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进一步调低基础收费标准!缓解“停车难”,三明智慧停车项目效果初显!

e三明   2021-05-17 22:01:00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


三明市区智慧停车项目自年初开始试运营以来,盘活了停车泊位存量,实现停车泊位资源共享,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改善。



图片

智慧停车成了近期市民关注的生活热点。

目前智慧停车管理

采取了哪些举措缓解市民停车难,

在运营管理中

遇到了哪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数据赋能  破解停车难题



“我市智慧停车项目以‘文明三明,诚信停车’为宗旨,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先进视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用数据赋能破解市民停车难题,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停车服务。” 市信息产业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技术上实现便民,主要采用“高位监控+低位智能管理器”相结合的电子收费方式,实现 “无人值守、无感支付、先离场后缴费”,让车主快速停车,随时离场,事后缴费。通过整合市区各类停车资源,将信息统一纳入三明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形成市区泊位资源“一张网”格局,实现停车资源共享、一键导航车位、单位(小区)错峰停车、欠费统一追缴等功能,并为市民提供生活、出行等优质服务。


管理上实现利民。覆盖全域车位的监控视频与城管、交警部门实现共享,实时掌握违章停车、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情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文明形象。

从5月1日起市区路侧泊位已全面开通试运营,共46个路段落1520个车位。智慧停车服务软件平台已接通了e三明和市数字城管管理平台,指挥中心已开始试运营,目前智慧停车微信公众号注册用户数达3.9万户。

图片


倾听民声  完善停车管理



随着试点路段的开通,智慧停车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支持和关注。“现在开车到街上,有时在路边停车买菜、吃早餐,半个小时正好来得及,非常方便合理。”市民张慧表示。


目前市区已开通智慧停车的区域,将首停免费时长从15分钟延长到30分钟(含),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临时办事。记者从智慧停车运营指挥中心的大数据了解到,目前30分钟免费停车订单在总订单中占比达到61.6%。


一些市民也对我市智慧停车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记者了解到,市12345平台收到了不少市民反映智慧停车相关问题的诉求件。
主要诉求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认为部分路段的智慧停车位收费较高;


二是反映部分店铺的商户强占店前的智慧停车泊位,造成市民无车位可停;


三是希望进一步完善智慧停车服务功能,如电子发票开具等。

多位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希望出台公共停车位分路段差异化收费政策。


市城管局市容科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现行收费标准是按市物价局明价(2018)60号文执行的,已沿用多年,没有区分具体路段。市相关部门正研究出台分类分路段差别收费标准,同时为了便民利民,拟进一步调低基础收费标准。


目前,在智慧停车运营指挥中心专门开设了三个前台客服座席受理投诉,电子发票开票功能现已支撑到位。同时,努力提高停车现场的服务水平,在现有40余名巡检员队伍的基础上,与团市委联合开展“文明停车引导员”志愿者服务活动。


共同努力  提升智慧效能



当前,智慧停车项目试运营,也面临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和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


智慧停车指挥中心的负责人麻德荣告诉记者:“市区目前开通的智慧停车位,均是开放式且管理难度较大的路侧泊位。目前市区可纳入智慧停车统筹管理的路侧泊位共2000个左右,只占全区2.39万个停车位的8%,难以形成整体管理态势,不利于市区停车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调剂周转。”

记者也注意到,智慧停车用户扫码缴费自觉性不够高,部分商家强占公共停车位的现象较为突出,加大了智慧停车的管理难度。



市城管局市容科有关人员说:“目前正在办理市区房地产配建的停车泊位统一纳入智慧停车管理的相关手续。接下来,还将协调整合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对外收费的停车泊位资源,将更多的停车资源纳入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市区泊位资源‘一张网’格局早日形成,提升智慧停车的整体效能,方便更多市民文明停车。”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辰酉  编辑 苏诗苗

新媒体编辑:李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