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第一线 | 14天战“疫”日记!记录三明逆行者郑学友在武汉的白天与黑夜……

e三明   2020-03-05 17:13:20     阅读

   2月15日,三明市第一医院梅列分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郑学友同三明市第三批医疗队的队员们一道,出征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战场。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人大代表,我责无旁贷,一定不辱使命,为这场战‘疫’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出征前,郑学友一遍一遍地练习穿脱防护服。

2月28日,是郑学友抵达湖北武汉支援的第14天。两周以来,他每天都用一张照片、一首歌曲和寥寥几笔留下记录。郑学友在武汉的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他的战“疫”日记。




2月15日  福建 晴——武汉 雪

《驼铃》

要出发了,上车时看着领导、同事、家人饱含担忧的送别眼神,一首《驼铃》在耳畔响起……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任重道远多艰辛,洒下一路驼铃声,山迭嶂,水纵横,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




2月16日 武汉 雪

《老父亲》

看窗外雪花纷飞,独自在外的我,面对阴霾笼罩下的武汉城,内心一首《老父亲》在飘荡:“看着窗外的雪花,思绪飘向了老家,想起了父亲的背影,想起了年迈的他……我的老父亲,看着你长满老茧的手,淌满岁月的泪滴,我的老父亲,一生最爱的你,你铺平我人生的坎坷路,你带走岁月的风雨......”


2月17日 周一 武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牢记使命

福建援鄂临时党支部成立,三明分队全员火线申请入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响彻驻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出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2月18日 周二 武汉

《睡在上铺的兄弟》



驻地搬入中国地质大学,看着空空的上铺,想着同学们均在抗“疫”一线奋斗着,唱一曲《睡在上铺的兄弟》,表达改善战“疫”环境的轻松:“还有我睡在上铺的兄弟,多少苦难曾经一起扛……昨天的诺言,来不及思量,把你写进诗的每一行,说声珍重,飞到远方……”


2月19日 武汉 阴

《血染的风采》

因住在前驻地,床上用品1个多月未更换,引起全身过敏,发着低热,担心“中标”了,彻夜瘙痒(注:第2天服用抗过敏药后,下午就缓解),当时想着敏感的爱人,年迈的母亲,只有一首歌可以表达:“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2月20日 武汉 阴

《爱是人间最美的春天》



第二次出舱,患者已满舱,乐观的、焦虑的、不配合的……我们耐心疏导后已基本稳定下来。一路上小声哼起了《爱是人间最美的春天》:“总以为你的工作很平凡,总以为你的付出很简单,当你舍生忘死面对病魔的挑战,我才读懂这白衣天使的内涵……当你竭尽全力托起生命的瞬间,我才理解这救死扶伤重如山……”


2月21日 武汉 阴

《社会主义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种防护物品、生活物质源源不断到来,真是温暖鼓舞人心。此刻不高唱《社会主义好》都不行:“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被打倒,新冠病毒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


2月22日 武汉 阴 10℃

《为了谁》

      这种天气,穿上全武装防护工作6个多小时就会出现如图所示衣服湿透的状态,头晕、胸闷、耳鼻压痛等就更不用说了。“不用问我是谁,也不要问为了谁,一身汗水可减肥~~防护服裹全身,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家园安危,知道战友苦和累......”


2月23日 武汉 阴

《祝你生日快乐》

今天队长带领全体队员,给一周以来过生日的队员庆祝生日。在操场上,没有蛋糕,没有鲜花,没有礼物,只有一个口罩,一声祝福,一句感言,还有一首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歌声飘荡,伴着手机闪亮灯光摇曳。



2月24日 武汉 农历二月二

《学习雷锋好榜样》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志愿者给我们理了个蘑菇头,好兆头!感谢他们,武汉随处可见的热心志愿者。《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么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放到哪里哪里亮,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2月25日 武汉 阴

《歌唱祖国》

      今天有一个好消息,截至今天上午,光谷方舱在全体队员努力下,已治愈出舱166人,全体队友开心齐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2月26日 武汉 星期三

《天之大》



儿行千里母担忧,行前不敢告知老母亲,安顿后打了几次电话。今天在舱内知道许多患者一家几口人均隔离在不同的定点医院,感同身受,忍不住给母亲视频一下,心头涌现《天之大》:“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想你了,静静淌在血里的牵挂,妈妈你的怀抱,我一生爱的襁褓,有你晒过的衣服味道……爱太长,长过天年,幸福生于会痛的心田……”


2月27日 武汉 阴

《铿锵玫瑰》



下夜班了,唱首《铿锵玫瑰》解乏:“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再苦再累,无惧无畏……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


2月28日 武汉 雨

夜班详情记录



这是我来武汉第三次上夜班,上班时间是凌晨三点至上午九点。


凌晨一点


从床上爬了起来,开始洗漱整装。穿上尿不湿、洗手衣,检查自带防护用品,给眼镜涂上防雾剂。因为近视,护目镜里还得戴上眼镜。虽说都涂上了防雾剂,但时间一久,眼镜和护目镜还是会起雾。

傍晚六点已经吃过晚餐了,现在倒也不太饿,但为了保持体力,还是撕开两袋巧克力,补充一下能量。为了预防相对缺氧时心肌供血不足,有室性早搏的我咽下十粒复方丹参滴丸,最后戴上帽子和口罩,下楼到缓冲区穿中国卫生急救服。近日来阴雨连绵,还得换上雨鞋。

出发了!方舱距离宿舍半小时车程,打开手机看了眼,这个时间,儿子应是睡了。儿子是大连医科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初七开始,便当起了志愿者,在三元区政府门口、三明北高速路口测体温。

凌晨两点

车辆抵达方舱大厅。换上工作鞋,经过医护专用通道进入方舱。洗完手,开始穿防护衣。这个工作可马虎不得,我和队友互相检查防护服气密性并排气,最后由院感老师一一审查通过。

凌晨三点
进入方舱,与上一班的医生交接工作:目前无高热、呼吸困难等重症倾向的患者,但有两位患者情绪极度不稳,需要密切关注。
方舱医院十点关灯,夜已深,患者们多已安睡。快速巡视一圈后,回到医生办公室。根据任务安排,本班次要完成第十舱的患者查房。第十舱共46名患者,我一一查看他们的胸片结果、核酸结果、血常规等,了解病程,分析病情。
凌晨四点
一位患者睡不着觉,让舱口的值班护士帮忙叫了医生。我从办公室赶到患者床边,患者一头是汗,原来是盗汗而醒。

为患者测血压、量体温,排除了高热、呼吸困难等危重情况后,我化身“医生爸爸”,哄孩子般对患者进行“话疗”:“这是正常现象,你别担心,先把湿衣服换一下,继续规范服药,多增加些营养,更重要的是趁现在抓紧多睡!”患者更衣后,我仍陪伴在床边,等他入睡后,才悄悄离开回到办公室。

为便于随时掌握情况,白班查房时,我将自己的微信号留给了一些患者。即便是休息时间,我也会收到患者的微信求助消息:“CT结果昨天出来了,说还有毛玻璃影……方便的时候您能给我解答一下吗?”“我和对面几个病友都是一个酒店进来的,之前在酒店查了都是双阴,但这次的结果是阳性,想向您求证一下。”只要看见,我一定第一时间回复答疑。

盯久了电脑,眼睛有些疼,防护服压得胸闷。不得已,停下手上的活,闭上眼休息一会儿。
凌晨六点
舱内亮了灯。患者们起床后,开始陆续到医生办公室,想要了解病情。接待了六位患者后,到了查房的时间。

第十舱的46位病人中,一些是入舱前三次核酸检测阴性,但后期复检阳性的,一些是一次转阴性待查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的,一些是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但肺部CT改善不明显的,还有一些则是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的。

不解的、期待的、担忧的、恐惧的,所有患者见到查房医生,目光里都包含着不同的意味。我走过每一张病床,一位一位讲解,调整治疗,安排出舱、复查等。

兴许是话说得久了,半舱未过,突然一阵头晕,浑身湿透、喉咙干渴、鼻梁刺痛、视线模糊,赶忙扶着墙调整一下,最终坚持查完了全舱。

上午九点左右
临近九点,整理了一夜开出的医嘱,拍照发送给舱外的医生。九点,到了交班时间。洗了手,进入缓冲区。7个缓冲区需逐一按照流程,洗手、敲门、消毒门把手,每经过一个缓冲区都要脱去相应的防护用品,最后洗耳道、鼻腔,盐水漱口,重戴帽子、口罩出舱。

到了舱外已是九点半,雨停了,天阴沉沉的。我与舱处医嘱班的医生交代了查房情况。

上午十点十分
乘车回到驻地。在缓冲区,与同事们互相消杀、脱下中国卫生急救服、换上室内鞋,上楼将洗手衣浸泡在轮休同事备好的消毒液中,再进入公共浴室冲洗30分钟的热水澡。

一个班次,10余小时,更换6次衣鞋,清洗20多次手,我的夜班结束……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

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

郑学友还在前线,

“老郑”的日记还在续写,

待到摘下口罩的晴时,

看樱花压枝,觅春风雨意,

胜利归来!


来源:综合梅列微时代、郑学友供稿
编辑:黄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