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工作准备如何?
来!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采访组
带你走进国家大剧院
直击现场!

作为该剧总导演
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湖泉
来到现场指导



中午彩排间隙
演员们为了尽快投入
到后面的联排当中,
在后台席地而坐,
抓紧时间吃自带的面包干粮
补充体力。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
该剧以苏区故事和湘江战役为背景,通过交响乐、合唱、舞蹈、情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巧妙结合,讲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明苏区儿女为建立和巩固中央根据地,展开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感人故事,谱写了“风展红旗如画”的壮丽诗篇,赞颂了三明英雄儿女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突出贡献。

情景交响音诗《风展红旗如画》
登台国家大剧院


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毛泽东、朱德等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生活过、战斗过。
1930年春,红四军从古田出发,辗转入明,一路上宣传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行军途中,毛委员满怀豪情地吟就了《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豪迈诗篇。几个月后,各地农会纷纷组织武装暴动,革命队伍迅速壮大,打土豪、分田地,工农武装斗争如火如荼。一时间整个三明地区,到处红旗漫卷。
1931年夏,“建宁大捷”后,毛委员和朱总司令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和当地百姓,在现有九十九口莲塘基础上,为建宁开挖了第一百口莲塘。从此,“百口莲塘吐清香”就成了三明人民对毛主席、对红军、对党爱戴的体现。
红军来到三明后,苏区儿女积极组织生产,扩红支前,筹款筹粮,每年为中央苏区政府和红军募集“千担纸、万担粮”和数十万钱款,提供了有力的兵源、粮源和财源保障。特别是宁化苏区扩红支前运动始终走在中央苏区县前列,赢得了“中央苏区粮仓”、苏区“乌克兰”的赞誉。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路转移,驻守宁化的中央主力红军从此开启了一段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旅!他们分别从宁化凤凰山、曹坊出发,经江西石城、福建长汀向瑞金、于都方向集结,迈开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丨以一当十的生死决战 六千壮士无一人退却(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央档案馆联合制作)
今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震撼上演,
再现峥嵘岁月的历史回响!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志鸿)
新媒体编辑:罗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