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迁一线党旗红!省道S215线尤溪段项目顺利推进

e三明   2022-03-03 15:24:27   阅读


“A标段累计完成建安投资2660万元,

玉池段挡土墙及部分路基土石方工程、

解建2号大桥桩基、

墩柱等下部结构施工已完成。”


2月26日,省道S215线尤溪至玉池公路(联三线尤溪段)项目A标段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机器对解建1号大桥桩基进行施工。


省道S215线,是“八纵九横十三联”国省干道路段规划的第三条联络线,故称联三线,起于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终于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线路从德化县葛坑镇进入尤溪县坂面镇,经西城镇、城关镇、梅仙镇、联合镇至南平市塔前镇,经我市境内约94.7公里


这条联络线是尤溪县主城区连接西城、厦沙高速的重要通道,也是省、市、县各级“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不仅是尤溪县加快融入闽西南发展区的重要通道,更是闽西南、闽东北两大协同发展区互相连接的重要纽带。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将为我省各区域的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往征迁一线“参战   
01


项目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摆在面前的困难也是不言而喻。



 

省道S215线过境西城镇解建村,涉及148户征迁户,做通征迁工作是摆在尤溪县委、县政府面前最大的困难。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尤溪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重大基础设施指挥部,抽调县、镇、村、机关100余名干部,会同西城镇党委政府一道,前往征迁一线“参战”。


 

郭、王两姓的众房,涉及户数多、关系复杂,是整个征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指挥部与西城镇经过反复探讨、论证,决定先“啃”这块“硬骨头”。


从2021年8月23日开始, 由西城镇抽调干部组成的4个征迁工作小组对郭、王两姓共40户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召开了30多场的碰头会、会商会。领导和一线干部上下一心,吃在一线、干在一线。在逐步完善40个征迁户的“一户一档”后,开始与征迁户面对面开展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去年10月16日开始签订拆除协议,10月22日全部完成签订,10月23日顺利完成拆除。



设在拆迁户家里的“工作室” 
02



有了成功的经验,指挥部加快推进步伐,抽调党性素养高、工作作风实的党员干部,建立“一线征迁工作室”临时党支部。将党旗高高插在征迁一线,充分发挥党员“五带头五征迁”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方便与征迁户的沟通,在解建村村民张宏敬的支持下,将“一线征迁工作室”设在他家的一楼客厅里。工作室下设政策组规划组征迁组法规组宣传保障组,负责向征迁户宣传征迁政策、解答征迁问题、宣传规划方案、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矛盾调解纠纷,并提供后勤保障……


陈从均是西城镇七尺村人,也是“一线征迁工作室”政策组成员。去年8月组建“一线征迁工作室”时,他从新阳镇抽调而来。为了让自己更加知晓各项征迁政策、更好开展征迁工作,他白天入户,晚上一有空闲,就在办公室把联三线的各项政策抄在纸上记诵。


“要把政策讲清楚,自己要先把政策弄清楚,这样做工作才会有底气。”


陈从均说,他用“四清楚”工作法圆满完成了30个征迁户的征迁工作,除了“讲清楚”,还要将相关情况“查清楚”、补偿方案“算清楚”、拆迁服务“帮清楚”。




践行“四千”精神做好工作   
03


小憩车中雨打窗,

四月会战将圆满。

千言道尽虽艰苦,

万里坦途在前方。


这首打油诗是陈从均在2021年12月26日征迁户全部完成协议签订时,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的。征迁工作的艰辛、不可言说的委屈,还有对今后的无限憧憬,道出了各级干部的心声。


“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西城镇党委书记、“一线征迁工作室”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学林说,征迁攻坚没有个人英雄,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团结齐心,才能共破难题。他们学习了外地好的征迁经验,依靠团队、依靠群众,践行了“四千精神”,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


2021年10月21日,张宏幸于征迁攻坚关键时期当选为解建村党总支书记,深感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但在领导干部们雷厉风行、行之必果的精神影响下,他没有丝毫退缩。


有到了退休时间,仍坚持在一线连续奋战8个昼夜的县领导;有生病没有休息,喝完药继续研讨方案的镇领导……令人感动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有担当、有格局、有情怀的战友,我佩服! 

张宏幸动情地说,他会更好团结村两委,带领全体解建村村民,把联三线后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细处。 



尤溪记者站  吴振湖  通讯员  杨桥彬

新媒体编辑:林红、陈昕洁(实习)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