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天山北麓,古“丝绸之路”的北道重镇——玛纳斯,一群三明后生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与勤劳勇敢的玛纳斯人共同生活、相互融合。至2020年,三明市共派出八批援疆干部,结合三明市的优势特色与新疆玛纳斯的具体县情进行帮扶,在农业、医疗、教育、生态等方面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援疆格局。
援疆再出发
2020年4月9日下午,三明市10名援疆干部人才满怀激情全部抵达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正式开启我市第八批援疆工作。
一起看看新晋三明后生仔们在玛纳斯这片土地上进行着怎样的创造吧!
联谊篇
天山雪松根连根,明玛儿女情谊深!历届三明援疆干部通过与玛纳斯县人民结对认亲,为精准扶贫户送去家庭圆梦礼物,走访慰问玛纳斯县福利院,看望集体帮扶对象,共同庆祝当地节日等一系列文体活动与当地人民手拉、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真正做到结穷亲、办实事、筑真情,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架起援疆干部和贫困群众的连心桥。
1
— 看望集体帮扶对象 —
— 送冬衣 —
三明援疆指挥部干部为玛纳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送冬衣
农业篇
从2010年起,三明市援疆指挥部就充分结合三明的技术优势和当地的资源优势,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让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并向优质化、特色化发展,铸就了百香果产业——南果北种的典范。
从温室大棚的试种到农器栽培法等技术改进,三明援疆干部人才根据百香果的生长特点,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奔波在田间地头,还运用种植微信群等方式为农户答疑解惑,解决地域生产所遇问题,像关注自家小孩一样细心照料百香果的生长。
教育篇
2017年9月,三明市教育局与玛纳斯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教育对口帮扶协议。“送培送教”活动是实施对口帮扶协议的重要体现,也是持续深化明玛两地教育援疆和交流交往的重要举措。2020年12月15日,三明市教育系统专家团队到玛纳斯县开展“送培送教”活动。进一步推动教学理论的交流与探讨,促进玛纳斯县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左图:▲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朱鹏——《基于“五课”的校本教研研修策略》
右图:▲三明市永安市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江雪与玛纳斯一小王晓艳《忆读书》同课异构
医疗篇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三明后生仔们不仅将先进的医技、制度、理念引进新疆,还在一次次的大型义诊当中,在疫情严重危及人民生命最关键的时刻,将医生的那份责任和关爱切切实实传递给了玛纳斯的人民。
▲三明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罗增辉满怀热情地投身于援疆工作。
▲福建省第八批对口支援新疆、清流县总医院主管检验技师李水生和其他核酸检测人员,争分夺秒与病毒面对面“交战”。
▲变输血为造血,三明援疆医生与玛纳斯年轻骨干医师结成师徒对子,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当地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和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生态篇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是福建三明市对口援疆2010年示范项目。十年来,闽玛生态村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文明村。
·2009年秋 十年前的闽玛生态村旧貌

·2010年 明玛两地第一次牵手 经验丰富的规划师携手绘下蓝图

·2010年6月26日 礼炮声声拉开生态村建设序曲

·2020年夏 绿树成荫闽玛生态村
一张蓝图干到底,三明援疆干部用青春和汗水换来了现在的绿水青山。闽玛生态村十年援疆项目,从牧民搬出来,摆脱逐水草而居,定居下来的1.0版本,到驼奶产业成长、畜牧业升级、牧家乐蓬勃发展,牧民定住的2.0版本,再到文化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的倾力打造,文化润疆深度实施,促进牧民精神层面再提升,定居工程焕发新活力的3.0版本。
历届三明援疆干部人才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久久为功,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援疆综合效益。
来源:三明共青团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