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新城发展提速 | 罗劬:发挥新校优势 做好培训产业

e三明   2023-01-03 17:08:31   阅读

“吴总,前些天我在市政协开会时了解到,市里已出台《关于促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市通过认定的9个化工园将在年底前争取全部达到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分级C级以上!”


近日,市委党校副校长罗劬给吴成兴打电话,告知他在青州镇马铺化工园建设的楚兴药业项目届时可以顺利实施了。

图片
这是罗劬2016年初还在担任青州镇党委书记时引进的项目。项目引进来,服务跟上去。这些年,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罗劬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后,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招商攻坚战役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积极与该企业主联系,并成功说服吴成兴投资的医药中间体项目继续选址32亩新上增资扩产项目。


2021年,罗劬增补为十届市政协委员,2022年初,任十一届市政协常委。任职一年来,罗劬立足本职,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见到罗劬时,他正认真修改即将在两会上提交的提案。




“虽然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各单位委托我校办班的趋势向好,但占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总数仍不到一半,有不少单位还在与社会培训机构和酒店合作。”提案中,罗劬写道。


其实,市委党校新校在做好办学培训产业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新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客房数700余间,床位近1000个,接待能力超过市区的任何一个宾馆。校内设置室内室外运动场馆、游泳池,配备图书馆、会场礼堂,功能齐全。


“近年来,市委党校在教学科研上下足功夫,教师成长快,课程愈发吸引人。”罗劬高兴地说,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每年都会不惜代价选派两名年轻老师到北大进修一年,随之而来的是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2次在三明走过的地点成为很好的现场教学基地,市委党校围绕这些足迹打造了70个星级现场教学点。“各地学员都会奔着总书记的足迹而来,这是最生动有感染力的鲜活教学现场。”罗劬总结道。


2022年9月开学后,分管后勤工作的罗劬还常聆听学员对食宿方面的意见,学员告诉罗劬,这里学习环境好,负氧离子高,有运动场地、图书馆,还有礼堂演出,交通便利,学习之余也有生活气息。为了党校的搬迁,生态新城开通专线直达三元和沙县,方便生活出行。




图片


有了肯定,罗劬更有了抓好外培工作的信心。罗劬认为,抓培训产业也和抓经济工作一样,要让“学员”变“学源”,最重要的就是要练好内功,巧借外力。这个内功就是教学这一主责主业,要多出名师名课来吸引“学源”;这个外力就是善于运用“资源”来吸引“学源”。


罗劬说,“学源”有四个关键资源:

系统资源,争取全省乃至全国的党校系统联动,互派学员;

人脉资源,“班结情不断”,与前来培训的学员保持感情联系,能够帮助宣传、推介,带来更多的班次,罗劬自己也会利用以前工作中认识的人脉关系带来新“学源”;

行政资源,通过市委市政府行政推动,发动市直各单位齐心协力把对外培训产业做好;

市场资源,市委党校目前已同多个第三方培训机构以及旅行社洽谈合作,以求实现培训“学源”的常态化和持续化。


近年来,我市创新实施“委员河长”制度,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如今,罗劬是生态新城湿地公园附近墩头溪的一名委员河长。


“我每周进行一次巡河,安排在傍晚或者晚上。吹着习习晚风,巡河也变成一件幸福的事。”遇到河里有垃圾,或是其他破坏河流生态的行为,罗劬马上拿起手机,拍照上传,不久后就会有人来处理。


日常生活中,无论他在哪段河道遇到需要处理的问题,他都会停下脚步拍照上传给河长办,把民主监督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把政协委员的担当作为体现得淋漓尽致。


罗劬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

增强履职的实效实绩,

不负政协委员这个身份赋予他的时代使命。


2021年9月,在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中,罗劬撰写了5篇专题感言,内容涉及党史学习教育、脱贫攻坚、生态福建、数字福建等;
2022年初,他提出《关于提高招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2022年6月,在市政协召开“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专题协商会后,他撰写了《关于发展三明乡村文旅产业的几点思考》。





“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我更应积极适应新形势,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罗劬说。


记者:陈渴

新媒体编辑:欧贝妮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