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深入挖掘林畲镇石下村、嵩溪镇元山村、龙津镇拔里村、龙津镇大路口不同特色和文化,提出了“石下芬芳俚”“元山原味好”“拔里集美时”“大路清韵间”为文化ip及品牌塑造的规划,将清流县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线定位为“俚好时间”,寓意在最美好的时间、遇到最美好的自己、体验最美的风光。
大路口村地处清流县城乡结合部,距离县政府所在地 10 公里,辖 4 个村民小组、8 个自然村,176 户 766人。今年以来,大路口村按照“大路·清韵间”的总体定位,以“党建+产业”作为总体谋划思路,聚焦“六路”,推动市级重点示范线项目建设,努力打造集学习、教育、参观、研学、休闲等功能为一体教育研学基地典范。
大路口村党支部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在大路口村调研时的嘱托,以党建富民强村为工作主线,提出“党建+产业”的发展思路。打造“三明实践”教学基地,提升中心街道,全年共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培训15次500余人,营造习近平新时代“清韵”红色文化学习氛围。
大路口自建村以来,通过成立柑桔批发公司,走出了“营销促果”之路;开展村企共建,走出了一条“五共五促”结对双赢的新路子,几十年的发展之路,有力体现了大路口人始终向前奋进发展的精神。通过对进取精神的提炼,催生“奋进之路”,利用“清韵”学堂拓展区(后山步道)以浆土路及木栈道形式建设步道,全长大约300余米,增加竹韵学习交流园区、竹韵拓展基地和研学基地等功能,建设村企共建园,建成集中展示大路口村与县属两大重点化工企业从村企对立—村企僵化—村企共存—村企共建—村企共荣全过程的综合性展馆。
大路口村作为市、县、乡(镇)三级纪检挂钩联建单位,强调党风廉政建设正当其时,而且大路口村历年来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清廉为之保驾护航。因此,以廉洁文化为切入点,打造“清韵”学堂 (廉政文化中心),包含廉政教育基地、廉政之路步道廉政文化拓展等内容,满足以“习近平新时代红色清韵文化”为核心的党政廉政学习区、互动交流区、学员食堂等功能,促进村财增收。
大路口村围绕“五大振兴”理念和“二十字方针”,理清了以“支部引领立潮头,‘五路’走进新时代”和“总书记嘱托立心间,大路口力求新作为”为主线的发展思路,通过“村企共建”为每个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90元养老补助金,70周岁以上老人的补助标准则提高到260元,为村里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大路口村部周边提升工程、大路口庭院整治建设工程以及莲垅山步道等系列构建“幸福之路”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大路口村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毛竹、养蜂等主导产业,种植花卉、苗木面积850亩;积极引进多肉种植基地,同时与嵩口镇高坑村施行“跨村联建”,整合两村产业资源,持续开展全域项目多元发展,2021年村财收入达到5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869元。以大路口村主导产业为基础,建设多肉基地及花卉集中种植区观赏木栈道、花卉物流交易中心,打造电商产业园、多肉销售直播间及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导览、讲解、农特(多肉)产品展示、周边文创产品销售等服务,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大路口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聘请3名保洁员,分类处理村内干湿垃圾,保持村内环境卫生整洁。现有林地4.2万余亩,背靠莲花山脉,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距大路口村部3公里处建有莲花山生态保护展馆。通过利用莲花山生态馆资源,形成生态资源共建,持续发展“生态之路”,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农村。
新媒体编辑: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