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再出发 | ​尤溪县八字桥乡:​“五大振兴”齐发力 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e三明   2022-11-10 18:07:39   阅读

今年来,八字桥乡围绕“优质产品供给地、农旅康养承接地、休闲养生宜居地”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五个三”机制,推动工作部署落地生效,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八字桥乡村头村


好三篇文章,推动产业振兴

做好固本强基文章。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完成中稻种植5800余亩,推动抛荒田复耕30余亩,打造百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发展壮大“烟叶+制种”产业,完成烟叶种植290亩,争取烟叶指标520亩。

做好订单农业文章。搭建经营主体与商会对接平台,促进与福州、厦门等地商超合作,通过以购代扶、指定供货等方式,建立无花果、金柑大棚、高山蔬菜3个百亩订单农业示范基地。

做好强链延链文章。助推一嘟农副产品扩规升级,研发“清水笋”“一嘟哥”等系列笋制品;推进山峰太子参专业合作社转型,开发了黄精茶、黄精丸等系列养生产品,扶持伍四佬家庭壮大,启动深加工厂房建设,研发无花果干等即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叶花卉基地

无花果基地

水稻

金柑大棚


落实三步举措,推动人才振兴

精心引才。对标“一懂两爱”选人,发挥县法院科级干部到村担任村书记、主任效应,吸引3名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回村任职、3名新型农民到村发展、1支乡建团队到后曲村安营扎寨,推进金柑大棚、农旅融合等项目建设。

耐心育才。实行“头雁领航”工程,举办支部书记擂台赛10场次,揭榜领办村级3项重点工作,实施“导师帮带制”,结成帮带对子12对,推进路灯安装、道路硬化等15个民生项目,被市委组织部列为导师帮带试点乡镇。

用心留才。安置5名回引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兑现2名村主干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政策,解决乡建团队食宿条件,项目资金问题,确保引进人才留的住、扎下根、出成果。


乡建团队——陈丽珠老师


打造三个阵地,推动文化振兴

深耕“福”文化。推动后曲村海峡两岸“百将写百福、百福进百家、百家兴百业”系列文化建设。目前完成108户福进家门、32座福庭院、3处福节点打造、32面福石画,启动福步道建设。

弘扬“孝廉”文化。结合后曲-村头-罗岩河道治理6公里亲水步道建设,打造一批以“孝廉”为主题的文化景观。目前,建设孝廉文化步道1处、廊桥1座、主题公园1个。

传承“红色”文化。推进龙湖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文笔峰“红旅融合”景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县级红色教育基地,新建红色文化节点3处,接待市县6批300人次现场教学。


“百将写百福、百福进百家、百家兴百业”

宣传红色文化——重走红军路


聚焦三项重点,推动生态振兴

抓好示范培育。围绕“后曲-村头-龙湖”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施试点村现代农业、河道治理等项目建设,完成308省道景观节点和生态步道建设,申报创建后曲村中级绿盈乡村,推进村村庄规划编制,启动龙湖、村头新型住宅小区开发前期工作。

抓好集镇提质。启动集镇雨披、灯带及北山步道公厕、夜景工程等项目,推进集镇东面农贸市场装修前期工作,规范集镇经营秩序,清理占道商贩11户,常态推进垃圾全域保洁,累计清理垃圾297吨。

抓好环境提升。出台“两违”整治工作方案,落实8宗卫片整改,制止“两违”1起,拆除4处2173平方,保持生态下泄流量,推进3个小水电站退出,启动省级森林乡镇、村庄申报工作。


绿盈乡村


唱响三大品牌,推动组织振兴

深化“跨村联建”。采取“示范村+薄弱村”进行结对,发展“烟叶+制种”产业;启动5个经济薄弱村深加工厂房、金柑文化产业园等3个省级扶持村级经济发展资金项目建设;策划生成2个库区村屋顶及闲置空地光伏发电联建增收项目。

实施“人才回引”。着力在“引”字下功夫,发动乡村能人成立教育基金,累计187人次在外乡村能人参与捐赠,募捐金额近80余万元,引导乡村能人认领推动30亩茶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推行“廊桥议事”。开展廊桥议事56场次,共收集群众建议78条,化解矛盾纠纷67起,成功推动罗岩、黄龙、下畲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盘活林地资产780余亩。


廊桥议事



新媒体编辑:欧贝妮

来源:三明市委乡村振兴办、尤溪县委乡村振兴办、八字桥乡振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