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 | 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三明这个学校很用心!

e三明   2020-11-21 14:07:37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

“叮铃铃铃……”上课铃声响起,永安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正在课间欢乐活动的孩子们立刻安静有序地返回教室。这点滴之处,折射出养成教育给这所学校带来的变化。

永安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16年,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为孩子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一体两翼”办学特色,在百年底蕴与传承的岁月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小学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是习惯养成。”永安市实验小学校长张济德说,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养成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致力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阅读养成——

以图导读,提升阅读能力




江雪老师讲授思维导图运用方法

1116日,二年级(5)班的教室里,语文教师江雪正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课,学生们专心听讲,踊跃发言,不时传来欢笑声。

“我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课很有趣。”课后,学生蔡乐璇还沉浸在精彩的课堂氛围中,“以前我经常记不住课文,现在上完课就能背下来了!”

语文课为什么如此受欢迎?“老师通过思维导图,不仅让我们掌握了课本的知识,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8岁的魏林昊说,“现在我爱读书,平时我会看很多的课外书。”

让阅读成为“悦读”,这就是永安市实验小学践行“以图导读”阅读课堂教学的成果体现。

“很多孩子刚进入小学阶段时,写作、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弱,通过‘思维导图’训练,更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是江雪学习“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初衷。

 学生思维导图作品

什么是思维导图?江雪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让学生共读罗尔德•达尔的作品《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除了让学生阅读文本外,她还抛出了系列问题:“你对作者了解多少?他还有哪些代表作?世界各国如何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通过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呈现阅读成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模式教学中,教师引出话题,学生据此发散思维,在教学双方的探讨中不断生成新知。”江雪从2016年开始学习思维导图教学法,让学生依照关键词,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观点,在互动中绘制思维导图,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

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江雪将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分门别类整理成册,用于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学方法。记者打开这些图文并茂的“作业”,孩子们放飞思绪和个性化的选材,让人眼前一亮。

如今,永安实小“以图导读”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成果,已逐渐凸显。

目前,全校已有6位语文教师的论文发表在CN刊物、《学生周报》等;学校派出教师在地区和县级开设观摩课,或进行主题阅读教学交流、送课、开设讲座;有16人次在各级各类的研训课、公开教学中获一、二等奖……

“思维导图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关键点,思维构建更加清晰,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和动因。”从事语文教学23年的赖月琴老师说。去年,她所带的毕业班语文成绩在永安市名列前茅。




行为养成——

国学经典,浸润成长之路




钟溢轩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进入百人团
10岁的钟溢轩是永安市实验小学四年级(2)班的学生,去年,热爱传统文化的他,成功进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百人团,成为很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从一年级开始,我每天坚持读书1个小时,这样才能确保一定的阅读量。”钟溢轩分享他的学习习惯,“我喜欢读很多种类的书,尤其是古典书籍。”
“好习惯,好读书。”这是永安实小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培养目标,也是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活动。
以读促养,德智并修。为传承国学精粹,永安实小依托学校百年的文化底蕴,掀起了诵国学、学国学、看国学的热潮,并将诵读经典、课堂教学、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4个方面,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将阅读经典和养成教育并修,促进良好习惯养成,提高道德修养。

国学诵读
“每周一节课,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提出不同学段的诵读要求,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熟读国学经典篇目。”永安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王阿海说,学校注重学生内涵发展,让国学育人铸魂。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永安实小还将提高学生语文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并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福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称号。
好习惯,要坚持,也需要激励。永安实小通过发挥榜样的力量,使其成为孩子习惯养成的精神激励力量。
这股激励的力量,正通过“少年先锋卡”承载。这张小小的卡片,从纪律、上课、作业、成绩、礼仪等12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每月再评出“获卡之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目前,这一激励机制已形成多元化、动态的评价体系。
“如果表现好,课堂上老师直接给我们颁发‘少年先锋卡’,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励。”永安市实验小学六年级(2)班的宋悉灿说,“拿到了‘少年先锋卡’后,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学习养成——

网络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课堂认真教学

书,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永安实小教学楼的楼梯口,这几个字格外醒目,在这个小小的读书角,六年级(2)班的陈含希经常和同学们在这看书。

陈含希喜欢读书,也渴望读好书。以前她经常去图书馆找好书,现在她是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获得老师和同学推荐的好书。她发现空间里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可以发表自己的优秀作文、学习心得,是一个很好展示自我的平台,还能查找到各种学习资料,这里已成为她宝贵的学习资源库。

“老师把预习导学、课后习题发送到我的空间里,课前我们可以点播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记录下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解决这些问题,课后我们运用空间完成课后习题,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陈含希说。

这些都得益于永安实小“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三通两平台”政策指导下,永安实小以网络空间为突破口,运用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探索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

“小学校大空间”,百年老校因此焕发新的生命。2020年,永安实小被教育部评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班级网络空间运用

教材资源、课前导学、互动课堂、课后作业……永安市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齐小燕充分运用网络空间进行资源存储、课堂教学、家校互动,资源共享。“网络空间不仅实现了智力资源共享,也促进了师师、生生、师生的互动协作,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齐小燕觉得,这个平台很好地发挥了教学助手的功能。

“最重要的,我们利用空间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齐小燕看来,这个平台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之间形成的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依托网络空间建设,助推学生自主发展。“在空间上可以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宋悉灿说,他喜欢浏览其他同学在空间写的日记,也经常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丽萍   魏兴谷  黄文忠   

新媒体编辑:施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