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再赴梅列区经济开发区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一年前,这里还是黄土高坡,泥车穿梭;一年后已是水泥路纵横,厂房连片,机声隆隆,一家家装备制造企业正繁忙生产,一条机械产业链正在成型……
以诚招商引来金凤
3月26日,恒冠达重工公司门前,一批推土机履带链条正装车发往柬埔寨。恒冠达负责人蔡裕意说:“除了内销外,公司产品出口巴西、印尼、泰国等国,产品供不应求。去年至今订单多得完不成,这十多天就有10~20个货柜发出去。公司目前月销售额大约500万元。”
链条组装
恒冠达由泉州闽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办。闽达公司是一家集锻造、机加工、热处理、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机械配件制造企业。创建近30年,主导产品工程机械底盘件、网架盘件、汽车配件等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这家公司为何选择到梅列投资?
“泉州的工业园区布局不够合理,离居民区近,随着城市拓展,已没有发展空间,而梅列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布局较好,紧靠三钢,可以做起整块产业。”蔡裕意说。
泉州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目前企业达500多家,年产值2000亿元。其中,铸锻、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紧固件等制造企业300多家,年产值1300多亿元,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泉州土地资源稀缺,大多数制造企业产业扩张升级受到限制,一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迫切寻求发展空间,产业急需对接转移、扩大再生产。
齿轮打磨
梅列区抓住机遇,从2018年6月起,向泉州装备制造业企业伸出橄榄枝,持续跟踪对接,依托三钢,承接泉州装备制造业企业落地,与市里联办共建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园区定位为省级高端装备产业园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协同示范园区,坚持高起点、绿色发展,规划总面积6500亩,一期规划面积3500亩。
以诚招商,区委书记每月到园区现场办公一次,区长一个月两次到园区,一个月一次去泉州拜访业主,深入企业逐家沟通、具体接洽,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区里组建项目招商工作专班,设立“要素保障、招商洽谈、供地保障、联审联批、园区规划”5个保障组,各由一名处级领导牵头,安排环保、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专人参与,实行服务专员制,项目全程跟踪,全程代办各项手续,协调供地审批、水、电、路基础设施完善等问题,做好招商服务,推动项目落地投产。第一批项目落地时,原先办的是一般纳税人,办事专员发现,新办企业可以按小规模纳税人交税,相关税费可以减免一半,经协商,特事特办,省税务局同意,投产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样一亩地就可以省1~2万元购地费用。
“前期,我们刚来时,跑政府部门,处理各种事情,都是区招商服务中心人员配合,帮助跑腿,我们人在泉州,就能办好证照,甚至厂区缺土、硬化都帮助联系牵线,服务相当到位。”蔡裕意说。
精诚服务让业主们信心倍增,纷纷抓紧进度投资投产。目前安德凯、恒冠达、恒升底盘已投产,华力、明泉一期在安装设备,永兴盛、建鑫重工、益成机械、嘉越环保正在抓紧施工。
集群抱团成龙配套
恒冠达重工占地60亩,一期投资5000万元,去年4月开建,9月第一个车间投产,10月第二个车间投产,11月产出成品。
行车吊运链条
走进恒冠达的生产车间,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链条车间里,工人将三钢发来的棒材,经过锻造、热处理、挤压、淬火,提高硬度,再用数控机器进行钻孔、镗孔,而后安上泉州运来的链通销,泡好护锈漆,一套套履带链条整装待发;另一个车间里,工人正用炼出的铁水铸造、打磨、抛光、补焊,生产出与履带链条配套的驱动齿、导向轮……
“目前,闽达公司高端产品还是在泉州生产,给美国、德国、日本厂家做配套,相对更重视产品寿命、细节,但产量不大。恒冠达生产的中端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产量比较大。”蔡裕意说,目前公司一天一台机器可生产普通链条二三十条,小的链条40多条。
去年11月成品生产出来后,恒冠达抓紧招工,目前有员工90多人。“现在市场很好,订单做不完,正月初四我就来了,正月初五复工。到3月份,公司生产开始正常。”蔡裕意介绍,二期公司要再建1万平方米厂房,增加链通销生产、驱动齿、导向轮成品等,完善生产链。
走进安德凯公司,发现这里比恒冠达先行了一步。车间里,小型钢棒“咔嚓咔嚓”变成了一个个小圆棒、小圆筒。“这就是做履带链条的通、销。”负责人黄丹说。
入驻泉三园,安德凯带来了不少“先进武器”。车间里,数控加工中心正在打磨钻孔,将钢坯加工成铸造模具。一个原坯30厘米厚,一次加工大约2毫米,可以持续利用,加工几十趟。
安德凯去年7月投产,目前开两条生产线,一个月产3000条链条。
安德凯的隔壁就是恒升底盘。30多台机械正在磨钻、组装链条,行车吊运着造好的链条。“这可是我们几家企业的精加工中心。”黄丹说。
原来,安德凯与周边的华力、明泉、恒升底盘、南益机械,在泉州时就是合作伙伴,多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前端粗链各自加工,后端集中进行精加工,这样就形成了循环产业链,集约高效。
入驻泉三园,他们带来了这种集群发展模式,就连加工产生的钢丝碎屑都由华力回收铸造齿轮。
据介绍,这几家企业总投资约5亿元。下一步,随着各企业投产、加工中心的完善,企业达产后,一年可产超过5万条链条。
“现在,安德凯已办到进出口经营权,到时就可以从沙县直接出口,不必由泉州中转。”黄丹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让“泉州服务”落地生根
梅列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朱斌介绍,到年底园区可投产8家以上,工人将近2000人。目前入园企业的工人大多是从泉州引来的外地工人。为了让他们安心在三明工作,园区正在建设18层的安置房,6月可交付使用。为解决员工就医、子女教育问题,园区正配套建设职工医院、学校、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
这批货发往柬埔寨
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的同时,梅列区正继续“建链补链强链”,落实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并与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福清蓝谷项目对接,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做好全程代办的一条龙服务,对接一批实力型企业落地转化。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提升营商环境,协助入园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办理扶持生产建设奖励,兑现与泉州装备制造协会签订的招商奖励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争取发展红利,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增强服务意识,真正把泉州经验、泉州速度、泉州服务落地到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打造出一条高端装备的百亿特色产业链,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朱斌如是说。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长达 陈智卿 黄舒祥 文/图)
新媒体编辑:黄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