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6点起床,晚上10点到家,努力将受疫情影响的工期抢回来、补回来,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秋季办学任务要求。”7月2日晚上9点半,还在沪明小学建设项目现场忙活的青年突击队队长宋博宇说。
沪明小学项目是市区17个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之一,于去年12月6日开工,计划于今年秋季交付使用。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本已做好春节连续施工的安排。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来的安排计划,项目实施被按下的“暂停键”,停工近半个月。
“孩子们秋季上学的时间误不得、紧迫的项目工期等不起。”为了将损失的进度抢回来、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沪明小学项目于2月12日正式复工,是市区最早复工的项目之一。面对复工后疫情防控、员工上岗、原料保障、工序调度等问题,项目部8名青年突击队队员,四处奔走协调防控物资,千方百计动员员工到岗,全力以赴保障建筑材料,加班加点调度项目工期。对于青年突出队的队员们来说,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和习惯,每时每刻都在与时间赛跑,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每天早上6点到岗,对项目建设全员依次进行体温检测;白天督促工人们准时上岗的同时,还要在三明辖区内四处奔走协调解决用工人手不足、防控物资紧缺、建筑原料匮乏等问题;晚上六点半召开项目进展碰头会,及时会商解决每天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为第二天的项目建设做足准备。
一面团旗,就是一座攻坚的战斗堡垒;一个团队,就是一股奋进的青春力量。4月29日,沪明小学项目4栋建筑和操场全部完成主体施工,进入装收阶段,成为市区17个教育补短板工程最早竣工的项目。
宋博宇只是我市众多青年突击队队员的一员,沪明小学项目只是众多青年突出队攻坚项目的一个。3月以来,团市委认真按照市委关于“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的部署,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致力服务发展、服务经济、服务青少年,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攻坚、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领域组建239支青年突击队,组织引导全市广大青年勇挑重担,担当作为,用最好状态、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影响的时间和进度抢回来、补回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争当创新创效的先锋队。今年4月,团市委联合市工信局以“奋战项目攻坚年 青年职工当先锋”为主题,组织全市各企业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引导青年职工围绕改进工艺、提高效益、节能减排等方面,积极为企业生产发展建言献策。华电(沙县)能源有限公司机械班青年突击队,积极改进贯流式机组受油器密封瓦安装工艺,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工艺改进前后,减少人工60%,效率提高500%。金湖电力公司青年突击队,创新的《一种实用型通风窗防洪装置》、《单级离心泵检修专用拆装工具设计与制作》分别获华电福建公司第四届职工创新创效成果水电板块一等奖、三等奖。
争当服务发展的排头兵。现在,在项目攻坚各条战线,都能看到广大青年的身影,彰显着青年担当。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队郑忠华、清流县消防救援大队灭火救援等17支服务发展青年突击队,开展应急救援、防汛抢险等救援任务687次,挽回经济损失2042.72万元,营救173人;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电”靓乡村等25支服务发展青年突击队,累计开展供电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720场次;三明市饿了么外卖服务疫情防控物质配送保障、顺丰速运寄递保障等12支青年突击队,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提供寄递配送、民生物质保障等服务96万人次……
用奉献提升自我,用奉献服务社会。全市各支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创造”的精神,立足岗位作奉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增产增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保障社会发展,促进企业在疫情过后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推动复产、达产、超产。截止目前,累计缩短工期383天,节约造价1398万元,帮助638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服务3540次。
青年力量持续发力!
他们勇于担当、迎难而上,
用青春和汗水
谱写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来源:三明市共青团(作者:毛延龙)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