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三明黄金凤、蒋际君上榜2025首榜 “中国好人”

e三明   2025-06-25 13:01:03   阅读


6月24日

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河南省安阳市举办


现场发布了
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

福建共有7人上榜
其中,三明


黄金凤

入选“助人为乐”好人


蒋际君

入选“敬业奉献”好人


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助人为乐

黄金凤:爱心助学18载 为21个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图片





黄金凤,女,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明溪县供电公司职工。黄金凤热心公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18年里为21个困难学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她始终坚持助人为乐,无时无刻不在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动着身边的亲人、同事、受助学生。黄金凤曾获福建省女职工标兵、“福建好人”等荣誉。


飞信传情 一封跨越3100公里的来信

  2007年6月21日,黄金凤收到了一封来自3100公里外的来信。写信的人叫伊西(化名),小姑娘在信中用稚嫩但端正的字体,一笔一划地写道:“祈愿您健康长寿,我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永远等着与您相见的日子——您再造的女儿。”收到来信,黄金凤内心很是激动,她连续多年的捐资助学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2007年3月,黄金凤偶然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看到一个“格桑花西部助学”志愿者活动的短片。视频中孩子们瘦弱矮小,但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对世界的好奇和对学习的渴望。彼时初为人母的黄金凤不由得心里发紧:“我看着他们住在那么破的地方,吃的根本看不出那是什么东西,我想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上网查询,她与该项目的负责人取得联系,成功加入到捐资助学公益事业中去。2007年至今,18年来,黄金凤先后资助了21名贫困学生,大部分在青海玉树、西宁湟中、乐都等地,有10名学生顺利考上大学。黄金凤作为一名基层供电单位普通职工,她的经济条件不算十分富裕,但她仍旧坚持每月捐赠助学款,每年花费在助学上的费用有6000余元。

 光阴荏苒 一朵永不凋谢的格桑花

  “格桑花”,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美好和幸福”。黄金凤一直珍藏着一双鞋垫,上面纹着色泽艳丽、不会泛黄凋零的格桑花。它来自一位手工技艺高超的藏族老人,一针一线亲手勾画而成,跨越数千公里送到了黄金凤手上。不知老人在勾勒时熬灭了几盏油灯,又密密地缝进了多少爱与恩,只为表达感谢黄金凤对自己孙子的资助。

  黄金凤捐资助学的18年里,孩子们寄来的书信与明信片厚度已经达到20多厘米。考上了大学,有了手机,孩子们与黄金凤联系更方便更频繁了。她们亲切地和黄金凤视频,说自己学校的趣事,商量报什么专业、考什么学校……黄金凤资助的21个孩子,有的成为医生、护士,有的成为人民教师,回到家乡,像黄妈妈那样,将求学的希望,重新在大山里点亮,持续传递着光和热……

发光发热 一场以爱为名的接力

  在母亲多年捐资助学的影响下,黄金凤的亲生女儿润玥也耳濡目染,从小就十分懂事。知道母亲省吃俭用是为了让远方和她一样大的孩子们有书读,润玥养成了攒零花钱的好习惯。她还想要在暑假的时候,代替生病的妈妈,去见一见这些素未谋面的“兄弟姐妹们”。黄金凤资助的首名贫困学子,后来成为一名临床医学的在读生。他深深感激黄妈妈对他的关爱,从大学期间就利用课余时间做义工、当志愿者,把无私的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关节变形的手指、藏不住的白发,一条洗到抽丝的棉麻围巾,这就是大家对黄金凤的印象。在同事的眼中,黄金凤是一个节省得有点“抠门”的人。但就是这个“抠门”的人——在18年里点亮了21个困难学子的求学希望之光,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

  黄金凤的事迹渐渐被大家知晓,同事们在敬佩之余,也纷纷身体力行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有的捐资,有的出力。截至2024年,在黄金凤的带动下,国网明溪县供电公司有7名职工已加入爱心助学志愿服务团队,累计帮助32名困难学子募集、申报助学补贴7万余元。


敬业奉献

蒋际君:小学教师致力科技育人 点亮乡村少年科学梦



图片





蒋际君,男,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副校长。近二十年,蒋际君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组建团队并主持十余项省市县课题,受邀在多地科技教师培训中主讲20余场。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级科技赛事中斩获200余项大奖,近百名乡村少年成长为科创小能手。蒋际君曾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钻研科教 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2009年,蒋际君有幸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机器人竞赛辅导员培训,初次邂逅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世界。回来后,他满怀激情地向校长提议,迅速购置了设备,创立了机器人工作室,从此边自学边指导学生,踏上科技教育的征途。次年,他带领的学校队伍首次出征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便以福建省唯一代表的身份,在小学组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中勇夺一等奖,崭露头角。

  为了更广泛地推广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小学以蒋际君为核心,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人工智能教研团队。他们精心编写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和《小创客——玩转Arduino开源机器人》等校本教材,采用图文、视频、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团队还创新开发了ScratchTu1.0专用编程软件,作为Scratch的底层平台,极大地便利了学生的编程学习。同时,蒋际君个人力作《人工智能通识活动课程(初、中、高)》三部曲也在2021年3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为有志于科学教育的同仁们铺设了一条快速通道,让更多孩子的科技梦想照进现实。

坚守科教 培养科创“小能手”

  机器人竞赛主要是利用零散的乐高、控制器、电机和传感器等配件,经过设计、搭建、编程,组装成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快速巧妙地完成物品携带、释放、移动、颜色识别等指定任务。在这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与优化,只为在有限的配件下,节省那宝贵的一秒。学生们还需灵活调整参数,应对现场变化,参与技术与论文答辩,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还深化了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在蒋际君的悉心指导下,人工智能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们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显著提升,团队协作精神蔚然成风,更有佼佼者凭借这份经历,迈入了北大、哈工大等高等学府的大门。

  疫情防控期间,蒋际君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编程技术,创新开发了二维码乘梯系统,实现了无接触乘梯,为科学防疫贡献了一份力量。尤溪县实验小学自2019年起,便作为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不断探索前行。自2019至2022年,连续四年被评选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单位,2023年更是被确立为福建省基础教育(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基地校。

推广科教 点亮乡村少年科学梦

  不久前,在尤溪县八字桥乡文化站,蒋际君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乐趣与启迪的机器人科普课,并展示了他的最新研发——方舟号智慧小车教育套件。孩子们兴奋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编程,太有趣了!”“原来机器人动起来需要这么多部件啊!”

  蒋际君深知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于是设计出了方舟号智慧小车这一教学教具。这是一款集简易机器人与丰富教学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产品,外部可3D建模打印,内部则配备了液晶屏、传感器等基础配件。它不仅满足了机器人基础知识的教学需求,还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成本。蒋际君慷慨地将这一优质的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分享给乡村学校,定期组织送教送培活动。近五年来,他带领“劳模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深入乡村中小学,为尤溪县的农民工子女、偏远乡村的少年儿童带来了二十余场科普活动,为这些信息化薄弱的学校普及了人工智能课程。

  自2019年起,蒋际君还承担起尤溪县人工智能竞赛的规则制定、师资培训和竞赛组织工作。他以身作则,对科学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了乡村中小学的科技教师。在他的帮助和影响下,尤溪县多所中小学校开设了科技类校本课程,自主组队辅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为乡村少年点亮了科技梦想。


完整榜单如下

图片



新媒体编辑:林红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