得入神;讲座后,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迅速分散到社区各处清扫垃圾、规范停车秩序,尽管汗水浸湿后背,笑容却始终洋溢在脸上。“能为文明城市出份力,心里特别踏实!”志愿者邱红曼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文明的接力棒持续传递。在“捐我热血 呵护生命”无偿献血活动现场,市政务中心大楼前的献血车前暖意融融。医保窗口负责人陈罕撸起袖子笑着说:“这是我第4次献血了,每次400毫升,献完感觉浑身是劲!”当天,共有20余名工作人员踊跃参与,累计献血量5700毫升,颗颗爱心汇聚成暖流,为生命续航。


从服务大厅到社区街巷,从献血现场到帮扶村落,市政务中心的志愿服务早已融入日常。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的“红马甲”搀扶老人办理业务,周末便民窗口解决上班族请假难题,60余名党员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咨询引导等工作。


2024年5月以来,市政务中心办理帮办代办业务2800余件,让“服务我用心,满意在中心”的全国首批机关优秀服务品牌愈发闪亮。“倾情服务,马上就办”的政务新风,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从“一站式”集成到“一条龙”帮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市政务中心以文明笔触书写“为人民服务”答卷。“‘全国文明单位’是新荣誉,更是新起点,中心将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成果,以‘最好服务、最佳体验’为目标,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三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政务动能、擦亮服务窗口文明底色。”市政务中心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文字:全媒体记者 徐尔文 通讯员 毛荣光

图片: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

新媒体编辑:林红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