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再出发 | 数字科技青睐尤溪红茶

e三明   2022-07-09 22:59:09   阅读

  近日,由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尤溪县政府联合主办的2022年红茶文化节暨“尤溪中国数字红茶城”启动仪式举行。仪式上,尤溪县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福建茶文化经济研究中心、尤溪红茶科技小院等签约,致力共同打造“尤溪中国数字红茶城”。


    尤溪县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产茶历史悠久,红茶品质独特。近年来,尤溪县以科技兴茶,依托尤溪红茶科技小院,成立“两茶”产业创新研究院,推动数字科技与茶产业有机融合,进一步叠加尤溪茶叶品质效应,推动尤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茶园里的无人机和爬山轨道交通



数字科技走进茶乡

    台溪乡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几乎家家户户种茶。但由于制茶设备价格昂贵,更新换代快,不少茶农无力独立购买。


    今年4月,尤溪县供销社争取到省供销总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茶叶色选共享车间项目,通过县乡联合协作,在当地建起了茶叶色选共享车间。


    “这台五层茶叶共享色选机,每小时可以精准分拣500公斤茶叶,若人工分拣的话,需要400人。而千斤以上,每公斤茶叶仅需2元设备使用费。目前,共享车间面向全县使用,预计每年可为茶企节省精制费用超50万元。”尤溪县供销社主任黄文良介绍。


    尤溪县茶产业面积大、产量高、基础好,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之一。立足进一步推动茶产业的破局发展,2021年,尤溪县成立“两茶”(茶叶、油茶)工作小组,将“两茶”作为乡村振兴六大十亿特色产业群加以推进,全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


    “我们确定‘建基地、扶龙头、提质量、创机制、打品牌、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235’‘两茶’产业发展工程,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资金安排等方面优先保障‘两茶’产业发展。”尤溪县“两茶”工作小组组长柯德忠说。


    2021年3月,由福建省科协牵头建设的尤溪红茶科技小院揭牌,由全国茶学学科带头人杨江帆教授担任首席专家,5位资深教授以及相关技术骨干组成工作团队。通过专家、硕博士研究生合力,围绕茶园生态、茶叶品质、茶叶功能成分、茶叶品牌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叶乃兴,是尤溪红茶科技小院专家之一。一年多来,他带领技术团队就尤溪茶树品种资源,开展茶树品质化学研究。


    “我们在汤川、坂面等地发现了高茶多酚、高生物碱含量的茶树种质资源。目前,正在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基因分析、品质化学鉴定。”叶乃兴说。


    由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组建的技术团队,在尤溪县光兴茶园开展茶叶土壤、品质和碳汇等方面研究,成效初显。“今年,我测试了茶园土壤的pH值,结果显示,土壤酸化现象得到了改善。茶叶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茶叶品质明显提升。”技术团队成员郭豪说。


    产学研合作,互惠共赢。“对企业而言,茶园里有任何技术问题都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对研究团队而言,拥有了可实操的场地。”光兴茶业负责人叶光兴说。在技术团队的帮助下,企业拥有了茶叶公共推广品牌,建立起红茶指纹图谱,实现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


    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基础上,尤溪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积极对接茶叶生产企业,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将54家茶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


    消费者通过手机微信扫描茶叶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茶叶的“原料基地——生产过程——仓储——质量检测——产品销售”等综合信息,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确保了每一盒茶叶舌尖上的安全。


    规范生产加工、精准培育品牌、活跃市场营销、深入文化挖掘……多措并举,2021年,尤溪县茶园总面积8.38万亩,产量达1.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5亿元,带动4.5万茶农增收致富。

图片

图片

自动化沏茶机


图片

智能泡茶机器人演示


搭乘“数字化”列车

    只需轻点几下,不到一分钟,就能品尝到一杯香气四溢的茶饮。2022年红茶文化节暨“尤溪中国数字红茶城”启动仪式上,以智能化冲泡方式迎合新茶饮消费需求的“泡泡茶机”,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眼球。


    当天,福建三明华达茶叶有限公司与传茶科技、福茶网签订尤溪“泡泡红茶”产品生产协议书。“由茶企提供茶叶原料,公司通过标准工业技术手段,再将茶叶加工为茶泡泡(茶胶囊)出售,预计每年可帮助尤溪茶企销售2万吨干茶,可带来新的经济效益300万元至500万元。”传茶科技副总经理卢常喜说。


    活动现场,尤溪“两茶”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授牌成立,中国数字红茶城、尤溪县生态茶园核心示范区建设等5个项目正式签约。现场演示了智能泡茶机器人、茶叶新机具等创新数字产品,全面展示了尤溪推进茶产业生态化、数字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蓝图绘就,实干为先。当日下午,40多位茶界专家学者、各行业代表就“高效生态区域农业提质增效”和“尤溪中国红茶数字化建设”展开研讨,为尤溪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把脉支招。


    “尤溪茶产业以数字化为新的起点,使生产、产品和终端等各环节通过数字有机连接。不仅有利于提高知名度、美誉度,还能促进茶产业与消费者间的联系,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有助于尤溪开拓茶产业市场。”省科协副主席、尤溪“两茶”产业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杨江帆说。


    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吴瑞建提出建议,通过大规模培训茶农,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尤溪红茶科技小院、“两茶”产业创新研究院的作用,建设茶叶标准体系,进一步讲好尤溪茶故事,打响尤溪茶品牌。


    “‘尤溪中国数字红茶城’建设是尤溪茶产业转型的新起点,将从茶叶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文化等各环节入手,打造全链条数字化平台,赋能茶产业发展全流程。期待未来能以茶产业数字化发展为示范,带动区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柯德忠说。 

图片


记者  吴文凯  尤溪记者站  肖  丹  王  琨  文/图

新媒体编辑:邓怡虹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