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大咖’云集的医学盛宴!”七个医学专科学术年会在三明同时开展

e三明   2021-11-21 10:59:27   阅读

11月20日,周末

但我市众多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

却忙于“充电”

因为当天2个省级

5个市级医学学术年会

在三明同时展开

涉及肾脏病、放射、骨科、心血管等7个专科

这场“大咖”云集的医学盛宴

让参会者受益匪浅



“不虚此行!大家学习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技术。”

图片

聚精会神听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两位骨科专家的面授课程后,宁化县总医院副院长邱加良坦言,机会难得,他们医院共有7名骨科医生、2名护士长特地赶来听课。

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是我市推动三明医改再出发的“六大工程”之一。此次学术年会,省内外百余名医学专家线上线下持续3天授课,为我市大力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优化医疗卫生队伍结构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国际矫形与创伤学会骨显微外科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山一院显微创伤手外科副主任朱庆棠的邀请下,11月19日,中山一院骨科医师学院副院长、骨显微医学部副主任盛璞义教授、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邬培慧专程从广州赶来三明,一下飞机便匆匆前往三明市第一医院,与骨科医生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市第一医院骨科建设情况。


“国家提出健康中国的目标、三明医改走在全国前列、中山一院与三明建立合作共建关系,这些都是我来授课的理由。”

图片

学术年会上,盛璞义教授精彩讲授了《关节置换假体感染的诊治》,他希望自己的医学经验可以让大家有所启发,提高他们诊治相关疑难重症的能力,让三明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

这是中山一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邬培慧第一次来三明,他讲述的《肩关节镜手术:从0到1的突破》深入浅出,从肩关节微创诊疗手段到市民健康管理,听课人员无不受益匪浅。“实际了解情况才能讲出一些‘干货’。”他期待今后能与三明的骨科医生探讨更为复杂的相关病例,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在三明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学术年会上,中山一院首批驻点三明市第一院专家马跃东教授忙里忙外。“线上加线下的学术交流模式覆盖面更广,既能提升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生水平,也能辐射到更基层的医生。”驻点期间,马教授倾囊相授,三明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独立手术的能力得以提升,这也坚定了马教授的信心:交流学习是提升医生诊疗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中山一院副院长陈旻湖教授,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一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国际腹膜透析学会提名委员会委员、中山一院肾内科主任阳晓教授,国家卫健委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一院肾内科副主任陈葳教授,中山一院肿瘤介入科主任李家平教授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

专家们讲得精彩,学员们听得投入。


“这是一场‘大咖’云集的医学盛宴!”从医20余年,陈阔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专家们授课内容‘接地气’,对我来说很实用!”

图片

陈阔,来自大田县总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也是市第一医院接收全市跟师中山一院专家研修班的首批学员之一。



“马教授很注重规范操作性和激发临床医生的自我学习动力。”学术年会上有关心血管领域的讲座,既开阔了陈曦的视野,也让他深入了解到这个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图片

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陈曦,跟着马跃东教授学习了近三个月,感触颇深。


中山一院与我市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以来,始终秉承“三明所需,中山一院所能”“促强项、补短板、树特色”的共建原则,支持三明市第一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推动三明医改再出发的‘六大工程’包括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程、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这与贯彻落实中山一院和三明市第一医院合作协议内容密切相关。”一心扑在骨科领域的朱庆棠教授,如今已挂职三明市政府副秘书长、三明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此次他为大家讲述了《严重肢体创伤的评估与损伤控制》,“除了派专家驻点、柔性支援、线上会诊等方式,像今天这样的学术年会,也是提升三明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


记者:卢素平  通讯员:黄黎明

新媒体编辑:邓怡虹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