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光,行走在市区麒麟山中,暂别熙攘人流,花木簇拥。
沿着长廊前行,柳暗花明,每一扇窗口就好似一幅花屏,令人感到十分惬意。
建设这美丽的麒麟山公园背后也有一个美好初衷。1980年9月9日,在麒麟山召开筹建公园会议,决定在这600亩荒山上,兴建麒麟山公园。建设期间,时任市委书记袁启彤每天早晚都要上麒麟山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一天,他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讲起了为什么要建设麒麟山:市里现在有江滨公园可以供老人散步、打太极拳;三明广场有儿童公园可让小孩子玩;我们把麒麟山公园建起来,青年人休闲娱乐也有去处了。
麒麟山公园1981年建成,建成后不久便是中秋节。中秋节当晚,市民们涌上麒麟山公园观灯赏月,歌舞联欢,麒麟山公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袁启彤书记下山的时候欣慰地说道:“看到群众这么高兴,这么满意,我放心了。”
新落成的麒麟山公园,各种亭阁依山而筑,亭型有三尖、六角、方形、楼台、引廊等。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间。早期的麒麟山公园有两个项目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是湖面划船,一个是乘坐索道吊椅。水禽湖为人工所凿,占地3亩,清澈见底。钢筋水泥构成的五曲桥横卧在水面,人来人往,而电动游龙昂首环游在桥畔,犁起道道水花,丁香、碧桃、竹柏等环绕湖岸,令人赏心悦目。
“麒麟索道”是省内游览区最早投产使用的吊椅索道。索道飞临东北两峰的峡间,全长625米,吊椅40多个,距地面最高3米。由冶金部有色金属设计院设计,三明重机厂制造,省安装公司一处施工。著名的散文家何为曾在《重访三明》一文中写道:“在滑行中悠悠然凌虚御风,脚下的山景不断延伸又不断扩大,乃忆及在日本札幌市藻岩山上乘坐索道吊椅的情景。”
当年市民乘坐索道情景
下了索道,离山顶就很近了。跨过亭廊式的飞虹桥,穿过高耸的松林便到了山顶。山顶的麒麟阁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角六层阁楼。人们“登山必登阁”,凭栏远眺,三明新城尽入眼底。1984年,全国“五四三”会议在三明召开。中央“五四三”活动指导委员会常委廖井丹再到三明,坐在麒麟阁上,看麒麟山下满园春色,灵感萌发,挥毫泼墨写道:“重来三明市,再登麒麟山,别来不过七百日,城市人民面貌大改观。惟愿其努力,创造新经验,把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向新阶段。”最后还奋笔疾书“三明三明,大放光明”八个大字。
麒麟山上,松青竹翠,梅香花艳,历届市委、市政府先后修了纪念“五四三”的543级石阶,翻新改造了麒麟阁,新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如今的麒麟山更美了,成了怀念三明先辈的所在,成了展望三明新貌的观礼台。明天的麒麟山更值得期待。
来源:三明市档案馆
新媒体编辑: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