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县区青州镇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瞄准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因地制宜推广“沙县糯山药”种植,倾力打造五百余亩“沙县糯山药”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全面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一、“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架构,实现抱团发展
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农户与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青州镇党委政府牵头,通过引领带动,广泛吸纳种植能手、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成立了夏英家庭农场,以撂荒地整治为契机,积极发展高产值的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解决了大面积农村土地撂荒现状。今年,共种植糯山药500余亩,带动10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
“沙县糯山药”示范种植基地
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发展模式,实现销路通畅
青州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糯山药产业与耕地流出、抛荒地整治工作相衔接,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政府牵头,公司提供种苗及技术支持、后期收购,农户参与种植经营,引导农户签订“沙县糯山药”产销合同,按照“保底价+市场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统一收购,让种植户不再为产品销路发愁。去年,青州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福建琉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订单糯山药500余亩,并约定保底收购价格,暖心解决了农户种植后顾之忧,让农民进行种植既有保障又能增收。
琉森公司工作人员(左)、农户(中间)、三明市农科院工作人员(右)
三、“软件+硬件”共同出力,实现三产融合
由党委政府牵头,与市农科院、琉森公司合作,继续选育优质种苗,改善提高“沙县糯山药”产品营养价值功效,琉森公司注册商标“森青品糯”,实行“一品一码”溯源机制,申请省级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提升产品附加值。“硬件”方面,建设糯山药健康体验中心、选址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公司,配套智慧冷链库、冷链物流,购置选切、包装系统等设备,逐步完善“沙县糯山药”三产融合基地。通过各环节相互配合,“软件+硬件”共同出力,实现三产融合,产品附加值大梯度跨越,农民收入翻番。
“沙县糯山药”健康体验中心、农家饭庄
“沙县糯山药”培育工厂
沙县区“糯山药特色小吃·菜肴”烹饪大赛比赛作品
新媒体编辑: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