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抢抓国家出台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意见的重大机遇,持续唱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的内涵和成效,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月26日,市委、市政府印发《进一步做好“红色+”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包括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红色教育培训提升、红色文化研究挖掘、红色专业人才培养工程、红色氛围营造宣传六个部分,二十条。
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三明全域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遗址遗迹,如何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
《方案》提出,要积极对接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更多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同时,重点抓好宁化县凤凰山、曹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两处核心展示园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建宁、泰宁等转战长征重点项目列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清单。
在加强革命文物修缮保护方面,《方案》提出以长征主题、反“围剿”主题、抗战主题和红军标语保护利用为重点,实施中央红军长征、东方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线性整体保护利用工程,加大对三明全市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纪念设施的保护修缮力度。
《方案》还提出,要以建党百年为节点,推介一批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做好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工作,抓好革命旧址群和红色主题纪念馆、纪念园等展示项目,并运用数字影像、VR(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增强陈列展览的现场感、体验感和震撼感。
为加强革命旧址保护规范管理,《方案》提出,要制订出台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工程管理相关规定,实施《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完善革命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此外,支持宁化长征出发地革命旧址群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各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申报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新命名一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布第三批市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
创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立足红色资源禀赋,近年来,三明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红色优势正日渐转化为赋能三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围绕创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方案》里提出了相关具体内容。
一是加快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游、研学游等深度融合,支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构建以宁化、建宁、清流为龙头,多点支撑的红色旅游协同发展格局。
二是重点打造“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闽粤赣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平台,深化与周边区域合作,精心设计推出学习体验线路和展现三明革命历史的红色文化精品线路。
三是重点打造宁化凤凰山长征小镇、建宁客坊乡水尾红色小镇、清流林畲红旗小镇、明溪滴水岩等4A级红色旅游景区,培育打造泰宁红军街、大田乡少年红军文旅小镇等3A级红色旅游景区。
四是加强红色文旅产品创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加强红色主题餐饮、红色民宿、红色文创产品、红色战斗场景体验等方面创新,全面推动红色旅游产品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五是加快推进红色旅游景区的交通、食宿、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并加强与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的合作,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三明红色旅游。
实施红色教育培训提升工程
《方案》聚焦红色教育培训,从加强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红色教育培训合作、红色精品课程开发三方面提出具体内容。
一是推进市委党校(市综合培训中心)迁建项目建设,打造集红色培训在内的“事业+产业”产业化培训支撑点,争取更多国家、省级教育基地落户三明;争取更多省级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各原中央苏区县设立行业培训或主题教育基地,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
二是推动与省委党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主动加强与井冈山干部学院、古田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
三是盘活全市党校、高校等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推出一批具有情景、互动、拓展等教学功能的“红色+”线上、线下优质课程,并组织党员、干部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
实施红色文化研究挖掘工程
在三明这方厚重的红土地上,红色文化如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方案》聚焦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挖掘,就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内容。
《方案》提出,要全方位、多角度挖掘红色三明革命历史,加强对苏区精神、地方党史军史及革命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动红色文化史料研究编印出版,加快完成《风展红旗如画—走进中央苏区三明》《“少共国际师”史略》《三明“中央红军村”故事》等汇编出版工作。
同时,深化红色三明专题研究,围绕做好“红色+”文章开展咨政课题研究,将基层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实施红色专业人才培养工程
在有关红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方案》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方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色旅游开发管理等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红色专家库开展红色景点导游、讲解员等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规范讲解和教学行为,指导开展红色旅游规划、开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咨询、服务和培训等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红色教育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校和高校师资与教学优势,重点培养一批精通“红色三明”相关内容的教师队伍。
实施红色氛围营造宣传工程
红色是三明的基因。近年来,我市持续做实做足“红色三明”文章,深入讲好红色三明故事,让红色三明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方案》提出,各责任单位要结合城市名片策划宣传,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开展红色品牌宣传,进一步唱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
此外,要以红色三明故事宣讲为载体,讲好发生在三明红土地上的故事,特别要讲好“三明实践”和领袖为民情怀故事,并提升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团成员素质能力,创新宣讲方式,继续对接国家部委、央企、高校及省直机关,推动晋京赴省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
在开展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方面,要把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充分发挥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策划组织展览活动、开展文化活动、举办理论研讨会,开设“百年华诞·三明记忆│党史上的今天”宣传专栏,办好“骑聚红土地、重走长征路”红色体育赛事。
同时,加强红色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以“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为主题,创作推出一批与三明红色革命历史、任务有关的红色文艺、影视作品,并进一步提升情景剧《风展红旗如画》、梅林戏《金溪河畔女红军》等演出水平,抓紧编排简化版,常态化、分众化开展演出。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编辑:童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